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物》

朱嘉漢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禮物》的小說分作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贈禮:四人的故事」,關於四位於法國的台灣留學生因某種精神危機而聚在一起。四人採用定期聚會的方式,相互辯論,談論「如何寫起小說」,以共同的名義卻抹卻掉作者本身。當中談論的包括兩個面向,一是法國涂爾幹社會學派所影響起的法國1937-1939的「社會學苑」(Collège de sociologie),包含了巴塔耶(Georges Bataille)、萊西斯(Michel Leiris)等人。透過相反的行動──「社會學苑」是一群文學家從事社會科學,而小說的四人(安娜、亞銘、博爾、菊兒)則是從社會科學轉向文學創作──他們重新誕生,並在脫離作品之後,放心交出作者之名,以一個手稿的姿態,交給這個世界。

然而創作的過程產生岐路。主人翁之一亞銘更著迷於法國作家普魯斯特(Marcel Proust)與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尤其兩者皆指涉他們四個人的行為:小說的準備。因而影響到他們集體創作的走向。原先以為遺憾的,反而在最後的時光,所讀小說的斷片中被贖回,成為真正的「尋回的時光」。

小說的第二部分「回禮:四人的小說殘稿」,簡而言之就是第一部分的四個人所留下來的小說創作,沒有留下個別創作者的名字,他們希望是集體創作,甚至是無名者。〈阿奴斯•索雷爾〉是關於巴塔耶的故事,以巴塔耶寫過的有「我」的句子剪貼而成;〈誘惑者〉寫的是普魯斯特與考克多(Jean Cocteau)的故事,談論後者如何在閱讀前者的手稿時出現主體中魔狀態;〈給維多麗雅的在時光中復返的一封信〉寫的是波赫士(Jorge Luis Borges)的翻譯者、作家蓋伊瓦(Roger Caillois)與波赫士編輯奧坎波(Victoria Ocampo)生前未能寄出而一再於時空中短路重寫的信;〈Locus Solus〉寫的是萊西斯在胡賽(Raymond Roussel)的安排下「成為怪異的寫作主體」;〈小羅蘭〉寫著車禍昏迷的羅蘭巴特,在無人知曉的狀態下甦醒的私密探險。

簡言之,《禮物》每個部分都指向小說寫作的史前史狀態:創作者主體是怎樣誕生的。而更大意義上,確實是普魯斯特《追憶似水年華》所想說的:一切的書寫到最後,其實只是要完成「寫作的準備」。

創作心得:

寫作的實踐自然與寫作的構想不同,但我與小說裡的四個主人翁,以及四位主人翁所寫的小說人物一樣,寫作者最大的發現,其實不過是自身的寫作這件事:我發現我在寫作。而看似有點套套邏輯的漫長書寫,或許一切的書寫皆可質疑當中,還是能夠緊緊抱著的寫作與閱讀的樂趣。

以一種私我但未必自私的方式證實文學永恆。

顯示完整資訊
內容摘錄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