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點報報

No.71

記憶之地

記憶之地

2024/11/29No.71

在瞬息萬變的現代社會中,城鎮風景趨向一致,聚落生活的記憶漸漸被遺忘。每個地方都有其獨特的歷史與故事,隨著時間推移,這些故事可能漸漸模糊。在這樣的背景下,許多文化工作者與學者開始透過各種計畫,致力於保存這些珍貴的鄉土記憶。這些計畫不僅讓過去的生活重現於世,更促進了地方社區的文化傳承與認同感。

透過口述再現的土地記憶

「戰後的生活與記憶-鹽分地帶常民口述歷史調查計畫」記錄30位老者的口述經歷,研究者重現了他們如何在土地上勞作、在社會變遷中適應,並保留了他們對土地的深厚情感。這些故事成為後代認識故鄉與土地變遷的寶貴資產,既讓年輕一代重拾家鄉的溫情,也展現了生活在鄉村中的人們在艱辛環境中的堅韌。

移民生活的口述故事

吉洋分場是台灣滇緬移民的安置地,隨著第一代移民的凋零,這段特殊的歷史正逐漸被遺忘。「吉洋分場滇緬移民安置文化與文化地景調查」訪談移民家庭、搜集老照片與文獻資料,重建他們早期拓荒、共同生活的點滴故事。這些口述故事與影像共同構築出一段獨特的移民歷史。

記錄中的社區根基

隨著桃園航空城計畫的推進,竹圍社區面臨整體拆遷的挑戰。「搶救即將消失的大園竹圍文史記憶計畫」深入記錄了這個擁有170年歷史的傳統聚落。研究團隊通過訪談居民和拍攝社區影像,保留了居民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和地方儀式的紀錄。這些影像和口述資料在地方生活即將消失的當下,顯得格外珍貴,成為家園記憶的重要支柱,也成為地方文化研究的重要參考。

影像中流動的鄉土故事

「金淼寫真館計畫」記錄了楊梅一個傳統攝影館所拍攝的生活影像,這些照片捕捉了不同年代的楊梅風貌與居民生活。在田野調查與訪談的基礎上,這個計畫以影像和故事的方式再現了家族的生活細節,讓後人從中瞥見過去的生活情境。這些影像不僅成為地方生活的歷史檔案,更讓後代理解先人如何在這片土地上生活,並留下無數的情感回憶。

偏鄉長者的生活軌跡與精神

台西村是偏鄉的縮影,隨著年輕人口外移,村莊中大多數居民已年邁。「台西村的海角人生計畫」深入探討台西村內高齡者的生活經歷和集體記憶,並記錄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的心路歷程。透過深入訪談和影像紀錄,研究團隊重建了這些高齡者如何面對老年生活的挑戰,記錄了他們的生活智慧、對土地的堅持,以及在鄉土文化中的深情厚誼。這些故事反映了偏鄉村莊生活的多樣性,並提醒後人不忘這些深具地方特色的生活記憶。

 

文編/林子尹 Banner設計/Yu HSU

No.70

Win Together!島嶼之光

Win Together!島嶼之光

2024/10/30No.70

「有人在樂器中尋找,有人在歌聲中尋找,也有人更幸運地,能夠就在茫茫塵世間,找到了那個能夠喚醒與過去、現在、未來產生共鳴的一種震動。」今年5月,臺灣作家郭強生獲邀於巴黎朗誦作品《尋琴者》,用文學喚起巴黎人們的共情。幾個月後,來自臺灣的藝術家們再次登場,以藝術之聲向世界訴說這座島嶼的故事。

2024巴黎奧運期間,全球目光集中賽場之際,巴黎的拉維特公園(Parc de la Villette)也迎來了一場文化盛宴。來自世界各地的文化力量在此匯聚,與奧運賽事交相輝映。各國展館展現豐富且獨特的文化風貌——印度館教授道地瑜伽、巴西館設置沙灘排球場、墨西哥館則以亡靈節彩旗妝點園區,讓拉維特園區宛如一場小型世界博覽會。

而在園區一角,喜氣的紅燈籠高掛,結合廟埕辦桌與電子花車概念的舞臺成為話題焦點,正是也受邀其中的「臺灣館」。現場發送茄芷袋、小泡芙與珍珠奶茶冰棒,讓遊客沉浸在熱鬧的「臺味之夜」氛圍中,感受臺灣廟口看戲的傳統文化。

臺灣館以「Win Together」為主題,由24組團隊、122位藝術家帶來近60場表演,橫跨音樂、戲曲、舞蹈、馬戲和DJ演出等。同時,透過數位輪播展示藝術銀行典藏的視覺藝術作品,將臺灣多元的藝術風格與文化元素呈現在國際舞臺上。

