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藝術服務平台——《新浜熱》延燒計畫

  • 南方藝術服務平台——《新浜熱》延燒計畫|高雄市新浜碼頭藝術學會|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南方藝術服務平台——《新浜熱》延燒計畫|高雄市新浜碼頭藝術學會|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南方藝術服務平台——《新浜熱》延燒計畫|高雄市新浜碼頭藝術學會|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南方藝術服務平台——《新浜熱》延燒計畫|高雄市新浜碼頭藝術學會|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南方藝術服務平台——《新浜熱》延燒計畫|高雄市新浜碼頭藝術學會|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南方藝術服務平台——《新浜熱》延燒計畫|高雄市新浜碼頭藝術學會|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南方藝術服務平台——《新浜熱》延燒計畫|高雄市新浜碼頭藝術學會|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本出版計畫《新浜熱 Vol.10:熱歷史,冷物質》獲國藝會113-1藝文環境與發展補助專案支持,為延續《新浜熱 Vol.9》所提出的「灣岸藝術未來學」主題進行的深入探討。作為新浜碼頭藝術空間長期出版計畫的重要一環,本期以「物」為線索,探討物質在歷史中所扮演的角色,進一步反思地方歷史記憶如何透過物件呈現、保存與轉譯。

「熱歷史,冷物質」的命題一方面對歷史的熱情關注,另一方面則藉由具體的「物」,其看似靜默,卻蘊含豐富的歷史軌跡與生命記憶,作為重新理解歷史的切入方向。期待透過這些「冷物質」,重新喚起地方歷史中曾被忽視或遺忘的情感與脈絡,並藉由物的再現與修復,開啟新的地方敘事可能。

本期由現任華梵大學攝影與VR設計學系助理教授沈裕融擔任主編,策劃編輯內容並串連不同創作者與單位共同參與,透過展覽、紙本專題、人物訪談與工作坊等形式,建立出關於地方、物質與歷史交錯對話的行動與知識場域。

本計畫的最終是一本《新浜熱 Vol.10》紙本出版物,但過程結合田野調查、地方創作、展覽實踐與理論書寫的複合型計畫。透過「物」為主題的切入,搭建歷史與當代、地方與全球之間的溝通橋梁,也藉此反思「地方藝術出版」如何不僅止於記錄,更能生成行動,培養社群,並激發未來更多可能性。

顯示完整資訊
活動紀錄
相關成果
延伸閱讀
獲補助者顯示完整資訊
團體名稱

高雄市新浜碼頭藝術學會

立案日期

2009/01/10

負責人

洪琳茹

團體簡介

「新浜碼頭藝術空間」於民國86年8月由三十多位成員以會員制共組「新浜碼頭藝術空間」,其會員大多數為「高雄市現代畫學會」之菁英,因此「新浜碼頭藝術空間」與「高雄市現代畫學會」有著深厚的臍帶關係。民國86年至90年間先後由陳水財、吳梅嵩等人擔任工頭,為無給職,民國90年中,「新浜碼頭藝術空間」榮獲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針對新興私人展演空間的補助,並邀請鄭明全擔任專職藝術總監。民國91年7月起,本空間由原先的會員制度,改為更多元的後援會經營。增加公共性參與理念,倡導當代藝術創作、展覽、運動為要務,塑造為一具有南方生猛特質之「替代性」藝術活力場域。除加強經營之活力與特色外,並深化替代、實驗的空間並以四大主軸理念經營如下:1.加強北、中、南藝術團體間的互動交流。2.積極培植新秀之潛力。3.強化主題策展及藝術論述,並加強與國際之實質交流。4.跨領域結合各方資源,並致力於社區互動方案。

