藝點報報

No.53

⚡神光閃閃⚡

⚡神光閃閃⚡

2023/05/31No.53

文編/張徨裕 Banner設計/Dyin Li

信仰是什麼?地方、人們與宗教相互依偎,彼此的關係能有多緊密?Conrad Phillip Kottak在《文化人類學》[1]內說到,宗教超乎經驗且無法用平常話語來解釋,必須建立在信仰之上才會被人所接受。而這些信仰則以超自然(supernatural)為基礎,比如神、鬼、靈魂等在我們現存物質世界之外,並有無形的力量才會被人所相信。李亦園在《信仰與文化》[2]內說到,關於神靈有人認為是慈愛的,也有人認為是恐怖無常的。他從心理層面切入人們對信仰態度的差異,發現宗教信仰與民族的教育、養成有關,也說明了宗教信仰對人類社會制度深層的影響力。

劉冠詳以自身經歷融合印度教濕婆神話,藉濕婆多種性格的面向展現自己其中一段人生。神話中,濕婆多以男性樣態為主,但也有聞因面向多元而性別不定。在此回看計劃成果《SH0VA》由三位舞者共同演出,包括生理男女的身體展現,恰好反映了濕婆神秘不定的樣態,粗曠與纖細、光頭與長髮等。除外在形象,演出本身也不只單方的故事呈現,過程有劉冠詳的話語述說、有不知所云的喊叫,還有近代的音樂穿插,整體進程在虛實間玩出一番趣味。

神祇除了象徵性的存在,真正進入肉身的情況會如何?林徹俐《附神》一書申請文學類的出版補助,內容講述擁有特殊體質的父親為主,以自身視角望過父親成為乩童的不同時刻,也藉此見到不同的人生樣態。自王昀燕的專訪,林徹俐說:「做為凡人的父親,跟被神附身時一樣,都是在幫助人,只是差別在於,他被神附身的時候,別人會想辦法感謝神,可能燒更多金紙、帶供品來祭拜或是在神明生日捐錢酬神;可是,當他是凡人時,這些曾受幫助的人好像視之為理所當然,到最後竟然因為幫不幫而演變成許多衝突,彼此失和。」[3]不論是乩童本身或周遭環境會面臨的事,小說娓娓描述了這種變化。

關於人神共處,盧盈良的《神人之家》亦呈現了這個樣貌。計劃本想記錄能被附身的哥哥,但聚焦家庭後順勢長成了關於「家」的紀錄片。本片呈現不同家庭角色迂迴又緊扣的命運,另也加入信徒的回饋,以一種同情又殘酷的視角述說這個家圍繞著信仰所發生的一切。

自《BIOS monthly》對盧盈良的專訪中寫到「……家裡的頂樓神壇每到晚上就會開始有人聚集問事,一群大人圍在哥哥身邊求身體健康求事業發達,他也曾經見證神蹟——但更多時候,那裡只是一群想求明牌、解籤詩的賭徒。」[4]因為哥哥的通靈、爸爸的習性,讓盧盈良對家庭及宗教有了很不一樣的想法。Tim Cresswell在《地方》[5]內認為「家」這個私密空間存在一連串自身記憶與想像,我們也從這個空間開始對外在各種空間有更多的認識。而「家」作為一個地方並不全然是理想的,有些地方則充斥著壓迫。儘管如此,在地方之上存在的經驗,仍然是我們認識世界的一種方式。

當大眾依然認為信仰與人的關係密不可分且人們能因信而解脫時,透過林徹俐與盧盈良的經驗將自家故事攤到眼前,甚至提出對神靈的質疑,讓我們更認識傳統信仰較不為人知的一面,也對習以為常的寄託提出反思。如同朱峯誼以神祕主義對臺灣當代藝術提出思考的《從在地傳統到普世靈性的無盡追尋:宗教與神秘主義於台灣當代藝術發展的時代意義》其中一篇成果內文說到:「……日常生活中,我們擲筊都是擲問『未來』的事……為什麼大家平常不問神明過去的事,而只問未來的事?」[6]這不論種族、宗教等限制,更貼近常民習慣的過問也是一種對信仰的重新檢視。因為我們習慣,所以不曾懷疑其中的意義,但當有人提出來,這便是個有趣的辯論。

宗教信仰在不同面向都有著實的依附關係,但其是否值得做為心靈棲地的全盤賭注,抑或只是場豪賭?不論您是否相信,最後都要祝福各位讀者健康、順心😊

 

註釋

[1] 參考自Conrad phillip kottak(2014)。《文化人類學:領會文化多樣性》(徐雨村譯)。台北:巨流圖書。

[2] 參考自李亦園(2010)。《信仰與文化》。Airiti Press。

[3] 引用自王昀燕。〈做為乩身的女兒,她要透過寫作替父親「改運」——專訪林徹俐《附神:我那借身給神明的父親》〉。《OKAPI閱讀生活誌》。網址:https://okapi.books.com.tw/article/14888

[4] 引用自Bios monthly。〈賭徒爸爸,信徒媽媽,通靈哥哥,和導演我——專訪盧盈良《神人之家》〉。《Bios monthly》。網址:https://www.biosmonthly.com/article/11158

[5] 參考自Tim cresswell(2006)。《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王志弘、徐苔玲譯)。新北:群學。

[6] 引用自朱峯誼。〈台灣當代藝術裡鬼神顯現的技術追問〉。《群島》。網址:https://www.heath.tw/nml-article/concerning-technologies-of-reappearing-mystical-experience-in-taiwanese-contemporary-art/

No.52

是時候,起飛_ _

是時候,起飛_ _

2023/04/28No.52

文編/黃品嘉 Banner設計/Yu HSU

「旅客塞爆機場」、「漫長出關等待」等字樣,是否常出現在前陣子新聞標題呢?曾以為2020年到了夏天即會減緩的COVID-19蔓延了三年,許多原定計畫也在這波疫情亂流下受到變動和影響。而在國藝會,除了常態性「國際文化交流項目(出國)」維持原先一年六期的收件頻率之外,在2020至2021年亦推出四期的「國際交流超疫計畫」專案。在此趟國際專機中,除了將分享這三年國際活動概況,以及調整或開創的交流模式之外,在疫後的現今,許多藝文活動正蓬勃開展著。延續第51期藝點報報「從感官開始」,這一次,將會穿上好走的鞋子、啟動身體感官細胞,享受迎向臉頰的徐徐微風、豔陽高照的夏日太陽、或是英國的綿綿細雨。

在等待藥物和疫苗的前幾年,「線上」成為藝術家及藝術節思考的方向。李昀儒及團隊「云云 Yun Collective」作品《這不是一支獨舞》(This is Not a solo dance),在2021年時,以線上影像方式分別參與英格蘭布萊頓藝穗節(Brighton Fringe)[1]及英國愛丁堡藝穗節之Assembly Festival [2]。而在隔年,黃意婷及楊子瑩的團隊「樣樣 Same Same Collective」,原受邀於2020年演出之作品《drop dead gorgeous》,在2022年於愛丁堡喬治廣場半戶外空間樹屋(The Tree House)完成演出計畫。作曲家汪新樺在2021年獲選參與第27屆荷蘭阿珀爾多倫國際青年作曲家音樂節(Young Composer Meeting)[3],並以線上視訊進行為期六天排練、培訓及發表新作《res pi ra tion》。始於1997年的國際相會影展(Reconstres Internatioanle Paris/Berlin)[4],每年先後於法國巴黎及德國柏林兩地辦理,藝術家李奧森分別在2020及2022年獲邀參加作品放映。在2020年時,因考量歐洲疫情情勢,以線上方式參與,而到了2022年,除實際前往柏林之外,亦一同規劃參訪其他藝術機構擴展交流範圍。