活動為期15天,節目精彩多元、融合了傳統與創新。例如,「林宗範與風中燈牽亡歌團」攜田都元帥「出海」,將南臺灣的「牽亡儀式」搬上巴黎舞臺,重現臺灣先民橫渡黑水溝的故事。以恆春民謠《思想起》開場,表達親人遠行與離別的相思之情,透過牽亡歌與宗教儀式,探索生命及死後世界的連結,這一傳統儀式也成為許多現代表演藝術創作的靈感來源。

同樣以臺灣本土文化為創作基礎的「A Root同根生」,融合東西方樂器、多元語言及歌舞等形式,重新轉譯臺灣的民間故事與妖怪文學,將鬼怪傳說融入音樂。現場帶領觀眾大跳「腳踩七星」的關公舞《紅紅》,彷彿置身於熱鬧的臺灣廟口。

而致力於傳統再創、跨界合作與當代音樂的創作型室內樂團「三個人」,以箏、中阮、笛/簫三種樂器組成的和諧感,突破傳統國樂演奏方式,展現臺灣音樂的創新與多樣性,令巴黎觀眾耳目一新。

如同運動員以身體參與競技,臺灣藝術家也通過肢體作為文化交流的媒介。女子馬戲「創造焦點」以《金剛芭比》為題,透過馬戲、戲劇和舞蹈展現女性的力量與自信,打破社會對馬戲的性別刻板印象。「TAI身體劇場」則演出《Tjakudayi─我愛你怎麼說》,以團員創作小說為靈感,結合排灣族歌謠與肢體語言,詮釋災後的離散與重聚,用身體訴說對土地的深厚情感。

更多精采演出包括,阮劇團與臺灣傳統戲曲團隊共創的「戲曲新編」、臺語民謠謝銘祐與麵包車樂團、客語歌手邱淑禪、排灣族歌手阿爆(阿仍仍)率領的那屋瓦少女隊、DJ QuestionMark、變裝皇后妮妃雅(Nymphia Wind)等多位不同類型的臺灣藝術家,共同打造最具臺味的文化風景。

臺灣館閉幕式以「妮妃雅與瘋家」的變裝秀掀起高潮,以大膽創新形式突破既有框架,呈現多元與包容之美。同時,在奧運賽場上,臺灣女子拳擊選手林郁婷無懼流言,以堅強實力奪下金牌,藝術家與運動員攜手詮釋「Win Together」精神,共同綻放島嶼之光。

「巴黎的草莓,也許我們會再見。」——DJ林貓王在演出尾聲,以臺灣樂團糯米糰的《巴黎草莓》,混音法國歌曲及電影《再見機器人》金曲,作為文化奧運演出的圓滿結尾。然而,這不是終點,而是另一個開始,島嶼之光將隨著藝術家的腳步,持續照亮世界各地,期待下一次與世界相遇!

 

文編/林佳穎 Banner設計/Dyin Li

No.69

藝起學

藝起學

2024/09/30No.69

文化藝術工作者無論是創作、表演或者藝術行政人員,於從業職涯中藉由自我進修、短期課程學習或長期的經驗累積,來吸收新知及提升技能。國藝會於2019年起每年辦理「Taiwan Top團隊營運陪伴計畫」,透過講師們的經驗分享,提供與時俱進的趨勢及知識,拓展對未來的想像與視野。而公設機構或場館如:臺中國家歌劇院「藝術行政人才培育計畫」、臺灣博物館文教基金會「博物館從業人員Level Up計畫」等,依照地域及關注的領域,辦理講座、工作坊等,達到產業人才培訓的目的。

此外,民間藝文組織也體察到外在環境趨勢及需求,辦理有利於提升藝文環境的課程。聚思製造端自2023年起針對新銳獨立藝術家設計舉辦「給藝術家的行政課」,計畫以藝術家集體共學實作工作坊、主題講座課程兩種形式,建立藝術家對於製作行政基礎概念、掌握與理解藝文生態。藝向舞集於2022年開始發起「《Inside Out》點子學校計畫」這是一項三年藝術家培育計畫,邀請資深藝文表演者、編創者進行短期專業課程的培訓,也開設長期實戰課程給予創作者完善的藝術陪伴、排練場空間的使用和幕後實戰經驗的引導。

