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編/杜麗琴 Banner設計/王景銘

傳統也曾經是過去的當代,但傳統如何變成今日的當代,這需要一點想像力和執行力。在國藝會補助的成果中,有不少「傳統為體當代為用」的實踐案例,特別是在視覺藝術的領域,近年來有多起採傳統工藝技法或精神進行創作,以當代藝術的展演形式,呈現獨特的個人風格。

以出身新莊新興糊紙店第四代的張徐展為例,他用紙紮結合「各種自身動畫技巧與錄像影像的觀念」創作出百年老店的新作品,他認為「紙紮是最接近死亡的藝術,動畫(則)比較可愛幽默,當我重新詮釋紙紮,其實是在重新詮釋死亡的觀念,想回應我們傳統藝術的現狀,用幽默的態度反應沒落的狀況(張徐展,2016) 」。

阿美族的拉黑子.達立夫則取材自守護者兄妹的部落傳說的〈守護者〉的概念以垃圾製作成雕塑品「營造一種在傳統與現代之間穿梭的情境,和快速變換的觀看方式,引導觀眾凝視這片海洋,以及此刻我們所共同面臨的現況。」;泰雅族的創客吧有限公司則用傳統織布為經緯,以「『Tribe Against Machine (部落對抗機器)』之名,對外開啟了台灣第一次的歐洲電子織品社群和民族織品團體合作的藝術計畫」。

擁有阿美族與噶瑪蘭族血統的杜瓦克·都耀傳承部落的竹藤編工藝,創作靈感源自於噶瑪蘭人緊鄰海洋、河流生活的漁獵文化傳統。使用烏葉竹、黃藤製作出Sanku魚筌,並轉化為各式生活產品和裝置藝術。黃郁淳則是在澳洲Canberra Potters' Society Inc.駐村期間「以一個外國人的觀察及展望的角度創作,紅土、符號文字、部落這都是澳洲文化的根源」,以陶土創作也有作品根植於「土地」的意涵。

蔡淑惠以刺繡進行複合裝置計畫將之命名為《這青春》,石瑞仁認為蔡淑惠:「以刺繡進行藝術探索,用刺繡書寫個人日記,將刺繡從傳統的民俗文化、式微的手做工藝發展成個人心聲絮語的表達、情感記憶的書寫,乃至於一種藝術治療和心理救贖的儀式。」;同樣是用刺繡來表現,鄧文貞則結合了纖維藝術、藍染、原住民染織等技法創作出《食玩-纖維白》將她研究了十多年的「食物」「以『宴饗』為主題創作,取食物原有的形與色來暗喻、抒發內心最深刻的五官感知。」

就讓我們一起來好好欣賞這些既是傳統也當代的藝術創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