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煒傑 LIN, Wei-Chieh
出生於臺灣臺中市,曾師事Milton Babbitt等教授。他的作品曾受國內外團體發表演出,如國立臺灣交響樂團、三個人、琵琶雅集、台北中央C室內樂團、福爾摩沙弦樂四重奏、法國現代音樂團(Ensemble Intercontemporain)、法國廣播愛樂團(Orchestre Philharmonique de Radio France)、澳洲ELISION、瑞典Curious Chamber Players、法國Multilaterale、義大利mdi、莫斯科現代音樂團、加拿大Le Nouvel Ensemble Moderne、荷蘭Insomnio、美國Alarm Will Sound、瑞士Phoenix Basel、法國Aleph、美國ECCE、以色列Meitar、希臘dissonART、西班牙Vertixe Sonora、德國BlauerReiter、法國20° dans le noir、義大利Suono Giallo、西班牙Proyecto Ocnos、韓國TIMF等。 作品曾獲荷蘭《Gaudeamus Muziek》音樂節作曲大賽佳作獎,及獲選《Asian Composers Showcase》並由TIMF室內樂團於韓國統營(Tongyeong)國際音樂節首演委託創作。作品曾在兩廳院2022年新點子實驗場《催化效應-融‧共感》發表。作品歷年來曾在許多國際當代音樂節發表,如臺灣聲響藝術節、臺灣亞太音樂節、法國Ircam Manifeste 、法國Voix Nouvelles Royaumont、美國Mizzou、西班牙Mixtur、奧地利Impuls、韓國統營(Tongyeong)國際音樂節、德國斯圖加特ECLAT現代音樂節、法國國家廣播電台Création Mondiale節目等。2022年曾擔任兩廳院製作秋天藝術節《先行:無框的靈魂》構作。2021年參與一公聲藝術《共振計畫:木魚》跟2024 TIFA《共振計畫:拍頻》之創作發表。
精選作品
管弦樂/協奏曲
作品名稱 | 樂曲編制 | 創作年代 | 演出長度 | 獲國藝會補助 |
---|---|---|---|---|
花博組曲 | 管弦樂團 | 2018 | 17分 | |
Immerge... | 管弦樂團 | 2012 | 6分 |
聲樂作品(含合唱曲)
作品名稱 | 樂曲編制 | 創作年代 | 演出長度 | 獲國藝會補助 |
---|---|---|---|---|
還我一個故鄉 | 長笛、法國號、大提琴、鋼琴四手聯彈及合唱團 | 2009 | 8分 |
室內樂
作品名稱 | 樂曲編制 | 創作年代 | 演出長度 | 獲國藝會補助 |
---|---|---|---|---|
≈ C | 8個演奏家 | 2023 | 12分 | |
Kì-ik | 物件跟效果器的五重奏 | 2023 | 16分 | |
共振計畫:木魚、鑼、罄 | 三位打擊樂手 | 2023 | 30分 | |
噤聲・暴動(第二版) | 六位演奏者 | 2023 | 13分 | |
錚–––錚–––錚––– | 預置二十一絃鋼絃箏與效果器 | 2023 | 25分 | |
Bloop | 低音長笛,微分音手風琴及大提琴 | 2022 | 12分 | |
众.㠭 | 笛、阮、箏與弦樂四重奏 | 2022 | 35分 | |
鉦錚 | 預製21絃鋼絃箏與打擊 | 2020 | 29分 | |
噤聲‧暴動 | 七位演奏者 | 2019-20 | 20分 | |
吟 | 五支琵琶 | 2019 | 16分 | |
Erosion | 低音長笛、英國管、低音豎笛、中音薩克斯管、小號、長號、打擊、鋼琴、大提琴及低音提琴 | 2018-19 | 17分 | |
吶 | 聲樂與古箏 | 2017 | 26分 | |
OM | 低音長笛、低音豎笛、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及鋼琴 | 2016-17 | 17分 | |
OM (第二版) | 低音長笛、低音豎笛、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及鋼琴 | 2016-17 | 17分 | |
OM OM | 小號、低音豎笛、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打擊及鋼琴 | 2016-17 | 8分 | |
