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蕾舞起源於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15至16世紀)的宮廷舞蹈,後由法國國王路易十四推廣並引進至宮廷演出,強調宮廷禮儀與戲劇性舞蹈表現,逐漸構築芭蕾的基本動作與技術;18世紀編舞家尚.喬治.諾維爾提倡「舞劇芭蕾」開始強調舞蹈的敘事性;19世紀浪漫芭蕾及古典芭蕾時期,前者以超自然與夢幻題材結合白色紗裙形成「白色芭蕾」、後者採豐富劇情結合華麗服裝展現高難度的芭蕾技巧;20世紀編舞家喬治.巴蘭欽發展「新古典芭蕾」,融合現代舞與傳統技巧,開啟當代編舞家探索多元風格與跨界藝術,發展實驗性、劇場化的芭蕾作品。時至今日,經典芭蕾舞劇目及創新芭蕾舞劇目並存發展,展現各種樣態,讓大家感受不同時期芭蕾舞的魅力。

本篇聚焦浪漫芭蕾及古典芭蕾時期的劇目進行介紹,原因有二,其一是兩個時期呈現女性芭蕾舞者服裝的演變、劇情編排的層次遞進及高難度的表現技巧,進而創作出多部家喻戶曉的劇目。其二是兩個時期的劇目至今依受許多國內外舞團喜愛並經常演出,其中經典的舞蹈橋段展現女性舞者的高超技巧,亦是觀者最期待的部分。以下分別論述浪漫芭蕾時期《吉賽兒》、《仙女》;古典芭蕾時期《胡桃鉗》及浪漫芭蕾時期過渡至古典芭蕾時期《柯碧莉亞》的故事及女性角色。

羅德芭蕾舞團連續在2023年2024年呈現《吉賽兒》芭蕾舞劇、講述一名年輕女子吉賽兒愛上一位貴族男子阿爾伯特,在發現男子有未婚妻的事實後,悲痛過度而亡。之後化為其中一位薇麗(受愛情背叛而死的少女幽靈),拯救阿爾伯特免受其他薇麗報復強迫不停跳舞至死,再回歸幽靈世界。高雄城市芭蕾舞團2018年帶來19世紀浪漫芭蕾《仙女》《吉賽兒》&《四人舞》中《仙女》,講述一名青年詹姆士在婚禮前夕,被一位神秘美麗的仙女吸引而拋棄未婚妻,追隨仙女進入森林,之後遇到女巫哄騙只要將魔法圍巾披在仙女身上,兩人就永不分離。結果卻害死仙女,自己也失去所有。兩部皆是浪漫芭蕾時期的作品,女性舞者穿著白色輕盈紗裙,呈現如幽靈般的飄渺美感。大量運用足尖舞,表現出不受地心引力影響的超凡特質。反映當時對女性的兩種矛盾態度,崇拜女性的純潔與夢幻,同時認為女性脆弱而命運悲劇,以女性角色犧牲作為男性角色最終的懲罰。

高雄城市芭蕾舞團2015年上演全本芭蕾舞劇-胡桃鉗Nutcracker、羅德芭蕾舞團分別在2016年2021年上演《胡桃鉗》芭蕾舞劇,原型是E.T.A.霍夫曼的《胡桃鉗與鼠王》,後經大仲馬改編成較溫和版本。俄國編舞家馬留斯.彼季帕根據大仲馬的版本再改編為芭蕾舞劇,加上柴可夫斯基為其譜曲,使劇情充滿奇幻與歡樂氣氛,成為古典芭蕾時期經典作品,其中《糖果仙子變奏曲》精緻的動作,展現出芭蕾的夢幻美感,是古典芭蕾經典橋段。劇情描述在一個聖誕夜,小女孩克拉拉收到一個胡桃鉗玩偶,夜晚夢見胡桃鉗變成英勇的王子,帶領她進入魔幻世界,經歷一場與老鼠大軍的戰鬥,最終來到糖果仙子統治的糖果王國,享受一場奇幻的盛宴。克拉拉代表無憂無慮的童年,充滿夢幻元素的冒險,顯示出孩童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心與幻想。對胡桃鉗王子的愛是單純的,強調童話故事中對純潔女孩的刻畫。屬於被動角色,由胡桃鉗王子與糖果仙子引導整段旅程。糖果仙子是糖果王國的統治者,代表著高貴、優雅、成熟、充滿女性魅力但不帶有世俗慾望的角色。劇中女性角色從童真到成熟、夢想者到統治者,隱喻女孩蛻變為女性、展現童年跨越至成人階段。

世紀舞匯2013年的芭蕾小劇院--柯碧莉亞精選版、高雄城市芭蕾舞團2014年的全本芭蕾舞劇-柯碧莉亞、羅德芭蕾舞團2018年的芭蕾舞劇《柯碧莉亞》製作暨巡迴演出計畫,原型是E.T.A.霍夫曼的《睡魔》,後經法國作家夏爾.紐里捷與亞瑟.聖萊翁改編為更輕鬆、帶有喜劇色彩的版本,由作曲家里奧.德利布編曲,為法國三大芭蕾舞劇之一。這部以詼諧喜劇為故事題材,呈現浪漫芭蕾時期至古典芭蕾時期的轉變。服裝從細緻的芭蕾長紗裙到色彩鮮明的短紗裙,跳脫浪漫芭蕾以往的氛圍[1] ,劇中經典橋段《人偶舞》、《斯萬妮達的婚禮變奏曲》展現高難度技巧亦保留活潑元素,為整部作品增添生動。劇情描述住在一個小村莊的女子斯萬妮達和未婚夫弗朗茲即將結婚,但弗朗茲卻迷戀上神秘的柯碧莉亞-一位總是坐在陽台上安靜讀書的女子。後來,斯萬妮達發現柯碧莉亞其實是瘋狂玩偶師柯佩留斯製造的人偶,她決定假扮成柯碧莉亞,戲弄柯佩留斯同時揭露真相,最終弗朗茲認清自己愚蠢的迷戀,與斯萬妮達和好,兩人幸福結婚。斯萬妮達是古典芭蕾少見的女主角類型,象徵女性自主權的提升,以機智解決問題、主導整個故事進行。發現弗朗茲的愚蠢行為,用假扮柯碧莉亞來教育他,幽默諷刺著男性被美貌吸引。

綜觀上述芭蕾劇中的女主角,斯萬妮達展現女性的自主,主動引導整個故事進行,以幽默方法讓男主角意識到錯誤行為,進而改進。克拉拉代表孩童的好奇心,一步步被帶領探索充滿未知的世界。吉賽兒、仙女代表純潔夢幻,同時也是柔弱而悲劇。從19世紀至今各時代下的女性角色一直變動著,不管是喜劇、悲劇,觀者都能找到自己共鳴的部分,也是經典劇目持續上演的重要因素,除了精彩的舞蹈外,劇情亦傳達重要的核心精神,讓觀者欣賞作品之餘,持續為生活帶來希望與動力。

 

文編/潘雅惠 Banner設計/Dyin Li

 

註釋

[1] 蕭權君(2019年9月2日)。讓過往的腳步踏出希望-芭蕾舞劇《柯碧莉雅》
https://pareviews.ncafroc.org.tw/comments/3ea57875-4147-4b4b-841c-a5982c8fe8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