接著來到所在的亞洲,位於日本群馬縣的中之条雙年展(Nakanojo Biennale)[5],在2021年(第八屆),當時因非於日本國內的藝術家無法前往現場駐地,藝術家莊禾及蕭禹琦以遠距模式進行創作計畫。相同位在關東地區,於橫濱舉辦的日本橫濱舞蹈節暨編舞大賽(Yokohama Dance Collection)[6]。在2021年,微光製造為因應尚未開放邊境的政策,作品《捺撇》以影像方式參與賽程,最後獲得評審團優選及藝術家支持獎。隔一年,劉奕伶帶著作品《...and, or...》於紅磚倉庫⼀號館參與決賽,並獲選評審團獎。捌號會所自2016年起與韓國全州國際音樂節(Jeonju Int'l Sori Festival)[7]互為網絡夥伴,曾在2017至2019年前往當地進行演出,並在疫情的第一年(2020年),以即時直播方式參與開幕音樂會之匯演。

然而,隨著不斷推陳出新的技術,「線上」也逐漸成為活動規劃的方向,像是2022年於加拿大舉辦之第五屆世界劇場設計展(World Stage Design)[8],規劃「Virtual Reality Exhibition」虛擬展間,提供入選者三種不同方式參與展覽活動。謝謝許多藝文工作者們,在這段充滿未知變動時期,不論是將隔離和確診風險視為交流成本,或是開創新的方式,持續帶著自身能量前往國際場域、編織藝術藍圖。隨著2023年國際旅遊的復甦,是時候出發感受各國多采多姿的藝術現場。

各位貴賓,我們即將降落,請繫好安全帶、豎直椅背,並記得隨身行李。這趟旅程的目的地,會是有充滿熱情運動賽事的歐洲、擁有多樣氣候的美洲,以及地域廣大的亞洲等。在此,祝大家旅途愉快。

 

註釋

[1] 布萊頓藝穗節(Brighton Fringe),今年活動時間為2023/05/05-06/04:https://www.brightonfringe.org/

[2] Assembly Festival,今年活動時間為2023/08/02-08/28:https://assemblyfestival.com/

[3] 荷蘭阿珀爾多倫國際青年作曲家音樂節(Young Composer Meeting),今年活動時間為2023/02/26-03/03:https://www.ereprijs.nl/nl/youngcomposers

[4] 國際相會影展(Reconstres Internatioanle Paris/Berlin):https://www.art-action.org/

[5] 中之条雙年展(Nakanojo Biennale),今年第九屆活動時間為2023/09/09-10/09:https://nakanojo-biennale.com/english

[6] 日本橫濱編舞大賽(Yokohama Dance Collection),今年第29屆現正徵件中,截止於2023/06/16,活動時間為2023/12/02-12/03:https://yokohama-dance-collection.jp/en/

[7] 韓國全州國際音樂節(Jeonju Int'l Sori Festival),今年活動時間為2023/09/15-09/24:https://sorifestival.com/

[8] 世界劇場設計展(World Stage Design):https://wsd2021.ca/;「Virtual Reality Exhibition」虛擬展間:https://wsd2021.ca/virtual-reality-exhibition/

(活動時間請依各官網上公布為主)

No.51

從感官開始

從感官開始

2023/03/31No.51

文編/錢思穎 Banner設計/Dyin Li

疫情蔓延至今,口罩似乎成為人類的第二層皮膚,脫下口罩呼吸不經過濾的空氣,反而覺得有些陌生。在感官歷史研究中佔有一席之地的阿蘭.柯爾本(Alain Corbin)於其著作《惡臭與芬芳》中,提到十八世紀末法國衛生條件逐漸改善之後,人們對氣味的認知及詮釋如何隨之變化,又是如何將各種氣味連結不同的社會意涵。感官是我們認識世界的起點,穿上誘惑的香水、傾注記憶的紋身、或是探求刺激的佳餚,人類在舉動之中勾勒出世界的模樣。

屬於氣味的文字異常稀缺,因此或許對於作家來說,氣味的描寫是獨具吸引力的考驗。去年(2022)年底甫出版第二本散文集的林薇晨,在其首本著作《青檸色時代》中,時而將泰式餐廳服務生身上的千萬辛香,形容成「周身披褂著的珠光寶氣」;時而將換季時噴嚏不斷的過敏體質,轉念為率先偵測環境變化的啟示。以迷人文字刻畫各種知覺、記憶與逸想成形的時刻。

相較於氣味,關於聲音的文字倒是不少,溪水潺潺、鳥鳴啾啾、樹葉沙沙,聲音彷彿能在文字的世界裡自成一格。法籍聲音藝術家澎葉生(Yannick Dauby)則以聲音敘事,耗時數年採集臺灣東北部山林間的聲音、訪談熟悉當地生態環境的人物,將該時空下的萬籟聲響,聚集為與回看工作室合作出版的《福山,太平山》,交會自然與生機於你我耳裡。

曾有評論將塞尚對現代藝術發展的影響,與他的視力變化連上關係。直到現在,人類對視覺的依賴、甚或信賴更是有增無減。陳寬育長期關注影像評論,他在「攝影影像評論的研究與書寫計畫」裡,針對以攝影為題的評論文章,進行再評論與書寫,他稱其為對話式的藝評。內容涵蓋戰爭攝影、街頭攝影、動物攝影、廢墟攝影等,討論多種分析攝影的視角,使此單純倚賴視覺經驗的創作形式重回藝術評論的聚光燈下。

亞紀畫廊亦長時間致力攝影研究與展示推廣,則在去年(2022)推出攝影大家「石內都 個展」。石內都出生戰後日本,他的攝影始終圍繞著人的身體,記錄歲月與干戈在皮膚上的刻痕(皺紋與傷疤),或是那些曾附著於皮膚的遺物(口紅與衣服),藉由視覺引發觸覺感受,以及隨之而來包覆全身的情緒與疼痛,再次說明攝影是關於空間與時間的藝術。

味覺是瀰漫著社交性的,人們選擇聚餐慶祝、選擇供奉食物以表虔誠。策展人許峰瑞在展覽「『DisOrder Exhibition/in Order』展.歐德.展」中,巧妙地以鳳甲美術館、歐德傢俱店兩個不同性質的空間作為展場,納入黃博志延續《五百顆檸檬樹》的檸檬酒,以及張恩滿瞄準料理之於文化認同的《蝸牛料理影音訪談計畫:台九線篇》等作品,觀眾的味蕾成為關鍵,得以親自品嚐飲食文化裡的故事。