Pyeheo | 雙簧管、低音豎笛、低音管、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及鋼琴 | 2016-17 | 20分 | |
古墟 | 二胡與兩位演奏者 | 2016-17 | 17分 | |
暗影 | 鋼琴四手聯彈 | 2016-17 | 25分 | |
corpo a corpo | 男高音薩克斯管、打擊及鋼琴 | 2016 | 10分 | |
Sketches for OM | 電吉他與低音豎笛 | 2016 | 10分 | |
Studies for OM | 低音長笛、低音豎笛、小提琴及大提琴 | 2016 | 8分 | |
…entrelacement… | 長笛與豎琴 | 2015 | 7分 | |
Bokeh | 中音薩克斯管、手風琴、吉他及打擊 | 2015 | 8分 | |
Bokeh (ii) | 長笛、男高音薩克斯管、小提琴及大提琴 | 2015 | 9分 | |
flickering | 長笛、豎笛、小提琴及大提琴及鋼琴 | 2014-15 | 14分 | |
flickering (第二版) | 長笛、豎笛、小提琴及大提琴及鋼琴 | 2014-15 | 14分 | |
flickering (第三版) | 長笛、豎笛、小提琴及大提琴及鋼琴 | 2014-15 | 14分 | |
flickering (第四版) | 長笛、豎笛、小提琴及大提琴及鋼琴 | 2014-15 | 14分 | |
Double Concerto | 小提琴、大提琴及弦樂團 | 2013-14 | 18分 | |
...entrapercevoir... | 長笛、低音豎笛、豎琴、小提琴及大提琴 | 2013 | 10分 | |
…percevoir… | 長笛、低音豎笛、豎琴、小提琴及大提琴 | 2013 | 7分 | |
A glimpse of trembling refraction | 大提琴與鋼琴 | 2013 | 9分 | |
half-glimpsed… | 17位演奏者 | 2013 | 11分 | |
half-glimpsed… (第二版) | 17位演奏者 | 2013 | 11分 | |
Pasi-but-but | 弦樂四重奏 | 2013 | 6分 | |
murmuRing-shimmEring-smuDging | 長笛、小提琴、大提琴及鐵琴 | 2012-13 | 12分 | |
Réservoir-Mirror | 兩支薩克斯管與鋼琴 | 2012 | 13分 | |
The Re-Emergence of Time | 12位演奏者 | 2012 | 11分 | |
懸疊 | 15位演奏者 | 2012 | 15分 | |
...as time flows, and eclipses… | 兩支小提琴、中提琴、兩支大提琴及鋼琴 | 2011 | 17分 | |
Temps strecthing | 豎笛、小提琴、大提琴及鋼琴 | 2011 | 5分 | |
時的匯流 | 15位演奏者 | 2011 | 8分 | |
追尋碎時的陰影 (第二版) | 15位演奏者 | 2011 | 12分 | |
追尋碎時的陰影 (第三版) | 15位演奏者 | 2011 | 12分 | |
In the Silence of Time | 豎笛、小提琴及鋼琴 | 2010 | 15分 | |
In-Flux | 大提琴與鋼琴 | 2010 | 10分 | |
追尋碎時的陰影 | 15位演奏者 | 2010 | 12分 |
器樂獨奏
其他
作品名稱 | 樂曲編制 | 創作年代 | 演出長度 | 獲國藝會補助 |
---|---|---|---|---|
共振計畫:拍頻 | 六位打擊樂手、裝置、震動喇叭與六聲道 | 2024 | 75分 | |
木頌魚韻 | 五位打擊樂手與56顆木魚加錄像 | 2021 | 47分 | |
戀愛與義務 | 影像與四聲道電音 | 2021 | 23分 | |
老城音像創作計畫-南街殷賑大稻埕 | 兩位演奏者、物品、即時錄影及影像 | 2018-19 | 30分 |
*連結至「補助成果檔案庫」網站對應補助成果
懸疊
國立臺灣交響樂團2012
2012
追尋碎時的陰影
追尋碎時的陰影 2010
國立臺灣交響樂團建置音樂創作與行銷平台 (樂譜)
追尋碎時的陰影
國立臺灣交響樂團2010
春天的新芽-國立臺灣交響樂團99年度鼓勵創作獲選作品集《室內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