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暮式麻醉》嘉義老醫館詩集創作計畫
黃博英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黃博英「《薄暮式麻醉》嘉義老醫館詩集創作計畫」內容摘要
一、 創作理念
嘉義地區地狹,卻坐擁全國最為密集的醫療資源,其地域特殊性不容忽視。現今,自日治時期以來具有建築與人文特色的老醫館與新式診所並存,此現象遍及嘉義市區各個角落。從2017年起,嘉義市文化局與臺灣圖書室文化協會攜手進行「嘉義市懷舊百科——嘉義市老醫館調查計畫」的調查工作,計畫以文獻蒐集與田野調查為準,從人史資料的角度保留這些老醫館的風貌。本計畫植基於此,除有感老醫館之留存的重要性,更著眼於讓後人了解嘉義醫療史與醫館史之進程,關注其兼與政治意義有著不可抹滅的互文關係,以詩集的形式使得詩的語言介入其中,以期為這段歷史注入新意。
二、 作品篇幅:一首詩約30-40行的中長詩,並輔以一至四張實地拍攝的醫館相片。(有些醫館年代久遠,因時間、天災、戰事等未保存下來,或轉為私人家居使用,不宜拍攝,故在排版上不增設照片)
三、 作品數量:60間/首
作品目錄
內容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