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韋志 LIU, Wei-Chih
劉韋志 LIU, Wei-Chih
*歡迎透過以上聯絡資料洽談或取得作品授權
作曲家資料提供時間 : 2024/4/1
出生於臺灣花蓮,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系作曲碩士和東吳大學音樂系作曲學士,在學期間,作曲先後師事洪崇焜、張玉樹、羅白華(Christopher Roberts)、嚴福榮與陳州麗等老師;曾入選臺灣音樂館與Péter Eötvös當代音樂基金會合作的「大師與門徒計畫」赴歐洲培訓;於國內外作曲課程中,受Péter Eötvös、Pierluigi Billone、細川俊夫、潘皇龍、陳曉勇和鐘啟榮等作曲家指導。 他曾受臺灣的傳藝金曲獎、兩廳院新點子樂展、國家交響樂團、臺灣國樂團、朱宗慶打擊樂團、春秋樂集、采風樂坊、十方樂集、莎士比亞的姊妹劇團、台北愛樂室內合唱團、台北愛樂室內樂團、捌號會所、臺灣現代音樂協會室內樂團、三個人、對位室內樂團,與德國KNM Berlin、匈牙利THReNSeMBLe、美國Alea III、奧地利iKultur、奧地利Ovocutters、義大利Composit、新加坡華樂團、新加坡鼎藝團、中國撒麗不跳舞音樂節、香港兒童合唱團和香港一舖清唱等,國內外表演藝術相關單位委創或演出作品。 其創作獲2018 IRC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下的國際作曲家廣播會議之臺灣代表第一名、2015美國Alea III國際作曲大賽亞軍、2015新加坡國際華樂作曲大賽亞軍、2015新加坡作彈會國際作曲大賽亞軍、2012臺灣采風樂坊絲竹作曲大賽冠軍、2012國立臺灣交響樂團音樂創作競賽佳作、2011臺灣音樂中心國際作曲獎、2009臺灣采風─五行作曲獎,以及臺灣第11、12、13與16屆台新藝術獎提名等;此外,劉韋志的作品被選為2016匈牙利Péter Eötvös當代音樂基金會作曲工作坊閉幕音樂會之曲目,他的創作技巧和作品,亦讓作曲家Péter Eötvös與細川俊夫高度讚賞。
精選作品
管弦樂/協奏曲
| 作品名稱 | 樂曲編制 | 創作年代 | 演出長度 | 獲國藝會補助 |
|---|---|---|---|---|
| 眾聲喧嘩/Heteroglossia | 管弦樂團 | 2019 | ||
| 無法禁錮之心/Unable to imprison heart | 為戲劇男低音獨唱、四位擊樂家與弦樂團 | 2018 | 10分55秒 | |
| 夢的延伸 | 管絃樂/三管制 | 2017 | 13分 | |
| 來自遠山的呼喚 | 國樂團 | 2015 | 7分32秒 | |
| 洪荒之聲 | 國樂團 | 2015 | 8分 | |
| 黑色的翅膀 I | 管弦樂團/兩管制 | 2014 | 6分 |
聲樂作品(含合唱曲)
| 作品名稱 | 樂曲編制 | 創作年代 | 演出長度 | 獲國藝會補助 |
|---|---|---|---|---|
| 群體盛宴:眾聲喧嘩 III | 無伴奏混聲合唱團 | 2018 | 3分30秒 | |
| 與巴赫跳探戈 | 兒童合唱 | 2015 | 4分10秒 |
室內樂
| 作品名稱 | 樂曲編制 | 創作年代 | 演出長度 | 獲國藝會補助 |
|---|---|---|---|---|
| 眾聲喧嘩六:欲望之歌 | 長笛、雙簧管、單簧管、低音管、法國號、小號、1位擊樂演奏家、鋼琴、2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與低音大提琴 | 2024 | 12分20秒 | |
| Monument III | 三位擊樂家 | 2023 | 5分 | |
| RESISTANCE VI: 腎上腺素 | 古箏與大鍵琴 | 2023 | 10分15秒 | |
| 正腎上腺素 | 中阮與大提琴 | 2023 | 9分50秒 | |
| 多巴胺 | 笛子、笙、小提琴、大提琴、琵琶、古箏、2位擊樂家與鋼琴 | 2023 | 9分40秒 | |
| 血清素肉腸 | 長笛、雙簧管與單簧管演奏家 | 2023 | 12分50秒 | |
| 場域遊戲 | 笛、笙、琵琶、古箏與5位擊樂家 | 2023 | 17分10秒 | |
| RESISTANCE III: 卡珊德拉與光 | 三位擊樂家 | 2021 | 11分40秒 | |
| RESISTANCE II | 雙簧管、中提琴、低音管與鋼琴 | 2020 | 8分 | |
| 光的建築者們 二/ Builders of Light II | 長笛、雙簧管、笙、低音單簧管、鋼琴、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與低音大提琴 | 2019 | 10分15秒 | |