而在陸續放寬、解除口罩配戴規定的此刻,人類的感官知覺仍與疫情開始之前相同嗎?錯綜復雜的外在刺激,造就生命輪廓與厚度的累積,如果我們足夠細心,或許每回感官上的相遇,都能成為下一次的新奇。

No.50

劇場的盜夢者:評論人

劇場的盜夢者:評論人

2023/02/24No.50

文編/徐紫芸 Banner設計/Yu HSU

走進劇場,幕啟燈亮,當觀眾席陷入黑暗,你是否曾注意到身邊竟有人默默拿出紙筆,在光影裂隙中分神匆匆紀敘,又或者,在黑暗中有道異樣的目光專注凝視,在欣賞之外更意圖獵取舞台上的浮光掠影,當場中的一切煙消雲散之後,將之默默存放心中,步出場外再重塑其肌理。

評論人——劇場的盜夢者——他們與時間競逐,亦步亦趨尾隨作品,妄想追尋主觀感知的客觀意義。由藝術創作端來看,評論人的洞見始終是後見之明,卻是歷史的先行者,他們擺盪在藝術與文化的兩端,是感性與理知的混成。即便社會至今仍對評論人的養成及產業中的定位反覆思辨,無可否認評論人是劇場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只因「如果一個演出沒有人要批評,作品就會消失不見」——詹慧玲。[1]

國藝會「表演藝術評論人專案」堪稱國內資源最豐沛的獨立評論人獎助計畫,專案鼓勵評論人提出自己的觀察視點,於表演藝術評論台網站發表評論。2014年為首屆,多年下來培養許多評論人才。早期補助評論人以戲劇領域為大宗,亦有少數戲曲、舞蹈寫者。[2] 如:林乃文(2014)、葉根泉(2014)二人均寫劇評、舞評,執筆多以台灣劇場史發展為關照,林乃文以改編文本、身體、空間為本,栩栩描繪當下;葉根泉評論綱領分明,下筆時有意識與創作者對話。吳思鋒(2014)劇評心繫小劇場、民眾劇場及社會關懷,身兼小劇場演出製作、參與策劃者,評論亦是一種內省自我的方式。黃佩蔚(2014)關心藝術產業及環境現象,其後長年參與IATC國際劇評人協會台灣分會,熱心評論的公共治理。吳政翰(2014、2015、2016)由「戲劇顧問」訓練背景出發,關注經典文本於當代的改編、新創、翻譯以及跨域作品。

戲曲評論人吳岳霖(2014、2015、2016)自承寫評論的初衷,來自當時碩士論文研究對象「當代傳奇劇場」,進而擴延至對當代戲曲的觀察,戲劇則作為戲曲跨界的參照對象。[3] 吳岳霖的劇評實踐將古典中文學科涵養同當下劇場的戲曲表演對接,叩問在過程中始終縈繞於心。「當代戲曲跨界」議題亦為其後許多戲曲評論人的母題關懷,如:林立雄(2016、2017)、林慧真(2019、2020)、蘇恆毅(2021)等人,各有特色,卻具相似的脈絡承接,其中,林慧真因地域之故關注較多中、南部演出之戲曲作品,書寫之對象類型多元。

白斐嵐(2014、2015、2016)兼擅音樂、戲劇,計畫以廣義的音樂劇場為軸,談劇場中的音樂,也觸及戲曲/劇跨界作品,劇評總誠實向讀者娓娓道來感受及源由;偶也因外文翻譯專長書寫特殊主題,如〈劇場裡的翻譯字幕,令人不得不目不轉睛的尷尬存在?〉一文亦別有意趣。同樣留心音樂及劇場跨界作品,蔡孟凱(2019)則由傳統音樂出發,用流暢明快的語調鋪敘傳統音樂劇場化過程之創作策略及文化脈絡。

樊香君(2014、2015、2016)於2014計畫之成果自陳台灣舞蹈評論的匱乏,2015年計畫以多篇「找身體」系列,逐步找尋台灣舞蹈身體之論述脈絡。吳孟軒(2015)則以社會實踐的視角評析當代舞作。鄭宜芳(2019)評論計畫著重將舞作置於舞蹈歷史及文化脈絡作觀察,簡麟懿(2021)亦關注舞蹈史的延續,以世代變革為切入點,探討藝術家創作及舞團經營。張懿文(2016、2017)評論計畫側重舞蹈於當代藝術空間的實驗型演出,立意結合跨領域藝術理論評析舞作。羅倩(2018、2019)計畫由當代視覺藝術理論背景出發,以觀演關係為軸心,觀察舞蹈及戲劇表演、影像、及場域空間的互動;執行認真踏實,2018年獲補計畫於一年時間發表評論竟多達25篇,數量居歷屆專案之首。謝淳清(2019)亦以當代藝術理論及美學之眼,視察舞作及劇作,更於疫情期間,針對萌發的線上演出撰寫評論如〈快遞關係《Surprise! Delivery 和合快遞》〉、〈徹底回收《垃圾時間》線上博物館〉。

表演與空間的關係,亦是許多戲劇評論人關注之焦點議題,如陳元棠(2015、2016)評論計畫側寫中、南部劇場演出的場地「性格」如何影響創作,劉純良(2016、2017)、楊禮榕(2017)等人亦從非典空間切入,觀察藝術與場域之生產關係。楊智翔(2020)、楊美英(2019)關注地方戲劇及藝術節、駐地創作。

音樂評論人於專案創始初期相較舞蹈、戲劇、戲曲等其他領域匱乏,於2017年後補助漸多,劉馬利(2017、2021)、顏采騰(2019、2020、2021)、徐韻豐(2021)皆以古典音樂為評論對象。其中,顏采騰結合批判理論哲學背景,力圖建立批判式樂評書寫。馮祥瑀(2017),劉悉達(2018),林真宇(2020)等人之計畫亦突顯古典樂評之外的多樣性。

部分評論人亦將計畫聚焦於鮮明主題,有特定評論對象。如謝鴻文(2015、2016)關心兒童劇與美感教育。黃馨儀(2017、2018)、簡韋樵(2020),則由左翼文化批評脈絡出發,關注台灣政治及社區劇場、應用劇場之脈動。林育世(2014)、盧宏文(2017)觀察台灣原住民舞作及劇場,施靜沂(2020、2021)以花東原住民樂舞展演為題,除表演外,亦書寫音樂節、藝術季、行為藝術、性別議題。相對而言,亦有評論人專注評論方法的挖掘及實驗,如張敦智(2017、2018)「WTPN(Why This Play Now)計畫」結合戲劇構作進行文本及表演批評,陳代樾(2016)標舉參與式評論方法,杜秀娟(2018)「負傷的承載者:表演與觀眾的互為主體性探究」以創傷為主題,對調表演及評論的主客定位,張又升(2020)「學寫字:從評論的最低綱領出發」則有著刻意反璞歸真的寫作意圖。

 

註釋

[1] 引自表演藝術評論台「2019TT不和諧開講『歷史的返視、評論的在場』第二講側記」(https://pareviews.ncafroc.org.tw/comments/32ec734a-52f3-4179-b533-4146e7c675c6)

