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打者的犧牲觸擊--派樂地展中的諧擬

陳寬育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評論對象基本資料:    
活動/節目/作品名稱:派樂地
作者/編創者/導演/策展人:
主辦/發行/演出/出版單位:台北當代藝術館
發表時間:2009-08-22
發表地點:

評論文章節錄:
策展作為一種知識形態,本應觀看胡永芬展覽中的諧擬主題如何展開政治性解構;面對派樂地,問題變成:總是如鬼魂般以符號化、形象化的方式出場的,那些作為大他者的批判對象,是否只是個功能性的存在,而作品只要輕輕戳它一下就能產生連結,此時策展人便能展開對「深度意涵」的保有,承諾與保證展覽的知性質地。
儘管展覽隱約嗅得到朝向巴赫汀(Mikhail Bakhtin)式狂歡化思維的氣味,有著類似的烏托邦性質的想像,卻並非如同拉伯雷(François Rabelais)對民間文化各式體裁中笑的力量之捕捉,具有的對中世紀那一統天下的教權顛覆性。在這裡,看不到對於加諸於藝術活動的種種規範性力量進行反思。展覽的主要工作,指出了當代藝術中的某些狂歡化傾向,不過隱藏在這表面下的,是對認為藝術應當在生活化、輕盈、有趣、好讀並安全地帶點小奇觀的那種文化想像的再鞏固,而非顛覆。

 

顯示完整資訊
內容摘錄
相關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