| 眾聲喧嘩 四 | 長笛、低音豎笛、鋼琴、擊樂、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與預置電聲 | 2019 | 9分 | |
| 歪曲之語:眾聲喧嘩 II | 笛(兼簫、塤、口弦)、大阮與古箏 | 2018 | 16分35秒 | |
| 眾聲喧嘩I | 8位擊樂家 | 2018 | 13分35秒 | |
| 光的建築者們 一 | 笛、琵琶、手風琴與大鍵琴 | 2017 | 8分 | |
| Monument II: Falling | 弦樂四重奏 | 2016 | 7分 | |
| 運動狀態 | 笛、中阮與古箏 | 2016 | 6 - 8分 | |
| 譫妄 | 長笛、雙簧管、單簧管、擊樂、鋼琴、小提琴、中提琴與大提琴 | 2016 | 8分15秒 | |
| Monument I | 雙鋼琴 | 2015 | 8分30秒 | |
| 幻 | 二胡、中提琴、大提琴、揚琴與古箏 | 2015 | 7分 | |
| 河漩 | 笛子、琵琶、笙、嗩吶、大阮、揚琴、古箏、擊樂、高胡、二胡、中胡、大提琴與低音大提琴 | 2015 | 7分40秒 | |
| 組合 | 編制不拘 | 2015 | 10 - 20分 | |
| Drawing Sacrifice I | 雙中提琴 | 2014 | 7分 | |
| Drawing Sacrifice II | 小提琴與鋼琴 | 2014 | 5分 | |
| 朱雀之火 | 長笛(兼短笛)、單簧管、小號、擊樂、鋼琴、小提琴、大提琴與低音大提琴 | 2014 | 9分35秒 | |
| 風的片刻 | 雙木琴 | 2014 | 3分 | |
| 黑色的翅膀 | 尺八、小提琴、二胡、中提琴、大提琴與鋼琴 | 2014 | 13分 | |
| 沉沒的領域 | 電吉他、6位擊樂家與電聲 | 2013 | 17分 | |
| 風, 餘悸…... | 10位擊樂家 | 2013 | 16分 | |
| 存在:靈感來自池田學的畫作 | 10位擊樂家 | 2012 | 16分 | |
| 星芒 | 笙、柳琴、揚琴與擊樂 | 2012 | 3分 | |
| 海之生滅 | 笛、笙、琵琶、中胡(兼高胡)、古箏、揚琴與大阮 | 2012 | 8分 | |
| 紋I:星芒的剪影 | 單簧管與鋼琴 | 2012 | 3分 | |
| 無盡之謎 | 2長笛(兼短笛)、2單簧管、2低音管(兼倍低音管)、2擊樂、3小提琴、2大提琴與2低音大提琴 | 2012 | 13分40秒 | |
| 池田學的「預兆」之微觀 | 笙與豎琴 | 2011 | 10分 | |
| 秘境之宿 | 長笛與擊樂 | 2011 | 13分 | |
| 紋III:燃燒的地圖 | 大提琴、雙打擊與電聲 | 2011 | 13分45秒 | |
| 坤:在地平線之間 | 琵琶、古箏、笙、笛、二胡、揚琴、大阮(兼柳琴) | 2009 | 15分 | |
| 紋II:冰凍的碎片 | 長笛、雙簧管、法國號、四手聯彈鋼琴與電聲 | 2009 | 7分 | |
| 浪, 碎...... | 琵琶與雙打擊樂 | 2008 | 12分 |
器樂獨奏
*連結至「補助成果檔案庫」網站對應補助成果
| 作品名稱 | 樂曲編制 | 創作年代 | 演出長度 |
|---|---|---|---|
| Monument III | 三位擊樂家 | 2023 | 5分 |
| RESISTANCE VI: 腎上腺素 | 古箏與大鍵琴 | 2023 | 10分15秒 |
| 正腎上腺素 | 中阮與大提琴 | 2023 | 9分50秒 |
| 多巴胺 | 笛子、笙、小提琴、大提琴、琵琶、古箏、2位擊樂家與鋼琴 | 2023 | 9分40秒 |
| 血清素肉腸 | 長笛、雙簧管與單簧管演奏家 | 2023 | 12分50秒 |
| 覺 | 為笙、擊樂與兩位舞者 | 2021 | 約52分 |
| 光的建築者們 二/ Builders of Light II | 長笛、雙簧管、笙、低音單簧管、鋼琴、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與低音大提琴 | 2019 | 10分15秒 |
| 眾聲喧嘩/Heteroglossia | 管弦樂團 | 2019 | |
| 無法禁錮之心/Unable to imprison heart | 為戲劇男低音獨唱、四位擊樂家與弦樂團 | 2018 | 10分55秒 |
| 光的建築者們 一 | 笛、琵琶、手風琴與大鍵琴 | 2017 | 8分 |
| 夢的延伸 | 管絃樂/三管制 | 2017 | 13分 |
| 風的片刻 | 雙木琴 | 2014 | 3分 |
未提供文字著作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