[2] 音樂專案評論人則於2017年起有所增長,除古典音樂之外,亦含爵士、流行音樂範疇。

[3] 參見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吳岳霖2016年「表演藝術評論人專案:跨.界Ⅲ:無盡的界線/限與有限的跨越/閱」成果摘要(https://archive.ncafroc.org.tw/result?id=2c96c00fa99d42e6a069ef09f0544016)

No.49

氣候行動—氣候就是我們的未來

氣候行動—氣候就是我們的未來

2023/01/31No.49

文編/詹季宜 Banner設計/王景銘

猶記得2006年紀錄片《不願面對的真相》中,美國前副總統艾爾.高爾指出,雖全球暖化已有諸多科學驗證,仍有許多民眾和政府官員認為其是未經證實的現象,不相信全球暖化是個問題。如今,因暖化帶來的極端氣候,已成為人類的生活日常,2022年全球各大洲相繼傳出的高溫、熱浪、暴雨、洪災、乾旱、野火等,相信許多人都記憶猶新。當下及未來更需面對極端氣候下,海平面上升、飢荒、水資源缺乏、生物多樣性消失及流離失所等各種危機。為回應《巴黎氣候協定》要求將全球變暖控制在不超過1.5°C,2050年達成淨零碳排放的目標,不僅需要國際合作,我們每個人也需要加以了解並立即採取行動。

藝術界這幾年在綠色永續思維影響下,亦更為積極地回應與行動。除致力於藝文組織的持續轉型,建立業界的減碳方案或有效行動指南的出版(參考本文「延伸報報」),或共同研討及實驗新的、更有彈性的製作藝術的方法(如STAGES永續劇場聯盟,2022至2025年間將由聯盟14個組織合作巡演新型表演)等。去年也有氣候遺產網絡(CHN)於第27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7)提出宣言,強調基於文化的氣候行動在實現《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目標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國內表演藝術場館包含國表藝三場館及臺北表演藝術中心,亦陸續宣示將朝低碳永續經營努力。另由多個民間組織甫於2022年聯合成立「台灣藝術永續聯盟」,亦將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共同行動,希望帶來改變。

如何回應或向公眾傳達「氣候變遷」,也成了當代藝術創作關注的焦點。近年獲國藝會補助的藝術計畫當中,也可看到對此議題的相關創作與行動回應:

觀念裝置藝術家林嘉貞,2022年在美國邁阿密Locust Projects藝術空間展出大型裝置作品《如履薄冰》(Treading on Thin Ice)。她將景觀作為人類活動痕跡和身體意象延伸的場域,探討因社會議題和氣候變遷所導致漸進性災難下的人類境況,以及人類被迫不停地去適應及應對環境不斷改變的過程。

吳尚芸獲選威尼斯科學藝廊(Science Gallery of Venice)舉辦的「Art of Marine Sciences - Oceans」徵件計畫,切入其對氣候變遷議題的關心。她與科學機構ISMAR共同發想討論,完成作品《海波之歌》(Song of The Sea Waves),將海表面波形轉化為音色(Tone)並形成旋律,使觀者透過聲音感受海表面波隨著氣候的變化也隨之變化的關係。

有感於氣候變遷影響人類生存未來的現實,差事劇團於2022年11月初,在台中石岡大甲溪河谷農村現地演出環境劇場《千年之遇》,以一個小村莊做為場景,開展關於寓言、夢想、環境生態與現實掠奪的故事。該作品延續差事劇團探索民眾劇場的敘事方法表述當前議題的可能,土地成為關照的核心,讓此藝術展演帶有文化行動的性質。台北打擊樂團2021年舉辦「當,地球停止轉動」音樂會,演出法國作曲家艾加德.瓦雷茲(Edgard Varèse)及臺灣作曲家李和莆、林京美與陳廷銓的作品,藉由震撼的打擊樂,刻畫出地球的各種階段與面貌,藉此省思當地球停止轉動,所有的生命又將何去何從?

氣候變遷並對生物多樣性造成衝擊,甚至可能致使許多物種面臨滅絕的威脅。作家李伍薰的「《雪線朝聖者》創作計畫」,以世界分布緯度最低、臺灣特有亞種的陸封性鮭魚——櫻花鉤溫鮭作為發想題材,從紀實、人文、虛構三個視角切入,交織人類研究者與櫻花鉤吻鮭之間從過去到未來的相互關係。更藉習於低溫棲息環境的櫻花鉤吻鮭今日所面臨氣溫節節升高的難題,探討人類明日的命運。

策展人李依佩在獲得印尼亞齊自治區當地非營利組織HaKA的邀請後,2019年合作啟動「未來種子-熱帶雨林調查研究計畫」,第二年續發起「植物標本與環境發言—跨國遠端工作坊藝術創作與展覽交流計畫」。相關計畫期許通過文化與藝術的實踐交流,聚集植物研究者與藝術工作者的跨域合作與實地探究方式,與當地相關組織一起探討熱帶雨林面臨的問題與挑戰,進而解決長期問題並搭建一個永續經營的社群。

而於關注生態與環境永續議題上,竹圍工作室是國內一個重要的推手與指標。2019年,該工作室透過啟動「In Art We Trust—竹圍工作室25週年系列計畫/研究與交流工作坊」回顧其25年的歷程,首場工作坊並以「In Art We CARE:生態永續的行動」主題揭幕。本計畫成果集結於「25週年計畫專網」,透過專文、案例梳理、專題講座整理,得以留下相關的交流討論,及行動面對的諸多可能與挑戰等文字紀錄,可作為生態永續實踐上的資源參考。

在過去的這一年雖全球極端天災頻傳,但卻因戰爭及疫情延宕並給予了各國採取的氣候行動更為嚴峻的考驗。氣候影響著人類的未來,「藝術」在此並不缺席,甚而可能發揮文化覺醒的關鍵作用。而也需要及期待有更多將宏大的全球氣候變遷敘事轉為區域場景及與臺灣這塊土地人們的日常聯繫起來,以支持及喚起關於氣候變遷的在地行動!

No.48

登入:沉浸體驗(beta)

登入:沉浸體驗(beta)

2022/12/30No.48

文編/闕巧婷 Banner設計/唐唐

在長久建立下來的生活習慣、人際網絡、移動方式、居住空間、經濟能力和文化環境等等組成的舒適圈中,我們慣習於這樣的日常,並時不時以進入劇場、進入展場、或進入某個特定的空間的儀式,偶爾覓得不同於日常的體驗。

大橋頭捷運站連結的是大眾眼中大稻埕的端點,附近還有個熱鬧的延三夜市;而複象公場的大橋1988街區沉浸式劇場演出計畫《大橋1988》則是於夾在這之間的大橋町社區一帶安靜上演。透過配置給參與者的導覽手機,引導觀眾前往大橋頭社區中的事件現場,劇情透過耳機、透過觀眾選擇觀看的場景,重構1988當時大橋頭社區中存在的居民/移民、產業、地方勢力組成;在場的演員靜默無聲如同徘徊此地不散的鬼魂,重現事發當時的時空片段,或留下謎團或解開線索,直到演出完成後,以素人的口條念出當地居民訪談的逐字稿,把觀眾拉回到20多年後的現在、再度回到純粹外來者的姿態。

