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昭民 TUNG, Chao-Ming
董昭民,喜歡結合各種媒材創作的音樂實驗者。傳承自歐洲音樂劇場大師 Mauricio Kagel的抽象邏輯,醉心於台灣傳統野台戲的情海波瀾。他藉由藝術表演突破自己,藉由跨界合作成長學習;連結傳統與現代元素,企圖跨越時空輪迴,回歸到藝術的最本源。 董昭民喜歡用傳統樂器試驗他的音樂想法。2003年首次以古箏和電腦互動進行創作和演奏:「浪淘沙」(2003)、「心經」(2004)、「空間的吶喊」(2010)等,都是他為古箏和新媒材的創作,並且親自擔任演奏。2004年與旅德古箏大師徐鳳霞及旅奧作曲家王蓂合組“箏鳴”古箏三重奏,並加入電子音樂,極力拓展東方音樂語法及表達手法的新空間。而在器樂的創作領域裡, 劇場元素和新媒材的使用也為他的作品帶來新的表現手法和跨領域藝術的特質。 近年來創作的舞臺音樂作品有2008年與德國漢堡 Resonanz 絃樂團合作的兒童音樂劇場作品“靈山”, 2009年與二胡演奏家王甄羚合作的兒童音樂劇的“跳舞吧,孫悟空”,以及與「莫比斯圓環創作公社」2011年合作的“十牛圖”、“孔丘”和2012年的“天台上的蜘蛛” (台北國際戲劇藝術節)。 2002年德國法蘭克福日報:董昭民在“睡佛百姿”裡,以樂器的聲響探索為基礎,朔造了一種暗示性的音樂語法。前所未聞的聲響循序漸進,充滿了無限聯想 ﹣宗教般的情懷,且趣意盎然。(Frankfurter Allgemeine Zeitung, 03.12.2002) 董昭民1969年出生於台北,作曲師事錢南章、johannes Fritsch、Mauricio Kagel以及Nicolaus A. Huber。1999年畢業於德國國立愛森音樂院,獲得最高作曲文憑。他的音樂創作函蓋了中西樂器的獨奏、室內樂、管絃樂、輕歌劇、音樂劇場等。1999年輕歌劇“蕾黛”(Leda)在德國科隆共演出26場;同年獲頒德國科隆巿政府作曲獎及獎學金。2001年獲台灣國家文藝基金會的作曲贊助。2004年在柏林愛樂廳發表大型中西混編室內樂曲“X”;同年獲美國洛衫机Villa Aurora 藝術家獎學金。2006年獲許常惠作曲比賽民族樂器類第二名。2008年獲教育部文藝創作獎教師組音樂作曲特優;同年獲國藝會補助,製作他的第一張個人原創作品集“音之旅”,2016年再度獲得國藝會補助,制作他第二張古箏創作專輯“動琴”。2007年起,任教於國立交通大學音樂研究所,教授作曲、多媒體及新音樂劇場。2008年與交大應用藝術研究所陳一平教授、賴雯淑教授和建築研究所侯君昊教授成立國立交通大學跨領域藝術團隊(transArt NCTU),與國際藝術團隊進行科技藝術的展演交流。2013年獲頒台北西區扶輪社「台灣文化獎」。自2015年起擔任中華民國電腦音樂學會理事長至今, 建立台灣數位及電腦音樂創作的國際交流平台。 將多聲部的器樂創作體現成為在舞台上的空間作品是他的初期創作理念, 進而發展了他的能量(energy)作曲法,將能量的動態分置於各種音樂元素中, 展現音樂形體的多元變化,達到音樂語法的嶄新實驗。目前他嘗試以去器樂化的手法進入另一個創作實驗階段,以更物質,更原始簡單的聲音,進入他創作的核心世界。
歌劇/清唱劇/舞台劇/音樂劇
作品名稱 | 樂曲編制 | 創作年代 | 演出長度 | 獲國藝會補助 |
---|---|---|---|---|
蕾妲 | 5位聲樂家和室內樂團 | 1998 | 80分10秒 |
管弦樂/協奏曲
作品名稱 | 樂曲編制 | 創作年代 | 演出長度 | 獲國藝會補助 |
---|---|---|---|---|
皎月冠華 | 管弦樂和電子音樂 | 2015 | 7分 | |
靈橋 | 民族管絃樂團 | 2014 | 10分 | |
紅樓夢組曲 | 大提琴與民族樂團 | 2012 | 25分25秒 | |