「新浜碼頭藝術空間」歷年來秉持著上述理念,其主要目的為推廣高雄當代藝術,同時培養如藝術家、藝術評論及藝術行政與管理等專業人才。97年中,「新浜碼頭藝術空間」由執行委員會共議獨立籌組人民團體。由於本空間十餘年來建立的特色,及吸附諸多來自藝術界各方人才與支持,「新浜碼頭」獲得多位藝術先進及同好的響應之下,於民國98年1月10日,重組「高雄市新碼頭藝術學會」正式立案改制。承接「新浜碼頭藝術空間」重任,延續早期共創的精神,同時自覺對於拓展高雄藝術的重責,本學會將更加努力建構高雄藝術在創作上、學術上的平台,以及強化藝術與社會大眾的接軌。

新浜碼頭藝術空間2022年重要展演(擇要)

1.展覽名稱|灣岸藝術的未來學 Futures of Bay In-between Art

展覽日期|2022.08.27 - 2022.10.30

展覽地點|新浜碼頭藝術空間(高雄市鹽埕區大勇路64號2樓)

策展團隊|邱俊達、黃志偉、徐婉禎、洪鈞元、曾國榮+邱駿朋

策展助理|王瑀、蔡舒帆、王怡鈁

參展者|陳界仁、張惠蘭、蕭聖健、曾玉冰、陳誼芳、王昱喬、劉獻文、黎寧駿、葉家均、夏嘉敏、陳奕彰、曾琬婷、莊家勝、蔡淳文、禹禹藝術工作室、透南風工作室、大小港邊地方創生團隊

視覺設計|彭美綺

主辦單位|高雄市新浜碼頭藝術學會

贊助單位|文化部、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組織營運贊助|國家藝術文化基金會

2.計畫名稱|2022新樂園Emerge新秀策展人培力計畫

成果展覽時間|

台北新樂園藝術空間:2022.10.08–11.13 於台北新樂園藝術空間

高雄新浜碼頭藝術空間:2022.10.08–10.30 於台南節點藝術空間

花蓮好地下藝術空間:2022.10.12–11.05 於花蓮島人藝術空間

策展人|張紫瑄(新樂園)、高立哲(志哈克)、陳韻伶(新浜)

主辦單位|新樂園藝術空間、新浜碼頭藝術空間、志哈克藝術實驗場 共同主辦

協辦單位|微光生活設計室、舒喜巷、 開門工作室、節點 Zit-Dim Art Space、叁捌地方生活、鹽青相談所、 島人藝術空間

指導贊助|文化部、國藝會、台北市文化局、高雄市文化局、台南市文化局、花蓮縣政府、花蓮縣文化局、台灣啤酒

3.計畫名稱|窠巢-新浜碼頭青年藝術計畫

成果展覽時間|2022.10.08 -2022.10.28

展覽地點|

A. 新樂街213之10號-展出作品《新樂街213之10號》

B. 鹽埕街122-2號-展出作品《留下 Leave》

C. 莒光街162巷19號(店名:鹽埕小皂)-展出作品《The One》

藝術家|甘欣平、紀奕賢、許芝萁、李子臻、章程奎

策展人|許為庭、邱駿朋

主辦單位|新浜碼頭藝術空間

協辦單位|國立中山大學USR城市是一座共事館

指導贊助|文化部

4.計畫名稱|剪社區特展

成果展覽時間|2022.05.28 - 2022.06.26

展覽地點|新浜碼頭藝術空間(高雄市鹽埕區大勇路64號2樓)

社區共創團隊|高雄市立鹽埕國民小學六年級音樂班、高雄市揚帆主婦社、鹽埕老人活動站

計畫指導|王宏仁、宋世祥

策展統籌|徐國明

協同策展|陳思宇、吳懿妏

藝術業師|吳佩璇、吳懿妏、徐子翔

行政協力|王瑀、蔡舒帆、陳思宇、蘇玫珊、黃淑萍、石慧娟、呂芙蓉、鄭筠潔

視覺設計|林旦華

主辦單位|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實踐與研究發展中心

協辦單位|高雄市立鹽埕國民小學、高雄市佛臨濟助會、高雄市揚帆主婦社、高雄市新浜碼頭藝術學會、Texture版畫工作室、貓手book & shop日文二手藝文書店、鹽埕老人活動站

指導贊助|科技部、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國藝會

顯示完整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