鄰近有中山女高、建國啤酒廠,假日花市玉市,以及被三不五時拉出報導的日式懷舊酒吧,建國高架橋除了是交通要道以外,大多數以前述這幾項標籤被認識。而這條陸橋下方的空間也被市場、停車場、計程車司機休息站、加油站等等設施瓜分,無論是橋上橋下,都不是讓人長久停留的地方。啡展國際股份有限公司主辦的「橋洞計劃」就選在這裡展開,策展團隊在完成視覺藝術策展專案的駐地研究後,邀請藝術家以計畫型的創作(「各式的社交行動及藝術介入」)嘗試與橋下既存空間及社群碰撞出各種可能性/或意外。包含法咪咪的《Charlie的叭叭洗澎澎》(超級洗腦歌)與計程車休息站的呼應、在市場福德祠前邀請老攤商辦桌與創作者共食、虛構出一個華麗的蛋黃區都市開發案《建八隱園》對比這個畸零空間的諷刺、以及採用或轉化各種市場空間、器具等等的各創作計畫,巧妙地讓觀眾在穿梭這個攤商休息後,但卻仍是在氣味、視覺、體感上仍留下處處是「異地(「這可是一個菜市場!」)」的奇觀和記憶。

相較於公共空間,策展人培力@美術館專案《家物事:一場發生在藝術空間的聚落與實踐》由鄒婷策展,選擇的展出空間則是在仍有居民錯落居住的浮洲舊眷舍平房老街區──九單藝術實踐空間與臺藝大藝術聚落。面對家屋的框架、居民的生活空間,創作者既是外來者又是空間暫時的主人;面對觀眾,創作者和作品則嘗試以主人姿態歡迎觀者拜訪,而拜訪的觀眾則在這個似曾相似的居所,又是展覽介面的民居空間,在地毯和布置舒適的客廳(gallery)中,體驗著私人領域和公共空間的跳轉和沒有主人的待客之道。

跨域合創專案的「聚合舞+STUDIO 6台灣/德國/越南跨國跨領域製作計畫《Home away from home》」中,觀眾被分組走入劇場布景中,布景還原自越南移民在德國及台灣工作與生活的場景,有台灣工廠窄小擁擠的上下舖宿舍、有國語教室的長桌、也有移民在德國開設的餐廳和街邊果汁攤、以及期待新生兒降生地潔白溫馨空間等;每一站的「站主」是移民/移工本人,以訪談他們的紀錄短片和/或現場演出呈現他們的真實經歷,觀眾又親密又抽離地直面這個人(而非演員)某一個人生的片段。再度回到劇場座位後,前段這個可被看見、願意被看見的時刻,從半紀實的狀態回到劇場中,再度成為被凝視的故事。

觀者身處其中,但周身地環境仍不經意地透露出自己的抽離特性──而此種「登入」劇(展)場漂浮於現實之上的觀影位置,在使用Chito APP(趣淘)的體驗中則有了模糊的空間,並時不時召喚著觀眾某刻獨屬自身的記憶。

趣淘APP大約是近來開始逐漸打開知名度和使用度的漫遊者劇場/聲音敘事的應用程式,自開發者張吉米的《少年待在立法院的那幾天》開始,陸陸續續包含有如演洋娛業、測不準工作室和多個2022人權藝術節節目等上架。每一檔作品依其主題和敘事,帶來不同的體驗和多媒體的呈現方法,也依著劇本的型態觸發不同的實時體感經驗:獨自一人與手機連結的某種安全感、進入熟悉空間但開箱不同視角的新鮮感、誤入陌生空間的顫慄感。

以趣淘APP為載體,選擇西門町為基地,演洋娛業在共融藝術專案發展的「《Auntie & Uncle莎意思》樂齡創作培訓暨藝文展演計畫」,讓樂齡素人演員在經歷創作培訓與工作坊後,演出數個莎士比亞知名劇本的片段。解開影片的儀式則呼應地點或者是劇情:在迷音圖片中選出獅子才能解開金獅樓中的李爾王故事片段、輸入相對應的籤詩詩號才能聽到台北天后宮宮廟主委馬克白夫人的盤算,以及發生在蜂大咖啡的羅密歐與朱麗葉,老天祿老闆娘的馴悍記等等。在地化的莎士比亞故事,親近地招呼觀眾,即使體驗結束、收起耳機,觀眾與這地方仍因此有了新的記憶連結。

測不準工作室製作的「台灣古道聲音敘事《入蘭1.0》」,則選擇淡蘭古道中的「隆嶺古道」草嶺往石城為敘事主軸,參加者隨著古道重新走過一次先民墾荒入蘭(葛瑪蘭/宜蘭)的路徑;對於先民墾荒的體驗和理解實際上並不來自劇本的資料,而是身體進入佈滿蜘蛛網、等身高的芒草、部分陡上窄小的山徑的體感以及路徑未知的緊繃感(古道入口處有熱心山友寫下:「蜂窩已被摘除」),故而解鎖地點後出現的影片,反倒像是勞心勞力之餘稍作小憩收到的犒賞;對於沒有墾荒壓力的觀眾旅人,古道及其地景、聲景本身更為鮮明地成為此件作品導引出的餽贈。

設定地點、打開google map,透過捷運站、某條路、某個公車站牌可以很快組成行人的交通指引和空間認知,途經的橋下畸零地、道路區劃出的舊街區、觀光地圖以外的生活鄰里,我們對該空間(Space)所偶爾投以的奇觀凝視,卻也是他人的日常和生活的地方(Place)。無論何種展演呈現的形式和主題,要說我們是否多認識了一點這個人、這個族群、這個空間、這個地方、或這個議題依然是個難以回答的大哉問──那麼就繼續嘗試登入各種不同介面吧。

No.47

2022/11/30No.47

文編/林宜慧 Banner設計/王景銘

“I know not with what weapons World War III will be fought, but World War IV will be fought with sticks and stones.”——Albert Einstein

都說戰爭沒有贏家,曾經以為既然世界各國都經歷過作戰,有所失去,那麼和平應該會是一個共識。但就算在此時此刻,各種具大小規模的武裝衝突仍在不同國家中持續存在著。世界大戰後的一代人,經歷過城市的被破壞,多少家庭因為恐怖的、非人道的迫害與侵害而身心破碎,所謂的斷垣殘壁之於當時的軍民不只是個形容,而是歷歷在目,必須用一輩子去承受的窒息感。

現世代中參與過戰爭的人們大多漸入生命階段的黃昏,而此值青壯的後人,又能透過什麼去同感並理解當時的困難?在「邊境、衝突、記憶、再造--國際衝突下的藝術與文化行動」中,出身「戰地兒女」的王莛頎造訪歐洲各國歷史衝突地,試圖透過自身實地的訪查,找尋戰爭後世界與社會的影響持續性及警示。廖憶玲的《尋找.另一個故事》,則以紀錄片為媒介,標誌出因戰而欲脫離、因戰而奔赴他鄉的中國首位觀念藝術家──李元佳,其窮盡一生不得不的孤寂及堅忍,與對抗東西方中封建、種族與階級等不平的價值觀。

