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 Yi-Chun

陳怡君

策展人資料提供時間:2022-02-10

陳怡君,1969年生於彰化鹿港。自幼習音樂、書法、繪畫,大學就讀東海美術系後,開始熱愛電影,1990畢業後到台北工作,經常參與社會運動與文化運動,並開始拍攝紀錄片。2000年獲台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研究所碩士後,我到新竹影像博物館工作,抱著扶持獨立製片導演、推動庶民影像培力、發掘在地影像記憶的志願,一邊經營館舍,一邊作在地老戲院與老影人的田野調查,参與獨立影展、藝文空間創生與社會運動。這段時間我也同時參與台灣女性影像學會、鐵馬影展等民間策展活動,並唸博班、結婚生子、被找去大學兼課。2015年,我離開新竹到桃園中壢,擔任桃園光影電影館的創館策展人。2017年,受邀到彰化大葉大學擔任教職四年,同時也返回鹿港從事歷史建築與文化記憶保存工作。目前離開大學專任教職,恢復個人工作室狀態。

我將策展當作一個文化連結平台與影像培力運動,在當中叩問當代課題,梳理影像與文史脈絡,並彼此交換社會觀察感想。

我持續整理台灣早期的文化發展軌跡與⺠間歷史記憶,挖掘被淹沒的影像史與文化運動。以當代觀點,重新與文化的遺產與空缺展開對話。

我不斷思考策展可以是什麼。渴望策展成為製造對話的發電機,促發自主性的參與,召喚彼此內在對烏托邦的渴望,讓每個參與者成為自主運轉的機器,回到自身所屬的場域,思考如何進行文化實踐,並在行動中,裝配自身可觸及的多重零件。每個機器彼此以迴路連結,使能量流通其間,擴展成寬闊的網絡,不斷繁衍序列。其生氣勃勃的動力關係將引發並開啟逃逸路線。

我夢想成為一片沃土,它是意義的容器,子宮般的空間。先於意義,使意義成為可能,向外部環境與歷史時空開放,面對異質的他者,彼此辯證、矛盾、包容。每個處於不斷變化過程中的主體,有足夠的餘裕建立屬於自身的象徵秩序。

