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城》—為雙豎琴、大提琴、電聲與動態影像

羅仕偉

  • 《寂城》—為雙豎琴、大提琴、電聲與動態影像|羅仕偉|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寂城》之創作靈感來自閱讀馬奎斯(Gabriel García Márquez, 1958-2014)的魔幻寫實主義名著《百年孤寂》。在該小說中,現實已不僅僅只是現實;所有發生於那虛構城市馬康多(Macondo)的一切,都在馬奎斯的筆下被荒誕化。書中世代的綿延看似呈現出一種線性發展的概念,但在不同世代中所重複發生的反覆規律現象卻直指時間的循環脈絡。循環時間的特性讓故事情節交織錯置於現實與魔幻之間、打亂時空的順序。因此在《寂城》之中,單一聲響形態的形成、轉化與再現被安置曲中不同節點,遙相呼應;器樂與電聲的動態對話交織出統一與矛盾共存的聲響空間,企圖喚起對《百年孤寂》那既前進又反覆、是線性也是循環的情節發展與閱讀之記憶。

《百年孤寂》中世代承襲的拓展啓發筆者羅仕偉以四個樂章來架構《寂城》,並以樂器組成的獨特性作區分:

第一樂章 – 為大提琴獨奏與電聲

第二樂章 – 為雙豎琴

第三樂章 – 為雙豎琴、大提琴與電聲

第三樂章 – 為電聲

在音樂創作之外,本計畫特別邀請現於美國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數位藝術與實驗媒體中心(Center for Digital Arts and Experimental Media)攻讀博士學位之視覺藝術家Martin Jarmick為此計畫進行影像裝置創作。Jarmick的影像裝置自成一藝術作品,可以單獨於藝廊中設置展出。裝置藝術本無時間框架限制,參觀者可自行決定何時進入或離開。然而當本音樂創作被置入於該裝置中,觀眾/聽眾於是被限制在一個無形的時間結構內,在(大致上)固定的時間長度裡去感受影像裝置的變化以及其與音樂作品所產生的交集火花。因此音樂與影像在此計畫作品中占有同等重要地位,兩者之間的互動與對話呈現時而分離時而並進的拉扯關係。在視覺與聽覺的交互刺激中,期待呈現馬奎斯筆下那荒誕吊詭之城鎮風貌以及時空順序混淆的獨特美感。

顯示完整資訊
曲譜首頁
相關成果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