戰爭是怎麼樣的?只有當世人得以知曉,但很多人不願意說。一來過往事實過於沉重而不願再回想,二來或許也是懼怕再度淪陷進入遺憾、罪惡感或是「如果當初不這麼做,一切會不會有所不同」的噩夢。「臺灣兵口述歷史訪談」針對臺籍老兵史料進行了系統的整理與研究,與時間賽跑著向多位近百高齡的長者進行訪談,讓社會透過台灣近代戰爭歷史及受難者議題的理解,近而更加認識並重視他們人權處境。而「韓戰期間美國西方公司進駐馬祖情報員口述歷史計畫」訪談了美國的柯麥克博士,其因緣際會於韓戰後從軍成為戰時來台的中情局情報員,執行冷戰期間的情報任務,成為一個外來但共同參與的當事者,在不同的身分中,見證歷史的變遷。

戰爭場後的傷殘與因而消逝的生命數量很難一語概之,與此間,更難忽略生理性別的差異會因此而有多麼不同的遭遇。二次大戰結束後的70周年,高淑媛透過攝影與錄像製作,紀錄二戰生還者、慰安婦所背負的戰爭烙印與傷痕,與「紐約白盒子藝術中心女性藝術家國際文化交流展」世界各地15位女性藝術家一同,讓世界知道這些即將被遺忘的歷史,並反映與譴責戰爭衝突,與其衍生的非人道行為,透過性別角度探討人類戰爭的經驗,進而警示世人思考這些有限的衝突是否真的迫切,抑或有其必要。梁允睿在讀過《橫濱瑪麗》──中村高寬導演紀錄片下日本傳奇女伎故事後,發現了戰時非常多的女性其實就像台灣的大桃阿嬤──首位向日本爭取道歉並提告的慰安婦一樣,被包裝後的文宣欺騙,就此人生再也不同。源此,他思考並改編製作了「瑪麗皇后的禮服-劇本創作計劃」,透過像是代表著那個時期經歷過這一切的女性集體象徵──瑪麗的人生,帶領觀眾在不同的時景中能看得更深更遠,也帶出反思。

生命中可能也只剩時間不具兩面性,不因任何變化,都會繼續前進。無論現此時誘發世人去關心戰爭的原因是我們現在所生活土地的動態,或世界暗潮洶湧的角力之爭,終究,當「戰」字進入了歷史課本,我們都應該理解到,這一切絕不僅是任何理想或權利意識的伸張,也攪和著多少流淌的生命與絕對的混亂與暴力。當我們以為世界一直有所進步,爭戰卻持續不斷之時,或許也該是時候多想一想,戰爭後,會失去很多;剩下的,又是些什麼?

此時即彼時,當戰傷未癒,而火花仍四起,餘波仍盪漾,沒有人 會是局外人。

No.46

夢行多重宇宙

夢行多重宇宙

2022/10/31No.46

文編/張徨裕 Banner設計/Yu HSU

入眠後,夢境會在平行時空與不同宇宙的自己建立連結,而我們所看到的畫面,就是另一個宇宙的自己所發生的事。如果夢境是檢視自己的入口,從多元宇宙中窺探不同補助案的樣態,能否讓甦醒的現實更加美好?
 
如果說這是愛 +

在524號宇宙,關於人的情慾總是難以啟齒,什麼是愛,情又為何物?

黃彥超遊走道德邊界,大膽試驗「展露」與「窺視」關係,《快感的享用》在若隱若現的視野下玩弄人們對慾望的想像,而這看不見的想像,仍在我們不可視的維度洶湧流動著。另外,也有人選擇將想像昇華,期透過科技找尋歸屬。楊傑懷個展《我沒有愛人的能力》敘述現代人如何將希望寄託到(電子)產品上,同時也呈現男同志生態圈在交友軟體上「沒找什麼,你呢?」心境,讓人懷疑情感在科技時代是否逐漸廉價。

無論對情慾延伸的事物是否感到認同,只要想到我們身處亞洲第一個承認同志婚姻的國家上,這點便值得再繼續向世界與自我探索。如同游擊工作站邀請多位藝術家,試圖探索同性或酷兒的情慾如何避開以陽性中心主義(phallocentrism)為主的社會,並透過多元媒材與扎實的研究打造《背陽》聯展,呈現非主流性向(別)的多元敘事視角。正因人們生來就是如此(Born This Way),所以才沒理由害怕或羞怯。

我不是在悲傷的想念你 ++

25號宇宙近年受疫情影響嚴重,藉由疫苗與防疫觀念的落實,生活已逐步回復。現在,人們不再聚焦實物上的損失,更多人意識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開始進行身心探索。

郭俞平個展《Daugthers》便呈現她在疫情之年深度內省與自癒的過程,作品似人非人抽象又理智的展現,表達了她所想要的幸福樣貌。同樣在聆聽內心的林宇禾,透過現代舞與錄像,將疫情種種的不安、孤獨與焦慮演譯出《安獨感》,反映人類自我的矛盾與拉扯,「我究竟該如何是好」的話語似乎在這宇宙引起共鳴。或許,拋開外在的物質,我們是時候好好聆聽自己的聲音,正視自己的存在了。

我們始終都該面對的過去 +++

如果未來都科技化,變成元宇宙或虛擬實境,那還有必要知道愛是什麼,還有必要面向自己嗎?如果真的有那麼一天,我們是否更需知道如何掌控自己,為了在混亂世代可以好好生存下去?張可揚關注社會、政治議題,將身體Be Water概念建置於舞蹈內,以香港1997年主權移交加上中國政府50年的承諾,從黃雨傘、反送中運動開始思考在極權與大數據時代,未來我們還能如何自由的表達自己?而產生大量反諷的《2047》,想再告訴大家,基本人權真的至關重要。

64號宇宙是邁向烏托邦前的時代縮影,社會如何共好也是個體間要一同努力的。吳天章借水手、軍人不同身分搭配港口、碉堡等元素,試圖表現戰後臺灣複雜的歷史記憶。《港口情歌》用華麗外在包裝認同的困惑,不斷處於大國角力下的我們,到底為誰又為何而戰?藝術家希望在現今更為動盪的局勢中,人們能好好思考自身關於國族與身分認同問題。

過去的歷史該如何處裡,這間接反映對自身價值的肯定與認知,在給世界一個更好的臺灣前,這些問題仍是社會有待商榷的。而有關面對歷史的態度,便不得提及德國。鄭安齊透過扎實的田調與研究資料完成《不只哀悼—如果記憶有形狀》,本書以反思德國不義歷史所設之紀念碑為主,從紀念碑切入德國轉型正義。在許多負面記憶的地景上,如何轉化意義形成與民間意識平衡的紀念地,期這方面的理解與實作對臺灣有所助益。願我們都是能勇敢面對過去的人,才有機會開拓更好的光景。

