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宜徵 LIN, Yi-Cheng
科技音樂作曲家、軟體工程師,26 歲獲得美國威斯康⾟⼤學⿆迪遜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 Madison)作曲博⼠學位(Doctor of Musical Arts)。曾任安譜人工智慧音樂公司首席音樂長與聯合創始人,現專注於科技藝術創作,創作作品包含高雄電影節 XR 電影《潛入西拉雅》(作曲、音效、3D 沈浸式混音)、自身的 VR App 音樂遊戲作品《次元穿梭》、3D 遊戲作品《時空雕塑》、演算式作品(以手機 App 方式執行)《森之生》、裝置藝術包含臺灣音樂館「煦樂韶光」科技藝術裝置作品《光譜印象》音樂設計與音樂演算設計……等。 創作之餘,於安譜人工智慧音樂公司擔任顧問,指導 AI 系統之設計與演算研究。教學方面,曾任「 推動大學{程式設計} 教學」國家大型學術專案(http://plus.pro.edu.tw/)之資料分析領域「玩音樂-數位音樂的無限可能」課程設計者。目前任教於台灣師範大學,指導通識課程「學程式玩音樂」課程,輔仁大學音樂系指導音樂作曲。 自身專注於⾳樂科技領域之研究 ,研究範圍切合政府學術機構研究發展重點技術(包含演算法作曲、機器學習於⾳樂作曲之應⽤、Unity 3D 與 VR 開發),作品挑戰當代⾳樂藝術美學與載體之限制、橫跨古典器樂、電聲結合 3D 遊戲影像之多媒體作品,曾受邀於⽇本東京電機⼤學分享與指導 Unity 作品開發。作品展演於世界各地(歐、美、⽇、⾺、港、台,包括受邀世界薩克斯風年會展演單場⾳樂會 VR 作品、英國倫敦 Audio Mostly ⾳訊研討會、香港演藝學院展演作品)。VR ⾳樂作品被下載觀賞區域包括美加地區、俄國、英國、克羅埃西亞、德國、黎巴嫩、⼟⽿其、法國、阿拉伯聯合⼤公國等地。
歌劇/清唱劇/舞台劇/音樂劇
作品名稱 | 樂曲編制 | 創作年代 | 演出長度 | 獲國藝會補助 |
---|---|---|---|---|
四郎探母 | 女高音和室內樂的單人歌劇 | 2006 | 30分 |
聲樂作品(含合唱曲)
作品名稱 | 樂曲編制 | 創作年代 | 演出長度 | 獲國藝會補助 |
---|---|---|---|---|
漂鳥集 | 男高音的連篇歌曲集 | 2009 | 20分 |
室內樂
電聲音樂
作品名稱 | 樂曲編制 | 創作年代 | 演出長度 | 獲國藝會補助 |
---|---|---|---|---|
為⽣命祈禱 | 大鍵琴獨奏與電聲音樂 | 2020 | 8分 | |
潛入西拉雅VR電影配樂 | 電聲音樂 (3D 沈浸式VR音樂) | 2020 | 20分 | |
⽔墨之禪意 | 電聲音樂 | 2020 | 7分 | |
Hey Kid | 電聲與錄音作品 | 2019 | 28分 | |
阿嬤的思想起 | 電聲與錄音作品 | 2019 | 7分 | |
星之幻想 | 電聲音樂 | 2019 | 6分 | |
Deadlines | 電聲音樂 | 2017 | 1分30秒 | |
“Glorious” Beethoven | 電聲音樂 | 2011 | 15分 |
其他
作品名稱 | 樂曲編制 | 創作年代 | 演出長度 | 獲國藝會補助 |
---|---|---|---|---|
光譜印象裝置(音樂與演算部分) | 台灣音樂館館外走廊永久性裝置之音樂與音樂演算部分 | 2020 | ||
Searching (時空雕塑) | 3D 遊戲場景多媒體音樂 (雪之雕塑桌機遊戲版) | 2019 | 10分(多) | |
森之⽣ | 演算互動 3.0⾳樂 App 版本 | 2019 | 8分 | |
次元穿梭 | VR 作品現場薩克管獨奏版本 | 2018 | 30分 | |
雪之雕塑 | 3D 場景多媒體⾳樂與古箏獨奏 | 2018 | 9分 | |
次元穿梭 | VR 作品iOS App 版本 | 2016 | 30分 |
*連結至「補助成果檔案庫」網站對應補助成果
作品名稱 | 樂曲編制 | 創作年代 | 演出長度 |
---|---|---|---|
雪之雕塑 | 3D 場景多媒體⾳樂與古箏獨奏 | 2018 | 9分 |
未提供文字著作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