除了課程外,由表演藝術團隊大可創藝及總導師符宏征發起的「A++點子學校」,目的為打造一個可供藝術家再切磋、交流的平臺,以導演、編劇、表演三組為區塊發展交流對話,期盼打破劇場角色的本位思考,如何在交叉綜合學習的過程當中,換位思考創造自己多元思維創作的可能性。

相較於傳統劇場空間的製作模式,再拒劇團憑藉過往製作經驗辦理「非典型劇場製作培育計畫」,希望能藉由探討「非典型空間」的製作範例,開啟不同於一般劇場製作的討論與對話,規劃並分享一系列的製作工作坊,並向外延伸至不同類型的非典型製作討論。

位在嘉義的不可無料劇場深知中南部地區劇場課程資源的不足,開設「表演進階與創作思考—雲嘉南劇場工作坊」培植在地青年藝術人才,帶動中南部劇場藝術活動動能。而臺南在地的藝文團隊絕對藝力,開啟「南方藝術評論培力計畫」,讓青年學子透過團體討論、實務為導向的寫作,以及平臺形成的社群支持,有效地學習到藝術書寫的方法。南北資源不均的情形下,這些團隊透過教育扶植的方式,企圖改變現行藝文環境。

外在環境變化迅速,持續學習是自我成長的養分之一,一個人學習很孤單,就讓我們「藝起學」!

 

文編/蘇柏政 Banner設計/Yu HSU

No.68

偶戲:劇場轉生術

偶戲:劇場轉生術

2024/08/30No.68

如果劇場是生的藝術,偶戲便是復生的藝術,當無機的偶在操偶者施術下栩栩如生,俗世與不可言說世界的疆界就此翻轉。脫胎自歷史古文明,偶戲於世界衍生出的傳統形體各異,在當代臺灣,它們匯聚交融,於劇場中不斷轉生變形。

幽明異路——傳統偶戲的求變之路

臺灣偶戲的傳承並不來自現代教育體制的學習,而活躍於「地下」,歸功於在地藝術工作者及民間藝文團體的能量。國藝會除常態「演出項目」補助,亦透過「研習進修」項目資源輔助藝文團體創新。如義興閣掌中劇團2018年「楊輝偶戲工作坊」,向外取經汲取人偶同台的表演形式;真雲林閣掌中劇團2019年工作坊接續邀請楊輝,以「一人獨劇創作」為主題授課。義興閣掌中劇團2023年工作坊則由國內現代偶戲工作者陳佳豪擔任講師,進行操偶演師肢體培訓。

碧落黃泉——現代偶戲的求生之旅

路途的另一端,臺灣現代偶戲團體亦透過「研習進修」項目補助資源,積極投入偶戲的產製創作及研發。飛人集社劇團曾分於2010、2011、2012、2014年辦理大師班工作坊,搭配自辦的「超親密小戲節」活動[1],彌補國內偶戲教育體制之不足。而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更連續辦理系列工作坊多年,如2017、2018、2019年的國際大師班課程,及2020、2021、2022年著力人才培訓之偶戲培養皿計畫。[2]

異域新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偶戲不以語言為承載主體的表達手法,讓它在跨文化交流中佔有優勢,歷年獲國際藝術節邀請演出之補助案有:真快樂掌中劇團2008年美國綠山國際偶戲節、臺北木偶劇團2016年匈牙利國際偶戲藝術節、山宛然劇團2017年荷蘭多德雷赫特國際微型藝術節、偶偶偶劇團2019年巴勒斯坦國際兒童與青年劇場藝術節與2023年韓國春川偶戲節。除交流演出外,另有跨國共製作品如:不貳偶劇2023年「《道成》台日跨國偶戲劇場經典演出計畫」、真雲林閣掌中劇團「2023臺港劇場共製《千年幻戀》香港演出計畫」;而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亦在表演藝術國際發展專案支持下,於2019-2021年與德國圖賓根形體劇場合作,以東西方文化共通的神怪議題為題材,共創偶戲作品《穿越真實的邊界》。

借屍還魂——當無聲的偶戲化作當代劇場的語言表徵

偶戲亦跨足現代劇場「人戲」演出,在臺灣當代劇場中煥發生機。如同黨劇團《白色說書人》結合布袋戲表演及現代劇場文本敘事,為其中範例:編劇詹傑之劇本創作計畫於2016年獲國藝會創作項目補助,作品2017年首演、2024年重演亦獲「演出項目」補助支持,2023年更在「國際文化交流(出國)項目」補助支持下,至德國慕尼黑變奏(Spielart)劇場藝術節演出。自《白色說書人》取得成功後,同黨劇團另於2021年辦理「劇場演員 跨界布袋戲訓練計劃」,2022年邀請偶戲導演薛美華駐團,持續自傳統及現代偶戲吸取能量,發展新製作。阮劇團則於2020年獲「跨域合創計畫專案」,集結傳統及現代偶戲工作者、現代劇場演員,進行為期三年的「當代新偶戲實驗計畫」,其後發表《釣蝦場的十日談》。