  • 2021

    「消失的XX」行動藝術系列,新竹,臺灣

  • 2019-2020

    「跟著鏡頭看臺灣─紀錄片行動列車」,與公共電視合作策劃,巡演獨立書店、學校、文化機構等60個場地,臺灣

  • 2019

    「想像鹿港:鏡中家園」影展,「鹿港和興青創基地」前期營運計畫,鹿港龍山寺、日茂行、玉渠宮廟埕、丁進士第等,彰化,臺灣

  • 2019

    「士紳鹿港:二我照相館的影像美學」影像展及專題演講,「鹿港和興青創基地」前期營運計畫,鹿港文開書院,彰化,臺灣

  • 2019

    「鹿港鹽場影像展」及專題座談,「鹿港和興青創基地」前期營運計畫,丁進士第前廳、鹿港茉莉人文環境教育中心,彰化,臺灣

  • 2018

    「林摶秋導演專題」,TFI臺灣電影數位博物館,開放博物館、國家電影中心共同策畫,臺灣

  • 2018

    「永遠的影俠:李孟哲影像回顧展」,林泰州共同策展,嘉義文創園區,嘉義,臺灣

  • 2017

    「尋找1927年新光社」影像與行動藝術展,新竹三角公園,新竹,臺灣

  • 2017

    「桃園市立圖書館龍潭分館暨鄧雨賢台灣音樂紀念館」前期展覽及活動規劃設計,關惠尤建築師事務&數耦設計公司共同規劃,龍潭,臺灣

  • 2016

    「釋放靈魂暗影」影展,桃園光影電影館,中壢,臺灣

  • 2016

    「安居.舊夢」影展,桃園光影電影館,中壢,臺灣

  • 2016

    「唱誦不止息的夢想與希望─鳳飛飛」影展暨文物展,桃園光影電影館共同策劃,中壢,臺灣

  • 2016

    「南方之風」影展,桃園光影電影館,中壢,臺灣

  • 2016

    「台語片時代風雲」影展暨「時代先行者─林摶秋」文物展,桃園光影電影館共同策劃,中壢,臺灣

  • 2016

    「美麗的島,美麗的人」紀念林孝信報告劇,釣魚台教育協會協同製作,王墨林導演,世新大學禮堂,臺北,臺灣

  • 2015-2016

    「市場療電影」,與「東門城之內」合作策劃,東門市場,新竹,臺灣

  • 2015

    「還魂計畫─廢墟游擊放映地圖」,新竹潛園遺址,臺灣

  • 2013

    「一道給自主公民的練習題─2013鐵馬影展」,共同策展,國家電影中心及各地巡演,臺灣

  • 2011

    「新竹市百年影像藝術節」,台灣女性影像學會合作策劃,新竹市影像博物館,臺灣

  • 2010

    「影像中的人物、社區與歷史記憶─台灣社區紀錄片觀摩專題」,新竹市影像博物館,臺灣

  • 2009

    「台灣電影技術與新竹電影人專題特展」,新竹市影像博物館,臺灣

  • 2009

    「微縮魔幻天堂─陳竜偉師生偶動畫創作暨物件展」暨真人偶動畫營,新竹市影像博物館,臺灣

  • 2009

    「鐵馬影展」,鹿港公會堂廣場、芳苑普天宮廣場,臺灣

  • 2008-2014

    「看見新竹光景:新竹影人風華記事」紀錄片及文物展(共7部紀錄片7場展覽:周宜得、張薰南、許不了、金玫、脫線、新竹看板畫師、吳影),微光影像共同策劃執行,新竹市影像博物館,臺灣

  • 2008

    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家的變貌」、「台灣映像」單元選片人,國立臺灣美術館,臺中,臺灣

  • 2007

    「誰殺了孔夫子」,意外跨文化劇團合作策劃,新竹市影像博物館,臺灣

  • 2005-2009

    「新竹之春音樂節」系列主題影展,IC之音.竹科廣播電台合作策劃,新竹市影像博物館,臺灣

  • 2005

    「笑淚人生─許不了紀念影展」,新竹市影像博物館,臺灣

  • 2004-2010

    「新竹市紀錄片社區教育培力營」,共同規劃執行,新竹市影像博物館,臺灣

  • 2003

    「我們的手牽手-2003 社大紀錄片巡迴」,社團法人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臺灣

  • 2002-2003

    「台灣國際女性影展」 選片人,臺北,臺灣

  • 2002

    「許常惠文物展及音樂會」,員林演藝廳,臺灣

  • 2001-2014

    夏日動畫創作營,邱禹鳳、陳竜偉導演動畫團隊共同規劃執行,新竹市影像博物館,臺灣

  • 2001-2002

    「南方影展」,黃玉珊教授、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音像藝術學院師生共同策劃,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臺灣

  • 2009-2015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生

  • 1996-2000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研究所,碩士

  • 1986-1990

    東海大學美術系,學士

  • 2021-2023

    「法國台灣女性影展─女影30週年展」籌備會成員

  • 2019-2020

    文化部「紀錄片行動列車」巡迴影展,策展人

  • 2018-2019

    大葉大學「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傳承「海牛耕蚵田」無形文化資產:創新休閒農漁業價值』計畫」,協同主持人