暫時別跟我談未來 ++++

《Kakitikiting手牽起來》是原舞者30週年製作,由不同年齡層的舞者相互連結,透過族群與部落樂舞展現對傳統的堅持與找尋,也映照當代原住民族自決、內省與尋根的過程。19號宇宙在文化(資產)、自然上的關係與人達到了身心平衡,原因在於這裡是會聆聽、欣賞、懂得改變也勇於面對過去的一個世界。《蘭嶼記事:潘小俠影像1980–2022》透過潘小俠在蘭嶼的歷程,我們能一窺這幾十年內從傳統到現代,關於達悟族人的堅韌、不馴與浪漫,裡面每張照片都帶著當地樸實的溫度。經由攝影,本書保存了人之島(pongso no Tao)大量的歷史記憶,在無法觸及從前的現在,透過觀看,我們建立了與人之島最真實的連結。享受文化底蘊同時,也沉浸自然的美好。麥提舞團《行腳藝術家》邀請本島與離島各處不同身分藝術家將重心回歸土地,在一定的規則下,從自身出發進行創作。而藝術家把對環境的提問、連結轉為自我對話,這種現地創作成果,意外縮短了藝術與民眾日常的距離。就只是暫時,輕觸當下的生活,讓生活喘口氣吧。

不同補助案在4個宇宙中分別呈現了不同人生樣貌,經過找尋與聆聽自己、面對歷史到專注當下,似乎也足夠讓我們回顧自己最有感的夢境之所在。但夢境中,能遇見的宇宙其實都是隨機的,會看見或獲得什麼從來都無法掌握,如同人生,正因充滿未知,希望才得以存在。像馬祖(連江縣)北竿的祈夢文化,人們為了解決困惑,選擇在廟宇透過特殊儀式,期望進入夢境尋找解答。謝宇婷以此為主題,邀請「非馬祖人」甚至「非臺灣人」的創作者,以馬祖為思考錨點進行探究,試圖翻轉外島與本島的對應視野。《如果島嶼會作夢》讓藝術家對不同面向的馬祖提出思辨,作品包含演出、聲音、影像、平面等多元媒材,某層面也映照了祈夢文化中提問與代夢的角色關係。

闔上眼,夢行就此展開,在不同維度的多元宇宙(Multiverse)中,生活有無數種方式與樣態。睜眼後,我們只能透過不同經歷,慢慢讓自己(或世界)趨於理想,並盡力保持良知。虛擬與現實交錯在每個個體上,不同的人乘載不同故事,散發各種可能,也導向不一樣的結果。

No.45

暗匿於細縫裡的流光

暗匿於細縫裡的流光

2022/09/30No.45

文編/練于鼎 Banner設計/Dyin Li

「風將她們吹入城市的裂隙,裂隙裡有土,有塵埃,上頭有風霜雨雪,那就姑且在這細縫裡生根發芽,被慾海之水澆灌,開出一朵朵縫中之花。」——摘自梁評貴《風化臺北》散文創作計畫文章

她們是藏蔽在陰影裡的細節、隱約流露的微光,滋潤在黑暗迷途的孤寂心靈。電視劇《華燈初上》將大眾對日式酒店暨風月場所的遐想搬上螢幕,浮華的場景與小姐們精緻的裝扮。酒客在杯酒交歡之際,寄情於酒水,體驗暫時性的戀愛的氛圍,讓觀劇者沉浸於對酒店文化美好的夢幻泡泡裡。

霓虹泡沫下沉澱著現實

打扮光彩綺麗,有些小姐在打著賣藝不賣身招牌的酒店工作,看似不需要花太多時間就能獲取優渥的薪資;實則在酒店上班的小姐們,大多皆有各自在生活上的難處,或過往不順遂的遭遇,才會選擇入行。曾入圍台灣國際女性影展的《我在林森北的那段日子》紀錄片,講述導演連晨輧童年時期父母離異,母親一人離開花蓮到台北日式酒店工作後的親子關係。也許是顧忌當時社會的眼光,過去家人間對於母親職業的話題像是禁忌一般,沒人敢提起。因此,三十歲的連晨輧開始藉由拍片來和過去的自己及母親對話,是一段自我告解的旅程。

酒店產業的勞動工作者比例雖以女性居多;不過,其實還有少數的男性公關酒店和同志酒吧,近年亦出現許多變裝的展演活動。由詹傑所撰寫的音樂劇劇本《麗晶卡拉OK的最後一夜》,邀請藝人澎恰恰反串飾演女主角麗晶。故事仍以劇本的女性角色為主體出發,雖然演員在現實中是生理男性的身分,不過經由揣摩劇中的女性心理,澎恰恰所演繹出的麗晶不減身為酒店老闆柔媚世故的韻味,亦為戲劇演出帶來一絲詼諧的和吸睛的效果。故事裡麗晶因丈夫外遇而離婚,獨自北上基隆當酒女打拚維生,之後才開了麗晶卡拉OK。身為女性的她成為他人重要的心靈支柱,孤身地支持身邊親友及客人,散發著母性、善良與堅毅。就算抱怨,也是以聽似粗俗但卻雲淡風輕的口吻一笑置之。

城市歷史孕育待迸發的情慾

今日的台北,一般最為人熟知的風月場所,不外乎是林森北路一帶酒店以及萬華茶室。自小在萬華成長的艋舺囡仔楊麗玲,透過小說《艋舺戀花恰恰恰》的描寫,將記憶中艋舺的形象融入魔幻寫實場景,伴隨遇害身亡的鬼魂和艋舺最神秘、最嬌豔的風月女子,層層剝開如迷霧般千瘡百孔的人間故事。這些歷史、權力、情慾的纏繞交媾,是小說杜撰出來的虛幻世界,也是曾經在艋舺發生過的真實情景。

約由清朝道光年間開始,北台灣艋舺與大稻埕依序轉為商船的集散地,當時酒樓、妓院多座落於該地。日治初期引進日本藝妓來台,後才出現台灣本地出生的藝妓。國民政府遷台,不久韓戰爆發,台灣與美國簽訂互助協定,美軍進駐台灣。當時政府的盛情款待外,加上美軍豐厚的經濟消費實力,使得許多情色會館及酒吧如雨後春筍開張於台北。石芳瑜《花轎、牛車、偉士牌:台灣愛情四百年》一書,從荷據時期至網路世代,爬梳四百多年的台灣愛情觀流變,其內容也包含台灣娼妓的發展。

過去提供性服務的女性有許多稱呼,遊女、藝妓、慰安婦、侍應生、女服務生、茶室女、酒家小姐、酒吧女、公娼等,不同的時期她們會以不同的身分出現。長期關注性平相關研究的藝術家黃孟雯,在「旗飄揚下的她們」個展和調查研究計畫,探尋台灣從日治到冷戰後,那些無名的女性用自己的身體效奉國家,花名取代她們的本名。她們的職業曾被與不潔、淫穢等形容劃上等號,默默為國家付出,歷史卻埋沒了她們的真實名字與貢獻。

女性的身體成為政治資本

從歷史脈絡可見,不僅是在社會或政治上,女性身體的權利支配經常變成他者達到目的的手段。提到受性壓迫的女性歷史,不難會聯想到「慰安婦」。起於二戰為日軍提供性紓解的制度,人力來源主要為日本和其亞洲殖民地。以日本慰安婦「橫濱瑪麗」為原型,梁允睿創作《瑪麗皇后的禮服》劇本。故事內外的瑪麗,僅是想當個平凡的女子,夢想過著如一般常民百姓,生兒育子的範本人生。奈何歷史在她的生命留下難以抹滅的傷疤,即使如此,她每天依然身著白色洋裝、厚白的妝面,等待已逝的愛情,無聲地對抗著冷酷無情的世間。