運 | 民族管絃樂團 | 2012 | 7分30秒 | |
靈山 / Grdhra-Kuta | 絃樂團和兒童樂隊 | 2008 | 20分10秒 |
聲樂作品(含合唱曲)
室內樂
作品名稱 | 樂曲編制 | 創作年代 | 演出長度 | 獲國藝會補助 |
---|---|---|---|---|
音影 | 笛、琵琶、古箏、笙、鋼琴、小提琴、大提琴、打擊樂 | 2023 | 10分35秒 | |
風雨中的太陽 | 笛、琵琶、古箏、笙、鋼琴、小提琴、大提琴、打擊樂 | 2020 | 11分30秒 | |
夢中嬉戲 | 吉他和長笛 | 2020 | 8分30秒 | |
覺別 | 琵琶和大鍵琴 | 2017 | 10分10秒 | |
牽 | 琵琶、擊樂 | 2016 | 9分35秒 | |
遊園驚韻 | 琵琶與絃樂四重奏 | 2015 | 12分10秒 | |
惢 | 為4位打擊演奏者 | 2013 | 8分30秒 | |
連響 | 三弦,琵琶、古箏和打擊樂器 | 2012 | 11分 | |
折射 | 小提琴和鋼琴 | 2010 | 7分30秒 | |
羅盤 | 二胡和絃樂四重奏 | 2010 | 9分20秒 | |
天鉤 | 中音薩克斯風、雙簧管、低音單簧管及雙聲道預錄電聲 | 2009 | 9分20秒 | |
達悟野銀 | 打擊樂五重奏 | 2007 | 17分20秒 | |
請坐 | 二胡,蕭,琵琶,中阮,揚琴,古箏 | 2007 | 25分 | |
思親 | 二胡,高音薩克管 | 2006 | 11分 | |
X | 給中西婚變室內樂團 | 2004 | ||
能II | 小提琴,中提銀,大提琴,低音提琴,鋼琴 | 2001 | 7分20秒 | |
能 | 鋼琴五重奏 | 1999 | 7分10秒 | |
福爾摩沙 | 鋼琴四手連彈 | 1999 | 9分 |
器樂獨奏
電聲音樂
其他
作品名稱 | 樂曲編制 | 創作年代 | 演出長度 | 獲國藝會補助 |
---|---|---|---|---|
達爾文的琵琶 | 二胡,笛子,古箏, 琵琶,多媒體 | 2014 | 60分 |
*連結至「補助成果檔案庫」網站對應補助成果
作品名稱 | 樂曲編制 | 創作年代 | 演出長度 |
---|---|---|---|
音影 | 笛、琵琶、古箏、笙、鋼琴、小提琴、大提琴、打擊樂 | 2023 | 10分35秒 |
秋林 | 琵琶和聲樂 | 2022 | 9分40秒 |
風雨中的太陽 | 笛、琵琶、古箏、笙、鋼琴、小提琴、大提琴、打擊樂 | 2020 | 11分30秒 |
夢中嬉戲 | 吉他和長笛 | 2020 | 8分30秒 |
覺別 | 琵琶和大鍵琴 | 2017 | 10分10秒 |
牽 | 琵琶、擊樂 | 2016 | 9分35秒 |
連索(鎖)反應 | 蕭,女高音 | 2007 | 5分50秒 |
蝶夢 | 阮,現場即時電子音樂 | 2007 | 16分20秒 |
請坐 | 二胡,蕭,琵琶,中阮,揚琴,古箏 | 2007 | 25分 |
101.508 | 揚琴 | 2006 | 12分 |
思親 | 二胡,高音薩克管 | 2006 | 11分 |
音之旅 | 古箏 | 2006 | 9分20秒 |
渝˙稜˙靈 | 琵琶 | 2006 | 7分 |
X | 給中西婚變室內樂團 | 2004 | |
于喁 | 現場電子音樂,豎笛 | 2001 | 12分10秒 |
在蒙古草原上 | 電子音樂,大提琴I,大提琴II | 2001 | 8分30秒 |
告別吾兄 | 鋼琴 | 2001 | 13分20秒 |
能II | 小提琴,中提銀,大提琴,低音提琴,鋼琴 | 2001 | 7分20秒 |
未提供文字著作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