 

文編/徐紫芸 Banner設計/Shang-Ru Tsai

 

註釋

[1] 飛人集社劇團「超親密小戲節」亦常年獲得國藝會「策展項目」補助,參見徐紫芸:〈歡聚吧!藝術的慶典〉,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藝點報報」NO.14,2020年2月27日。

[2] 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並於2021年起,另以利澤國際文化有限公司為營運合作單位,辦理「偶戲職人學校籌備暨師資培育計畫」。

No.67

2024/07/31No.67

在疫情期間,國藝會開啟「創作揪團練」的線上工作坊,邀請不同領域的藝術家擔任團主,從各自的創作中,發展出與群眾一起創作的主題。其中一場由吳芊頤藝術家擔任團主,邀請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找一個喜歡的風景,再利用紙膠帶拼貼出喜歡的鐵窗花樣式,創造屬於自己的「記憶中的窗景」。在無法自由外出的非常時期,這扇窗帶給我們自由無度的想像,以及不同的觀看視角。

吳芊頤個展「如詩的光景」、「窗景漫遊」,作品是由從鐵窗花看出去的日常景緻,透過鮮豔的紙膠帶拼貼重組,創造出熟悉又繽紛的地方印象;「景窗地誌」創作計畫,則是將平面轉為立體透明的景窗作品,隨著觀者的觀看距離、光影變化進而與作品產生互動。

陳伯義攝影個展「窗景/Outlook」、「莫拉克」,分別在廢墟空間與災害現場,直接凝視對外窗口,透過「窗」記錄空間與時代的變化,留下曾經的歷史印記,在畫面上形成強烈的對比。

藝術家陳明德「人造‧家」、「鐵皮屋計畫—炙熱之家」創作計畫,以複合媒材創作、模擬臺灣街景建築,不論是鐵窗花、鐵皮屋、鐵捲門、外掛式冷氣、水塔、水泥牆與紅磚,反映出臺灣獨有的風格,也是你我生活中不斷出現的街景。

「窗」作為一個媒介、觀看的形式,窗裡、窗外皆有故事。

 

文編/陳宜萱 Banner設計/I-Chyi Chang

No.66

(也是)繼承者

(也是)繼承者

2024/06/28No.66

有一種老派戲劇的套路是這樣的:非帥即美的主人翁,掙扎於追求自我與繼承家業之間的種種拉扯,衍生出一連串的悽悽楚楚。而在各樣的自我追求標的當中,「能吃嗎」的藝術,大概就屬這拉扯排行榜中的首位。

回到現實,有浩大家業可以繼承的人終究屬於少數。不過藝術所招致的、與家之間的扞格,倒是時有聽聞。

也是關於吃。我在媒體上叢生的美食報導裡,偶然領略到所謂傳承的新義∕多義。最典型的那一種,是亦步亦趨,一分一勺,時間火候食材調料都絲毫不得增減的完美複製;可也有另一派,是遠遠跨了出去,而後回過頭來,將新學到的本事,給家業注入新生。好比說,台南一家老水果行的少年子弟,遠赴義大利學習製作冰淇淋,之後結合自家水果的優勢(內含累積了四代的家學)研創了獨特的冰品,讓原趨凋零的老字號再度吸飽人氣。

在藝術領域,似乎也不乏這樣的繼承者。以下是嘗試在「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中挖掘到的幾種繼承的樣態:

張徐展以瑰異的動畫錄像、精巧的手作紙偶和場景,甦活了家族承傳百年的紙紮技藝∕記憶,早已是傳頌四方的勵志故事,「新興糊紙店-紙人展篇」是這一切的開端;而今張家姊弟更以「沾沾喜氣文化」為名集結了跨領域的工作者,提出「新興糊紙文化——傳統紙紮工藝生態升級計畫」,肩扛起台灣糊紙文化的未來。

家中經營肉品生意的黃韶瑩,早些年的創作常帶有「牠者」的身影,她的軟雕塑,或用包裝肉品的棉袋捏造出蓬軟的肉身,或塞滿了鋪張的雞鵝毛皮草,成群倒掛、待宰的姿態,除了誘發動物權的反思,也叫人忍不住對號入座,詫然望見身處在群體當中的自己。