  • 2018-2019

    彰化縣文化局鹿港和興派出所青創基地委託經營案,協同主持人

  • 2018-

    桃園市政府「有線廣播電視事業發展基金會管理委員會」委員

  • 2017-2021

    大葉大學傳播藝術學士學位學程,專技副教授

  • 2015/10-2018

    桃園光影電影館,創始策展人

  • 2013-

    台灣女性影像學會,顧問

  • 2010-2015

    玄奘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兼任講師

  • 2006-2013

    鐵馬影展策展成員

  • 2006

    台灣女性影像學會,理事長

  • 2004-2014

    新竹市影像博物館策展人及社區影像推廣教育負責人、社區紀錄片培力營、親子動畫營策劃人

  • 2004-2011

    台灣女性影像學會,理事

  • 2002

    彰化縣文化局員林演藝廳,約聘助理編審

  • 2001

    新竹市影像博物館約聘編審

  • 1998-

    鹿港發展苦力群成員

  • 1996-1997

    人本教育基金會,雜誌採訪編輯與美術編輯

  • 1992

    臺北藝術大學「東北部民俗技藝園區」(今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專案研究助理

  • 2022

    〈神話之鳥與愛鳥達人〉,虎斑貓筆記

  • 2022

    〈黃媽慶《守愚返樸木雕展》賞析〉,「味鹿港」粉專、黃媽慶官網暨數位美術館

  • 2022

    〈茶金人物與他們的時代〉,虎斑貓筆記

  • 2021

    《從雕刻到領導工會——黃椿樣先生口述訪談》編著,與陳淑美共同採訪,彰化:彰化縣雕刻業職業工會、臺灣口述歷史學會

  • 2020

    〈柯金源《神殿》座談側記:不是我在搶救森林,是森林一直在搶救我們〉,關鍵評論網

  • 2018

    〈林摶秋導演專題〉,開放博物館、國家電影中心

  • 2017

    〈回到1927,新竹騷擾事件的發生與審判〉,與林駿騰、沈華葦合著,《風起》雜誌第9期

  • 2017

    〈始於繁華,終於恐慌,軍國興起前的殖民地式華麗〉,與林駿騰、沈華葦合著,《風起》雜誌第9期

  • 2016

    〈台語片的前生(II):高松豐次郎的影像扎根,與台日辯士的文化角力〉,《放映週報》第577期

  • 2016

    〈台語片的前生(I):日治時期台灣與電影的第一次接觸〉,《放映週報》第575期

  • 2015

    〈長安街乍放光芒的電影流星─新世界戲院的故事〉,《風起》雜誌第6期

  • 2014

    〈從《台北.女人.家》看紀錄片中的多重時間維度〉,虎斑貓筆記

  • 2011

    〈作者之前,戰爭機器之間─青年創作與台灣環境運動〉,亞洲藝術學術論壇「亞洲生活手勢」論文集,頁129

  • 2010

    〈小型影展的姿態政治〉,《藝術觀點》雜誌第43期「策展機器與生命政治」專題

  • 2010

    〈紀錄片與社區運動〉,「性別與影像:台灣女性電影與跨文化研究學術研討會暨作品觀摩放映」專刊,中國上海大學上海電影學院

  • 2009

    〈從影像創作到社區培力〉,「2009台灣社區影像研討會:影像的在地紀錄、生產與社會實踐」,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主辦,頁44-53

  • 2008

    《串起記憶的珍珠——國民戲院暨新竹電影業口述歷史訪談錄》策劃,與劉嘉雯等共同編撰,新竹:新竹市文化局

  • 2008

    〈從流離、解體到跨界、重組—台灣記錄片中的家庭變遷〉,苦勞網、《放映週報》第181期

  • 獲獎
  • 2000/9/30

    《苦力藝術家》紀錄片獲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評審團特別推薦,臺北,臺灣

  • 1999

    《苦力藝術家》紀錄片獲金穗獎優等紀錄帶,臺灣

  • 評審
  • 2021

    「客家祭儀的性別平權議題紀錄片拍攝」專業委託服務案審查委員,客委會,苗栗,臺灣

  • 2021

    碩士班畢業作品《路途》審查委員及紀錄片發表會與談人,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應用媒體藝術組,新北,臺灣

  • 2018

    25屆台灣國際女性影展,台灣競賽獎初選評審,臺北,臺灣

  • 2015

    臺北市社區營造中心 紀錄片徵件競賽評選委員,臺北,臺灣

  • 發起文化資產保存運動
  • 2020

    發起搶救鹿港書法家黃祖輝宅歷史建築,彰化,臺灣

  • 2018-2019

    發起搶救員林石笱圳農業文化景觀,彰化,臺灣

  • 紀錄片作品
  • 2019

    《追憶二我》共同編導,「士紳鹿港:二我照相館的影像美學」影像展,鹿港文開書院,彰化,臺灣

  • 2019

    《鹿港鹽場風雲》編導,「鹿港鹽場影像展」,鹿港丁進士第前廳,彰化,臺灣

  • 2000

    《搶救日貿行》編導

  • 1999

    《苦力藝術家》編導

  • 1998

    《好茶故事》編導

  • 1997

    《大崎故事》編導

  • 1997

    《回首來時路-她們參政的足跡》,田野調查及協同編劇

  • 1996

    《台北對我來說》編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