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大埔口述訪談調查研究計畫

林群桓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我(林群桓)主要透過大埔的宗教信仰來看「後大埔地區開發」,因為從庄廟、神明會最能看出漢人開發的歷史。有關大埔開發歷史的史料、研究極為稀少,從史料來看,最可靠的史料僅到1933年,當地耆老的口述約可補充到150年前,亦即1870年左右。

「後大埔對外交通」現在人口中的古道、森林步道等,卻是當地人的「苦道」—累壞兩隻腳的汗道。而車路幾乎是民國40-50年代美援之後才有的所謂「麵粉路」。大埔鄉茄苳村的木瓜坑甚至在民國50年代以前仍過著沒有車輛行走、60年代前沒有電的純樸生活。

第五章細部討論大埔的竹產業—竹材、竹筍。所有人類文明的起源通常都利用當地材料、資源,如河水、石器、植被,實際踏查嘉義沿山地區一直到原住民地區,很容易看到使用竹、藤、石、菅芒等材料是原/漢共通的。

在大埔民間傳說中,原住民通常是較低劣的,這源於漢人中心主義。值得一提的是,偶然聽到大埔當地人稱穿山甲為「粗鱗仔」,讓我進一步想到族群的禁忌食物。在日治調查報告書中記述,鄒人是不吃鰻魚、穿山甲的。據大埔人說,鄒人抓到穿山甲會拿到大埔餐飲店來賣,它的鱗片當藥材。因而穿山甲仍是鄒人禁忌的食物,可作為原/漢區隔的指標之一。

關於消失的產業與技藝,根據現有研究成果來看,日治中期以後,大埔附近如有製腦所,但本人推估,當時參與的工作人員應該都已經不在了,目前只能採訪到有關製腦的二手記憶。 另外採集到有關製作香茅油、採楓仔沿的親身經驗之訪談,是本次計畫中最意外、珍貴的口述。此外,值得留意的是,竹編器物(如筍圈、竹籮、竹籠)在50年前仍是大埔日常生活必需的器物,但是其編織技藝已經不被年輕世代重視,有失傳的危機。

山產(藥草、食用動物)的部分很遺憾在最後期間才遇見幾位極佳報導人,但時間已經不夠用了。從我幾次跑沄水的經驗中,可以感覺到關於山產買賣很難得知真實的訊息,因為其中的利潤還與來源相當複雜,我推測有些當地人不願意讓外人知道。

台3線以及其他道路的興建並未帶給大埔移入人口,反而更多居民移出。水庫的興建、蓄水帶來極大的變遷。有一次在大埔山莊偶遇的一位小時候因為興建水庫被迫遷出,目前定居高雄小港的張玉堂侃侃地談他年少以前的大埔生活,他說:非常懷念以前的大埔。就是在那次偶遇中,聽他述說阿嬤自已製作簡單樟腦油的珍貴故事。

顯示完整資訊
作品目錄
內容摘錄
獲補助者顯示完整資訊
中文姓名

林群桓

英文姓名

ChiunHuan Lin

筆名/別名

Karl Lim

作品紀錄
  • 2020/08

    嘉義縣新港鄉「社區導覽教材編製—社區踏查」(新港國小)

  • 2020/08

    大埔鄉故事寶盒《後大埔簡史》(大埔鄉大埔村社區發展協會)

  • 2019/09

    諸羅後驛學研究—後驛地區調查計畫(嘉義市博愛社區大學)

  • 2019/05

    溪口鄉108年福德爺在崙尾調查計畫(溪口鄉文化館)

  • 2017/08

    嘉義縣溪口鄉客家聚落生活環境資源調查研究計劃、「村庄故事傳述與老照片引談」座談會(溪口鄉文化館)

  • 2016/10

    雲林縣山線社區大學—社大講師增能培訓第二場「看見歷史・在地踏查」田野文化研習工作坊

  • 2016/09

    諸羅後驛學研究(嘉義博愛社區大學)

  • 2015/05

    「嘉義尋客蹤—田野調查研習」田野調查方法(雲科大客輔團)

  • 2015/04

    「嘉義市樂齡長者的生命故事」繪本課程,並於2015出版《印象嘉,手繪情-樂齡長者的生命故事》(嘉義市政府教育處)

顯示完整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