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音樂會之後—非僅文字!

劉馬利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過去一年,本專案計畫「寫在音樂會之後—非僅文字!」 評論的大方向是從五花八門呈現方式,看見各式各樣的創意及詮釋,從一件樂器的獨白、到各種形式的合奏/唱、跨界表演;從中世紀到現代,調性到非調性,在古典與流行之間,音樂的詮釋有太多的可能性了,同樣須具獨特性才適合為其撰寫評論,尤其以全新作品發表為評論重點。

所選定評論的音樂會皆有其獨特性,除了國內較具規模及演出頻繁的音樂團體及主辦單位外,皆不重複去年所評論過的內容,也盡量涵蓋每一種形式的表演,從獨唱、獨奏、阿卡貝拉人聲重唱、合唱、交響樂、室內樂到跨界演出,各類形式皆須詳加表述,從曲目安排、現場演出的情況、音響效果、聲部平衡、整體舞台效果等,推敲其中的前因後果,觀察音樂界的生態消長,皆列入探討的議題內容。

雖然本人(劉馬利)所寫的合唱、交響樂、歌劇等等類型的評論,點閱率不錯,尤其是合唱相關,可能早已樹立一定程度的口碑,就連國外的音樂家也透過主辦單位詢問是否可提供英文版的樂評,這對一向吃力不討好的樂評工作者是莫大的鼓勵!

除此之外,個人最想關注的是獨奏或室內樂,甚至也著眼於那些有點冷門,賣座也不是太好的演出,或許對於《表演藝術評論台》點閱率不是非常亮眼,但身為音樂學者,我責無旁貸的要用文字將這些雪泥鴻爪記錄下來,這是為台灣音樂書寫歷史啊!

也更印證了樂評是品評、評介、評賞,以局外人來旁觀。對於評論,背負著全國音樂人的期望,要寫出公正、實在、具建設性、文學修養及藝術涵養的樂評,要「將心比心」,以「旁觀者清」的角度客觀分析,並給予建議。期盼未來能有機會再度為國內的音樂評論貢獻一己之力。

顯示完整資訊
評論文章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