林書楷的父輩從事模具鑄造,隨著家中小工廠的經營邁入夕陽,他運用遺留下來的大批「積木」(翻模用的木刻模具),揉雜其所置身的城市、信仰、產業與家庭記憶,再現出他所想像的「陽台城市文明」風景。

編舞家林廷緒從小與民俗信仰有著難解之緣,他的曾祖父為東隆宮溫府千歲的乩身,出家為尼的母親亦不時為逝者舉辦法會,林廷緒自己也曾在參與祭儀的過程中,有過不可思議的身體經驗。他帶著真誠的提問浸身田野,探觸人與神、身體與精神之間的無形連結,而後將體悟注入舞作之中,創造出某種出神的質地。同樣著眼於生死魂靈,許程崴的創作關心,則是源於家中經營殯葬事業、幼時以墓園為遊戲場的成長記憶,他的多個舞作直面死亡與存在,遊走式觀賞的《上造》,更直接是一場「送走」(Sàng Tsáu)歹物仔的祭典。

農家子弟陳漢聲與劉星佑共組的「走路草農/藝團」,試圖在藝術裡讓故鄉代代相傳的農村農事經驗持續可見;瓦斯店的女兒郝妮爾,與計程車行的大漢仔陳俊文,也藉由不同的文學方法,各自梳理了他們與上輩執業的情感糾葛,同時記錄下這些特殊產業的現實處境與時代更迭。

如此盤點下去,簡直可以說個沒完……。終而我發現,關於繼承這件事,其實不是專屬老派年代、或者豪門世家才有的課題,而是日日縈繞在我們大多數人周遭的——我接收了什麼、又打算留下什麼——人生在世的臨場實務。

 

文編/洪瑞薇 Banner設計/Dyin Li

No.65

Hey,在嗎?

Hey,在嗎?

2024/05/31No.65

「Hey,在嗎?」一句問候,是常見跟他人開啟話題,或是建立關係的開頭。如今我們喚醒生活中的智能助理,亦是使用類似的提示語。長期探討孤獨以及情感關係的藝術家Alicia Framis,在今年(2024)年初,公告他將與他的AI伴侶於今年夏天步入禮堂,並宣稱自己是第一個和具有智能的全息影像(Hologram)結婚的女性。[1] 電影《雲端情人》(Her)裡對智能語音助理引發的想像與其聯結的渴望,現在期盼著透過AI和科技設備將智能伴侶作為可預見的未來。

在智能伴侶到來前,人們早已透過線上聊天室和交友軟體尋求愛情。尤對過去的同志族群來說,追求對象時難以公開坦露,因此交友軟體的出現,成為能包容任何人的私密空間,並讓人自由且安心地建立情感關係。周東彥的《你找什麼?》紀錄片以同志交友軟體常見的開頭語為題。「你找什麼?」是一句跨越世代的提問,每個人皆是經由這樣尋覓的過程形塑自我,反映出人們對於「愛」的想像、追尋與實踐。而狠劇場《虛擬親密》是基於《你找什麼?》和Edwin Kemp Attrill的互動劇場作品《咫尺之遙》(Zero Feet Away)為創作。演出方式採現場即時問答,邀請觀眾參與成為表演的一部份。能夠與在場的人坦承部分內在真實的自我,或找到與自己相似的共感,集體共享個人的情感,承接起彼此孤寂的心靈。

同樣回應「你找什麼?」這個內心深處的發問,楊傑懷認為「人的生命本來就是一個不斷找尋的過程,雖然未必真的會找到什麼,更多的時候是『沒找什麼』,一種漫無目的的遊蕩。」[2] 楊傑懷個展「我沒有愛人的能力」利用影像及媒體來回望人的情感在被數位化之後,大量重組後的訊息和影像,充斥著各式各樣的選擇,有時雖然迷人,但在這樣可立即得到、容易汰換的情感模型裡,迷茫地向外探尋,回頭才發現一場空,或恰似如夢初醒般,依舊孤獨地什麼也沒有找到。展覽一方面提示了人與機器之間的辯證,另一方面也指出一種當代生活的情感茫然。

若說虛擬是作為現實的延伸,那數位虛擬的世界其實並未脫離現實世界,皆是真實的一部份。楊隸亞「《雲端家族》短篇小說集」藉由不同角色的視點闡述各自觸及的雲端世界。數位雲端之於他們來說,可能是樹洞、分身、秘密,或是藏匿著一些記憶及不為人知的一面。甚至是形塑現實生活無法達到的美好身份的一種工具。不論他們是否向現實生活裡的人們傾訴內心的渴望、不完美,他們仍然期望著能被認同、被理解,努力地在社會期望和自我內心之間拉扯求取平衡。

