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豐坪村:東台灣礦石馬賽克創作

江凱群

  • 花蓮豐坪村:東台灣礦石馬賽克創作|江凱群|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花蓮豐坪村:東台灣礦石馬賽克創作|江凱群|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花蓮豐坪村:東台灣礦石馬賽克創作|江凱群|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花蓮豐坪村:東台灣礦石馬賽克創作|江凱群|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花蓮豐坪村:東台灣礦石馬賽克創作|江凱群|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花蓮豐坪村:東台灣礦石馬賽克創作|江凱群|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豐田玉」是江凱群此次創作的核心素材之一,此礦石曾短暫替豐田地區帶來大量財富與繁榮市街風光,可說是台灣現代礦業史上的一頁傳奇。以下我們就來談談「豐田玉」的出土的地理環境、共生礦物、開採歷史,以及與豐田客家鄉親、江凱群爺孫生命交織的過程。

在地耆老說「壽豐」以前的地名叫做「鯉魚尾」,因為有「鯉魚山」和「荖腦山」在這裡交會,很像兩條交合的鯉魚。鯉魚山是北面小隻的公鯉魚,而南邊的荖腦山就是大隻的母鯉魚。當地人的眼中,「豐田玉」是母鯉魚肚子裏面的寶貴的魚卵,所以他們都暱稱台灣玉為「魚卵玉」。「荖腦山」上的白鮑溪與荖溪峽谷河床,蘊含多種礦脈,包含石綿礦、蛇紋岩與閃玉等數種共生礦物。距今3500年以前的台東卑南文化遺址所出土的大批玉器,經研究顯示,其原料係出自豐田地區的礦脈。該處礦脈在近代史的現身,則起自於日治時期1932年,日人中島氏因打獵發現該區有白色纖維狀的「石棉礦」,數年後由砂田氏組成「砂田石綿礦業所」(後被台灣拓殖株式會社收購,改稱「豐田石棉工場」)大量開採之。二次大戰期間,因石綿具高耐熱和隔熱的特質,該工廠在1944年徵用為「御用工廠」,開礦坑洞數十處,採石綿工人約300人,月產石綿高達約300噸,百分之八十的製品供作軍事工業使用。直到1960年代以前,與石綿礦共生的閃玉礦仍被視為廢石,棄於溪谷溝壑之中。

「閃玉礦脈」受到重視須等到1960年代初期,台大地質系譚立平教授等實地考察研究,證實溪谷礦坑中的廢石竟是價值高昂的「閃玉」。1965年《中央日報》刊載豐田蘊藏閃玉後,純樸的豐田地區一夕湧入藉此致富者。由於當時豐田玉的價值不斐,在地的客家居民也放下手邊的農具,紛紛加入玉石相關產業。價格好時,成年男子上荖腦山背一趟玉石遠多於半年務農的酬勞(約當時的新台幣2-3萬)。應運玉石產業開採人潮而生的美髮、旅社、服飾等服務業、與戲院、酒家茶室等娛樂業也遍布豐田地區,使該地有「小九份」之稱,成為花蓮的首富之地。

但由於過量開採,且以炸藥開挖,導致玉石礦脈嚴重受損;再加上1973年左右世界能源危機,導致經濟不景氣等因素,玉石開採成本急遽提升。1981年終因開採成本過高與淺層礦脈枯竭,「豐田玉」停止開採。自1965-1981年,「豐田玉」的熱潮有如曇花綻放,使得簡樸的客鄉豐田升入雲端又迅速落下,豐田客家鄉親亦是此充滿傳奇色彩的礦業史上之—頁。

花蓮「臺灣玉(豐田玉)」,屬角閃石礦物單斜晶體,硬度為6.5度。在我過去的創作當中,我所擅長的石頭為大理石馬賽克,大理石的硬度為3 度(最高為10度),也就是說台灣閃玉比一般大理石材料硬上兩倍以上。 因此,若是本次以台灣閃玉為馬賽克創作,工具上必須使用特殊的水刀機械器具,閃玉由於石材的特性,無法使用拜占庭式的敲擊法或者大理石的剪貼法。每塊石片必須一片一片切割、打磨。因此相對工資成本的提升。 在製作上,我調整以往的工作方式,即:先完成切割,以大小不一的臺灣玉片為單位,再因為設計圖而調整尺寸。台灣閃玉的色澤為綠色,由於雜質,或者部分礦物紋理特性,閃玉會出現細微的、特殊的差異、漸層。由於豐田玉產量稀少,豐田玉原物料價格相較於大理石較為昂貴。

這一次很高興能夠透過國藝會完成作品,因為國藝會的補助,讓我能試著嘗試這一項完全不同的材質。目前在花蓮地區,大部分的閃玉使用都是做成小玉珮、零碎的裝飾品。我所合作的當地玉石工廠,對於這一次的創作計畫也非常感興趣。但是由於閃玉的加工時間較長、還有材料費。我的進度還稍微落後一點,不過藉由這些照片可以看出一些製作流程,以及部分已完成的成果。我這次使用的圖案是來自於台灣玉的產地,花蓮壽豐的客家建築、客家生活、以及相關人物。有一部分是繪畫、攝影以及花蓮玉的馬賽克,作品是直接貼在木板上。目前完成的最大尺寸為60x90cm以及,60x60cm。本次計畫,除了製作作品,我也做了田野的歷史調查,在國藝會的補助當中,除了作品的部分,我也特別看重文史資料的收集,因此文獻與作品將會在未來展出同時呈現。

顯示完整資訊
作品展示
相關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