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識父親的時候,他已經是個老人了。1949年隨國民政府來台,於58歲高齡生下唯一的女兒。從小,我們家的信箱裡有《榮光雙周刊》,我一直不明白我什麼自己的爸爸比別人的老。後來我知道像我這樣的人,被叫做外省第二代,但我沒住過眷村,從小打電動,在小虎隊中的歌聲中長大。所有我知道的外省第二代都是叔叔阿姨輩的,因為父親的晚婚,老家的大哥哥大姊姊見了我都要喊聲姑婆,感覺像是時空錯置。父親很少說起他的故事,甚至同樣沉默地走進墳墓。愛說往事的,是我的母親。她是印尼華人,經堂姊介紹嫁來台灣,人們習慣稱呼這樣的女人:「外籍新娘」。她曾在鄉下讀過私塾,會寫漢字、說中文(儘管帶有腔調);十歲時村莊發生種族清洗,舉家搬到加里曼丹;又因經濟因素遷往雅加達。她29歲那年,決定到台灣嫁人,當時印尼華人女性和榮民的婚配並不少見,雖然這些孩子很少互相聯絡,外貌上也無法彼此辨認。我擁有雙重離散的身分,這兩條離散經驗的軸線在我身上交會,一個因為戰爭,另一個因為國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