依靠數位虛擬來滿足個人的慾望,或者是成為一個完美的我,在數位世界的虛擬化身其形象是可以任意流動的。由李彥儀策劃的「可持續性數據3.0:臉聯網-5G網路所做的軟體更新與錯誤修正」展出藝術家吳維佳的作品。其中作品《臉聯網》展示利用臉部濾鏡更快速、更廉價的網路美容,在社交網路上得以改變成自己喜好的各種容貌。看似詼諧的比喻手法,不正是現今數位網絡充斥的現象。可是仔細去觀察,會發現虛擬化身只是用來掩飾躲在背後肉身主體的缺乏。[3]

而講到數位科技、AI的未來世界,不難會提到賽博格(Cyborg)的人機融合科技。林新惠「《人機配種計畫》小說初稿」(出版品名稱為《零接觸親密》)令人聯想到電影《銀翼殺手2049》(Blade Runner 2049)的故事設定,不過「人機配種計畫」劇情像是更進一步提示人類未來可能被AI控制的悲觀預言。故事的主角為符合AI規範之下的社會結構,逐漸將身為人類的身體「卸載」掉,最後甚至連「自我意識」也消除,變成只需服從數據餵養指令的人造身軀。若是不遵從AI所提供的選擇,最終只能被科技、時代、社會一同遺留在孤寂的舊世代。

渴望連結、被關注、被理解、愛與被愛的需求驅使之下,人們常常會汲於找出與自己契合的靈魂,渴望能完整心靈缺失的另一半。不過在四把椅子劇團的《愛在年老色衰前》,可見到由演員王安琪所飾演的「王安琪」,經歷一連串在交友軟體上發展的各種情感關係後,雖然最後有機會可以孤注一擲,抓住一個看似美好的卻不確定的未來與對象。可是王安琪最終仍是決定選擇在這段關係中放手。回到他最能揮灑自我的舞臺,忠誠地面對自我,擁抱自己所選擇的人生,並與孤獨和解。

心理學家Erich Fromm認為愛是一種能力與態度,人會因孤獨和分離而感到焦慮,但如果只是藉由短暫且不穩定的方式來慰藉,並無法將心給填滿,僅是轉瞬即逝的。真正的愛應該是持續且穩定的,足以支撐起他人及自己。Fromm所指的自愛並非是自私或自戀,則是對他人的尊重與了解也應同等地對待自身。愛自己與愛他人是相互緊扣的,無法愛自己的人,並沒有掌握好愛的能力。[4]

最後,引用《雲端情人》的智能助理Samantha所言:「人的心不像箱子一樣能夠被填滿,不過如果你愛得越多、越深,心能承受的容量就會變大。」[5] 人生必然會面臨孤獨和分離,從出生開始我們便跟母體分開,終點亦會迎來死亡,過程中會經歷與他人的分合關係。所以,無論是現實的肉身世界;還是數位的虛擬世界。最重要的,應是要先接納孤獨的存在,試著愛護自己,並同樣地愛待身邊的人事物,學習如何讓自己持續充滿愛的能量。

 

文編/練于鼎 Banner設計/Shang-Ru Tsai

 

註釋

[1] Alicia Framis(2023)。《Hybrid couple》。網址:https://www.aliciaframis.com/work/154/hybrid-couple

[2] 楊傑懷個展「我沒有愛人的能力」創作自述。網址:https://chiwengallery.com/im_not_capable_of_love_online_viewing/

[3] Alain Milon(2021)。《虛擬真實:我們的身體在或不在?》(林德祐譯)。臺北:漫遊者。

[4] Erich Fromm(2021)。《愛的藝術:心理學大師佛洛姆談愛的真諦,一本學習如何去愛的聖經》(梁永安譯)。新北:木馬文化。

[5] 原文“The heart is not like a box that gets filled up.It expands in size for more new love.”

