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寶萊塢機器:研究與創作實驗發展計畫》

她的實驗室空間集

  • 《宇宙寶萊塢機器:研究與創作實驗發展計畫》|她的實驗室空間集|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宇宙寶萊塢機器:研究與創作實驗發展計畫》|她的實驗室空間集|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宇宙寶萊塢機器:研究與創作實驗發展計畫》|她的實驗室空間集|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宇宙寶萊塢機器:研究與創作實驗發展計畫》|她的實驗室空間集|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宇宙寶萊塢機器:研究與創作實驗發展計畫》|她的實驗室空間集|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宇宙寶萊塢機器:研究與創作實驗發展計畫》|她的實驗室空間集|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宇宙寶萊塢機器:研究與創作實驗發展計畫》|她的實驗室空間集|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宇宙寶萊塢機器:研究與創作實驗發展計畫》|她的實驗室空間集|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宇宙寶萊塢機器:研究與創作實驗發展計畫》|她的實驗室空間集|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宇宙寶萊塢機器:研究與創作實驗發展計畫》|她的實驗室空間集|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宇宙寶萊塢機器:研究與創作實驗發展計畫》|她的實驗室空間集|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宇宙寶萊塢機器:研究與創作實驗發展計畫》|她的實驗室空間集|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宇宙寶萊塢機器:研究與創作實驗發展計畫》|她的實驗室空間集|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宇宙寶萊塢機器:研究與創作實驗發展計畫」由兩位分別出生於臺灣(陳侑汝)與馬來西亞(區秀詒)的藝術家,共同以臺灣為核心起點,延伸往南、北之想像,創作「想像機器」的形體語言。《宇宙》由「尼泊爾的夢」、「石化的馬來」、「來自寶萊塢的宇宙」三個主題構成,並嘗試進行某種無法言說的影像、聲音、歌舞、現場的探問與實驗,介於或甚至外於表演空間和影像景框的物質性身體的美學探索。《宇宙》以音樂的歌舞擬仿真實的現場性表演,透過表演者的身體「現場性」與自造場景的「現場性」融合,在擬寫的場景實驗中記錄下真實的文本字詞,再重新解構創造出《宇宙》的文本。

本計畫由採集研究調查、影像與聲響實驗、文本書寫及階段性發展所組成。從片段式的文本書寫,與場景模擬建構的編組,探索重現一場拍攝計畫,又如何於其音樂歌舞片段中敘事?這是一趟探問與試煉的旅程,旅程中將重新思考檔案中的既存卻又模糊之邊界。

  • 尼泊爾的夢

尼泊爾是印度教神話的聖地,印度教的神話裡有3億多個神,其中以濕婆神、梵天和毗濕奴是並列的三大至尊主神。但這裡的尼泊爾因個人的私歷史,開啟了另一個想像,它卡在記憶的凹縫裡,久久無法被忘記。這個記憶的尾巴是《宇宙》的起點,那個存在卻不知看起來如何的照片,將被重構,以另一種旅行的方式去建構,場景或真或假,無法還原的真實重現。

  • 石化的馬來

馬來西亞的吉隆坡郊外矗立著一群綿密的岩洞——黑風洞。黑風洞的身世轉折和旅行、移動有著密切的關係。1878年美國自然學家Willian Hornaday第一次紀錄了這個地方,黑風洞才開始廣為人知。黑風洞其實有一傳說,一則名為Si Tanggang的故事,而這個故事也曾於1960年被拍攝成馬來語電影。石化的馬來從變形的傳說、歷史蔓延開來,一則說不完,無法結束的寓言。

  • 來自寶萊塢的宇宙

《宇宙》藉由歌曲與文字,記憶旋律將重新賦予想像與意涵,最終將多首歌曲匯集、組裝成一具劇場性的篇章,將某種介於已過去與未來——當代或尚未抵達的未來,在複數時間軸上無止盡循環變異,《宇宙寶萊塢機器》可在不同空間場域進行各種形式的「演繹」。

顯示完整資訊
活動紀錄
相關成果
獲補助者顯示完整資訊
團體名稱

她的實驗室空間集

立案日期

2016/01/04

負責人

陳侑汝

團體簡介

【她的實驗室空間集】初起於對空間的多層想像,進而從其發想、實驗、創作,並融合多元創作形式,採集日常小事、生活環境、歷史記憶為養分,開展並衍伸更為豐富的面向,探觸其多變的位置。團隊以「空間」做為創作發展的主要題材要素,從多方面來探索空間在時空裡的存在樣態與形貌,期待更多元的實驗與跨領域合作創作。 劇團針對空間與環境著手調查研究,試圖在戲劇的框架中將文本或戲劇中的「角色」置入適合的現實場域或環境,找到兩者之間可以對話的彼此交流空間,亦企圖將角色與不同的建築體產生某種歷史感與生命經驗的對話,此「空間」因而從實體建物的操作與想像,推展至精神層面等的開啟與考掘。期望未來將核心計畫更以不同領域創作者、多樣性媒材與多元實驗性空間作為持續發展基礎,透過邀請不同類型領域的創作者共同工作,引入不同創作思維,建構屬於【她的實驗室空間集】的各種可能。

2024 新加坡美術館Singapore Art Museum(SAM)「Lost & Found: Embodied Archive」《噩夢搖擺》(Bad Dream Rocking a.k.a. The Rocking Malay(a)) X 區秀詒

2023 德國曼海姆G7劇場「 SYNTOPIA計畫」X區秀詒

2023 新北市美術館「2023移地行動——游人如織」《家族飛行計畫》X 區秀詒

2022 C-LAB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超限社會」《如果,家族旅行:一個世界》X 區秀詒

2022 線上舞臺《 Re_l_ _y 》雲版 X Eric Lin

2022 中國信託新舞臺藝術節《 Re_l_ _y 》北迴版 X Eric Lin

2022 臺北兒童藝術節《我的黑夜獸》X 區秀詒

2022 臺北藝術節《黑洞春光》X 編劇林孟寰

2021 《如果,家族旅行:一個世界》X 區秀詒

2021 《如果,家族旅行》「平面代號:IAFT Gather Garden」線上計畫X 區秀詒

2020 C-LAB CREATORS《如果,家族旅行最終章》創作研發計畫X 區秀詒

2020 臺中國家歌劇院開場計畫《我叫......Eric》X Eric Lin

2020 JPG擊樂實驗室《一起來吃飯》另類擊樂音樂會X 高瀚諺

2019 高雄春天藝術節正港小劇場《中3路3段-台灣街邊聲響》X 一公聲藝術

2018 臺北藝術節《但是又何Night》(共製作品)

2018 松菸LAB實驗室《_ _(雙底線)》

2017 臺北市長官邸《奠》X 編劇胡錦筵

顯示完整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