同在二戰期間,日本為削弱太平洋上的美軍士氣,利用東京廣播電台節目的女播音員—「東京玫瑰」,以甜美嗓音向美軍播報戰況、故事及音樂放送,宣揚日本政治思想。陳庭榕「諧波失真」個展以此為發想緣起,作品《腹語術》蒐集台灣1930-70年代由女性演唱作為政治宣傳的流行歌曲,重新組合並編修詞曲,轉譯成一個視覺和聽覺的包覆空間。「諧波失真」是一種聲音被擴大時,能量訊號轉換不完全,使聲音波形不準確的物理現象;但這種短缺與失真,加上女性聲音的聲波特質,居然會帶給聽者一種和諧溫暖的共感,如此扭曲偏差卻使人誤植身在美好的錯覺。

回到現在,反思未來

2021年疫情關係,萬華茶室引起社會大眾的相關討論。2022年台灣最後一家合法經營的公娼館「天天樂」,敵不過疫情悄然於六月熄燈,可以說現在台灣性產業正式全數轉為非法地下化。而位於台北大同區的市定古蹟「文萌樓」修復完成後,接續著公娼精神於同年五月開幕。《妓念 : 市定古蹟歸緩街文萌樓廢娼貳拾年導覽手冊》所提,文萌樓是建造於1930年代的日治建築,為曾經的娼寮機構之一。其最具象徵的意義,莫過於1997年反廢娼運動,以此為核心據點捍衛公娼的生存權益。文萌樓仍然佇立在曾整條都是娼寮館的歸綏街上,轉生為古蹟紀念館,被賦予新的期望,盼能除去大眾對「性」和娼妓(性工作者)的成見,推廣性平與性教育的重要性。

近年來不少傳統的風化場域被環境自然淘汰,可是我們應該清楚,「慾望」並沒有依循著相關法律規章的禁止一起消失,這些行為僅是繼續發生於檯面下。梁評貴的《風化臺北》散文創作計畫,側面書寫現代台北地區盛行的五種風化產業。以男性顧客和產業鏈輔助者的視角,走進不易被察覺的城市暗巷,趨向那昏暝的燈光。其中,故事的男性主角主要是透過網路社群媒體搜尋與聯繫資訊;業者與性工作者亦為了躲避執法人員,衍生許多網路上獨有的術語,工作現場還備有規避搜查的攻防策略。風化產業型態隨著時代不斷演進,但依舊只能長年屈於陰影之下,無法正對光明。政策上因缺少針對風化(性)產業明確的勞資規範,其勞動者的權益有更高的機率會遭到來自各方不合理的對待與剝削。儘管有合法性交易專區設置的法條,然而施行上卻坎坷不平難以落實。

現今台灣性平的權益爭取,有別於過往強烈的抗爭,期望能以和平理性的方式相互溝通。尤今在性別、性向、性別認同等,各種對性更複雜的身心狀態探討,讓我們明白認知意識其實也可能會跟時間流動變化。人們的情慾需求變換到了不同形式當中流轉著,像社群平台、虛擬交友等方式,成為個人自由意志的選擇與延伸,皆是在生活、情感、慾望三者間求取的平衡。再者,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有時難免還是會造成一些隱性的標籤,不論在是現實生活還是數位媒體,需要思考如何者避免曲解事實和淪入過度片面化的偏見之中,希冀由理解來接納多元又龐雜的差異存在。

No.44

現實.紀錄.攝影——關於出版的側寫

現實.紀錄.攝影——關於出版的側寫

2022/08/31No.44

文編/李威儀(影言社主編) Banner設計/Yu HSU

關照社會的現實主義攝影,在當代台灣的發展有其時代因素,其中最主要而深遠的影響,是台灣在解嚴前後高速轉變之際,社會風起雲湧的運動氛圍,賦予攝影家在場目擊、揭露與紀錄的使命。「看見」成為攝影當時的主流主張,也使報導與紀錄攝影在1980年代到達高峰,令攝影指涉的不僅是視覺的延伸,經常也成為一項嘗試介入現實的行動。

許多1950至1960年代前後出生的攝影家,由於時空環境使然,多在1980、1990年代具有攝影記者的新聞媒體經歷,即使視覺表現各具特色,但受到時代脈動的感染與號召,在不同程度上傳承著現實主義攝影面向社會的意識與思路傳統。

從國藝會近十年來的「出版—平面出版品項目」中,可以看到不少攝影家陸續將作品重新整理,再度喚起二十世紀末台灣社會的視覺記憶。其中,南方家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八尺門:再現2%的希望與奮鬥》(2013)是頗具代表性的作品。這本書重新編輯關曉榮對基隆八尺門原住民權益的著名調查報告,包括大量照片與文字紀錄,在1980年代中首見於報端,又成為《人間》雜誌創刊號的封面故事並展開連載,進而引發社會大眾對原住民面臨經濟、土地與文化的壓迫等問題的重視;在這本新編的專書中,亦收錄關曉榮於1996年和2011年陸續重返八尺門的後記。《人間現場—八〇年代紀實攝影》(2016)彙整了蔡明德在《人間》雜誌擔任攝影記者期間所拍攝的33個影像專題,這雖是他屆耳順之年才正式出版的第一本個人著作,但其中的許多作品,早已是1980年代台灣發展歷程中令人印象深刻而十分熟悉的視覺印記,這同時也反映出《人間》當時在報導攝影浪潮前線的積極實踐。

莊正原的《消失的河流》(2017)延續古典紀錄攝影的專題形式與關懷,收錄他從1994年起歷時二十年對都市原住民的影像紀錄,訪查居住於新北市新店區中正國宅的阿美族人以及原鄉部落在現代都市發展中的生活與文化變遷。沈昭良的《台灣綜藝團》(2016)是拍攝自2005年至2016年間、紀錄別具在地民俗特色的移動式歌舞團的作品,描繪著台灣慶典祭儀的草根文化與歌舞表演者在絢麗秀場之外的生命樣態,有別於前述以單元劃分、具報告敘事傳統的書本,這本書持續尋找專題式紀錄攝影的當代路徑。《派對走掉》(2014)是許村旭在其自1980年代末開始從事記者工作的攝影作品,但他試圖轉化新聞議題的糾纏,選錄了他觀察各種社會時事現場的光怪陸離,帶有戲謔的個人風格,並幽默地以「派對走掉」揭示出台灣社會(包含攝影)在世紀末的一陣熱鬧高潮之後,隨著2000年的政權轉移,社會運動與報導攝影的能量逐漸散去的現象。謝三泰的《鹹水煙——澎湖印記》(2020)則展現其故鄉澎湖在1980年代中至1990年代末的風貌,在散記般的視覺手帖中,述說鄉土人文的歲月流轉。最後提到的《台灣綜藝團》、《派對走掉》、《鹹水煙—澎湖印記》這三本書,皆有攝影家張照堂參與圖片編輯,由此也可以發現他對這一世代攝影創作者的影響。

從攝影書的出版觀察中,我們可以找到一些台灣攝影發展的脈絡關聯,對於理解我們自身視覺文化的構成樣貌,也提供了一些有趣的參照。或許可以說,這些紀錄型態的攝影書,本身也記錄著「紀錄」的發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