No.64

她們為何而舞

她們為何而舞

2024/04/30No.64

陳芝藟於2020年的創團一號作品《囡》之象形意義破題:「『女』字加方『囗』,像是女字被圍困」,表達創作者對於社會加諸於女性的眾多限制與禁錮之反動。創作者藉由藝術性演繹日常所受之痛、所思之苦,於苦痛與絕望之中尋找救贖,或引領觀者共同思索社會性解法;而女性創作者更常藉由自我經驗進行詰問。周寬柔《TOMATO》側重於性交以外的性慾感受,以番茄作為慾望象徵與想像載體,其與3位性別認同各異的舞者的互動更強調了性化的身體,並藉由情節堆叠引動的性慾張力,用舞蹈編排引領觀眾思索慾望何來、身體符號與認知又是如何建立。

2023年6月在臺灣吹起了揭露性侵、性騷擾事件的#MeToo運動,社會惶惶於加害者們人設崩塌或是隱而未現,而受害者更是在自我揭露的文章留言裡,發現有更多處於相同權力結構下的被迫害者。李秀芬早在《他們說這是愛》3年系列計畫中已試圖透過故事徵集、議題探討與介紹,加重社會對於「性暴力」與「數位跟蹤騷擾」議題的關注:藉由前期的線上講座、線上身體工作坊(2021年)、到後續計畫的實體展覽與《我還活著》身體展演(2022年),陳聲痛斥厭女社會下所產生的迫害與集體情緒。

「身體」作為舞蹈創作表現的主體,女性肢體在議題本身之外更提供了不同的觀看視角展現。林俊余《少女心Herstory》中,以場域空間與裝置藝術般的場景與道具設計,引領觀者進入舞者角色的「少女」歷史情景中,藉以探討女性生命中必經歷的內心掙扎與失落碰撞。在《重要的東西是眼晴看不見的》中,則以《小王子》對生命的熾熱關懷,對應後疫情社會如何面對失落的人際連結。藉由日常可見的物品與舞者呈現的瑣碎雜訊,堆疊出「看不見的」重要存續之需,不過份指涉内心世界,恰如其分的用舞蹈帶領觀眾一同思索。

綜合上述四位創作者以自身經驗或關照社會議題之創作,女性創作者未來將有更加精采的可能性,正如陳芝藟《囡》節目單所云:「水無常形,女子若水,不服形」。

 

文編/游玉心 Banner設計/Yu HSU

No.63

那些曾經的我們

那些曾經的我們

2024/03/29No.63

在活著的每一天,因為知道歷史不會改變,所以過去就讓它過去;也因為知道當下的努力只有可能改變未來,所以努力往前看。從前的種種都一點一滴的累積成現在的我們,好的壞的都會深刻地烙下痕跡提醒著我們的存在,我們從記憶的片段中習得教訓,選擇避免悲劇或是重覆美好。當人類從胚胎長成人,什麼五光十色與五味雜陳都是生命中的風景,只是太久以前的事情真的會被遺忘,忘了曾經歷什麼、忘了當時的感覺、忘了怎麼被對待,然而當我們與嬰兒、幼兒、兒童相處,那些自己在相同階段的回憶便會如潮水一般襲來,暗示著我們可以怎樣看待下一波生命的到來。

當今的臺灣是全球生育率倒數幾名的國家,相較於過去,現在普遍民眾很難在現實生活中與兒童們有長時間的接觸,然而關於孩子成長教育等問題卻層出不窮的出現在社會版面,相關的問題並沒有因為該年齡層人口數銳減隨之縮減,小眾的議題仍值得我們關注。在藝文界的各種領域,藝術工作者們也都投入自己的專業在不同面相持續關心學齡前後的孩童。

廖苑喻的「寶寶劇場的社會連結—英國摘星駐地觀察」前往蘇格蘭國家級嬰幼兒早期藝術及教育組織摘星(Starcatchers),透過實地的訪查親身參與專為0~5歲的嬰幼兒及其照顧者發展的高品質展演和創意體驗,該組織目標是確保嬰幼兒能藉由現場表演和藝術體驗找尋靈感,所有體驗都以孩子為主要出發點作為考量,並將參訪經驗帶回來分享給從事學齡前教育的工作者們不同的刺激。両両製造聚團的「2022台灣寶寶劇場藝術家平台計畫」關注臺灣近年幼兒劇場相關的發展,有感於各地對於嬰幼兒劇場充滿好奇與興趣,透過主題式論壇與寶寶大人工作坊,開展寶寶劇場在社會實踐上的意義與重要性。陳玉金的「臺灣兒童圖畫書發展與興起史論(1945~2016)」爬梳了臺灣兒童圖畫書發展史、臺灣戰後經濟、政治與教育政策關鍵發展之影響,以此為史觀分期成四個階段,論述戰後臺灣兒童圖畫書的發展。林慧如的「嬰兒塗鴉Toddler Scribbling」結合啟蒙塗鴉、科學實驗與理論,出版一本引導嬰兒期塗鴉的專書,提醒我們重視嬰兒自由的創作表現,在三歲關鍵期來臨之前,有效地提升嬰兒大腦的發展。《孩子們》的創作者陸孝文和被攝者劉國正同為國小的藝術老師,面對學生們風暴式的成長,試圖理解他們心理在想什麼,影像時間軸橫跨25年,透過油畫描繪和影像敘事的交錯,創造出一個寫實再現的形式,多年後再次展開與孩子們對話的旅程。

