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佇黃昏的水邊等你》

顧德莎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我佇黃昏的水邊等你》創作理念—為臺語斷層的一代寫詩

臺語,咱這一代強欲袂記得、我的囝罔聽罔臆,袂曉講,我的孫差不多攏聽無,一種可能會消失的母語。

小學三年仔進前,我蹛臺語生猛活潑的菜市仔邊,搬來眷村了後,華語是主要的語言,來自五湖四海的軍人,為著欲予對方聽有家己的意思,嘛改變家己原本的腔口,認真學「北京話」。

文字紀錄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咱慣勢用華語思考,嘛用華語寫字。卒業食頭路,客人、褔佬人、原住民攏用華語接接,生活上,囡仔用學校教的華語佮厝內的人講話,除了少數意識較強的爸母會要求囡仔佇厝裡講母語,大部份的人為著方便,嘛恬恬接受語言的統一。

寫臺語詩了後,發現臺語因為有八音,有一種自然的音樂性,這種音樂性愛透過朗誦才有法度表達,所以我佇每改演講的時陣,就共寫好的作品朗誦出來,發現聽無臺語的人嘛會使對聲調中感受詩欲表達的情感,有時陣我嘛會請熟似的臺文前輩共我的詩朗誦出來,錄音傳予我,予我調整家己的發音,這予我嘛有想欲創作一本有聲臺語詩的念頭。

寫臺語詩的時候,我常常提醒自己:我是寫給在臺語文門外的朋友看的。所以盡量用淺白一點的語詞,撈一點意象的光,讓文學與日常語言有點區隔。

我以初學的心情,一面掀開臺語文的門簾,試圖在光線不太明亮的空間辨認樑上的彩繪,牆上的提字,時時轉頭跟朋友分享我看到的喜悅。也許有人被我吸引,往前一步,自己推門走進去。

顯示完整資訊
作品目錄
內容摘錄
成果追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