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故事:關於死亡、療癒與重生的真實考驗

葉揚

  • 睡前故事:關於死亡、療癒與重生的真實考驗|葉揚|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睡前故事:關於死亡、療癒與重生的真實考驗|葉揚|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睡前故事:關於死亡、療癒與重生的真實考驗|葉揚|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我問醫生,最悲觀的預後是多久?

「三個月。」

最樂觀呢?

「三個月。」

我不知道我會去到哪裡,因為那是由大海決定,但重點不是目的地,而是騎浪的輝煌。”

- 〈我將死去:一個神聖旅程的總結〉, Philip Gould


死亡,是國外記錄文學中,很重要的題材。然而台灣,需要更多的人花力氣,提供必要的資訊與觀點。

台大創傷醫學部主任柯文哲曾在演講中感嘆:「人生結局只有兩種,一種是插管,一種是不插管,結果都一樣。 」

台灣人不習慣思考死亡,沒有人談,沒有太多機構幫忙。於是面臨死亡時,家屬的選擇只有搶救到底,病人往往只剩下侵入式治療。在最後等待的路上,沒有人知道該怎麼辦,一切都變得很殘忍。這次我出發到歐洲,探訪瑞士,德國,法國,我需要更多的實際經驗,幫助我把這個議題,看得清楚。我計畫採訪臨終病患、家屬與當地服務機構人員,了解艱鉅挑戰的生命故事。我期許自己以貼近的真實記錄,探討死前的尊嚴,人性的選擇,提供台灣讀者在臨終議題中,多方的嶄新角度。

我希望有一天,人們有計畫性的,提前開始準備自己的終點,也能用平靜而寬容的人道精神,關懷別人的死亡。

顯示完整資訊
出國報告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