都是以寶寶作為起點長到現在的我們,兒時的記憶都正反向交織著生命經歷形塑了現在的自己。如果有機會與孩童們相處,應該如何對待他們?可以怎麼與那個階段的生命共處?即便我們都經歷過,但在換了一個視角後,並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的直覺可以與初來乍到的靈魂溝通,或許從藝術領域能找到不同的視野,提供我們透過其他的媒介與寶寶們相處。即便臺灣將面臨的是超高齡的社會人口組成,也別忘了與新生的生命相處或許可以帶來重大的能量。

 

文編/蔣昕妤 Banner設計/Yu HSU

No.62

生生不息

生生不息

2024/02/29No.62

「地方創生」一詞近年來頻繁出現在大眾視野中,做為日本推動的新政策外,也成為台灣大力施行的方針,打造以人為核心,透過復甦地方產業、創造就業人口,促進人口回流,達成均衡台灣的目標。期盼改善國家長期面臨少子化、高齡化、地方青壯年人口外移、城鄉發展不均等社會隱患。因此藝文、經濟、教育等不同領域的團體、企業、團隊皆著手深入研究,致力尋找一條永續經營之路[1],期望家鄉持續生機蓬勃發展。像是濕地股份有公司與台北國際藝術村合作規劃「2017街區藝術祭—鏘條通&新條通樂園」,進行「大正町-藝文復興街區計畫」,與多位不同領域的創作者替前身為大正町街區的林森商圈六條通量身打造展覽作品、表演藝術,並進駐到各種藝文或公共場域中,使人們有機會透過不同角度重新體驗生活,也為街區帶來全新轉型。用歷史的鏡頭讓街區原有的獨特年代氛圍、文化底蘊呈現,擺脫大眾對其現有的既定印象。亦或以「人」為核心,結合自然、文化、飲食,重新喚起人們對家鄉土地的情感及認同。跟著星濱山工作室創立的星濱海港學校,進行自然踏查。星濱山共創工作室「星濱海港學校—『藝術、田野、創造』駐港串串計畫」,邀請藝術家與社會學者、環境教育工作者等不同專家設計多樣性的動腦及手做課程,讓大眾用藝術出發,從基隆的地理環境、生態人文等不同方向認識基隆,展開一場與大地的對話。從心雕居館的「苑景藺編工藝創作學堂—發想×設計×生產×銷售的共享循環」中,了解苑裡藺草的生長及發展軌跡。來到編織工藝學堂,跟著工作坊的各種手做課程,體驗藺草的魅力,讓不同年齡層對藺草重新認識,以產品設計串聯地方的文化、居民並活絡產業,像是小農可以持續種植藺草、年長者的藺草技藝繼續傳承,民眾更了解藺草這項工藝,打造正向的發展循環同時活化在地經濟。以「農業」來一場慢活之旅,跟著美好食代股份有限公司「美好藝術—慢城小鎮專業藝術空間平台」,策辦的春夏秋冬時令展覽、舉辦工藝工作坊、手做課程、戶外田野巡禮等系列活動,串連鳳林的農業與藝術,引領民眾了解鳳林的文化、歷史、環境、飲食,用休閒的方式在日常中感受與感知,體驗食農與藝術交織出新的火花。

地方創生在台灣已發展成自己的樣貌,奠基在過去社區總體營造與農村再生的政策上,從單純改變一個社區擴大到改善鄰近鄉鎮為一個單位。將藝術、環境、文化、產業、教育等領域連結,為地方青年返鄉就業、提升在地民眾生活、傳承歷史文化等,開創地方生活圈。同時導入企業投資與品牌經營的概念,形成產業發展、人力延續、地方品牌相互影響的三角關係,共創地方永續發展的藍圖[2]

 

文編/潘雅惠 Banner設計/I-Chyi Chang

 

註釋

[1] 微笑台灣編輯室(2022年1 月10日)。〈地方創生是什麼?定義、案例、行動一次掌握。微笑台灣台灣味觀點〉。微笑台灣。網址:https://smiletaiwan.cw.com.tw/article/5145

[2] 廖順福、許玲瑋(2019 年11 月8 日)。〈地方創生大哉問。遠見雜誌話題時事〉。遠見雜誌。網址:https://www.gvm.com.tw/article/69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