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猴牯和他的朋友阿鯽碧

魏貽君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魏貽君《阿猴牯和他的朋友阿鯽碧》作品簡介

客家男孩「阿猴牯」八歲要上小學那天清晨,菜市場的製冰廠阿摩尼亞外洩爆炸,屋主全家僅有就讀高二的女兒「阿鯽碧」倖存,因為驚嚇過度而精神失常;小說的敘事主軸,環繞在男童「阿猴牯」、孤女「阿鯽碧」認識、交往之間的日常生活情節串連。

透過男孩的童真之眼、孤女的「瘋癲」之言,小說試圖展示楊梅埔心這個不同族裔混居的小聚落在一九七〇年代前後發生的看似平凡、尋常的事件背後的荒謬況味。

若從族群接觸、語言政治的角度來看,楊梅埔心這個小聚落在一九七〇年代之前,幾乎濃縮了戰後台灣各個族群的生活交織、語言混雜的歷程,某種程度也顯影了不同語系住民在日常生活的接觸經驗脈絡底下,對於彼此之間的族群想像、文化位格 、社會位置的認識落差。

《阿猴牯和他的朋友阿鯽碧》一方面運用虛實交錯的小說敘事手法,透過發生在一個名喚「阿猴牯」的七歲客家男孩身上、身邊故事的串連,呈現一九七〇年代前後的楊梅埔心客家人在庶民生活、族群想像、國家認同,以及政治心靈的相關構圖;另一方面試圖透過文學的想像、思考及書寫,探測並回應一個曾經長期存在於戰後台灣族群關係之間「咫尺/天涯」的弔詭現象,亦即究竟是什麼樣的人為複雜因素使然,致使日常生活空間「近在咫尺」的各族群人們,卻在彼此的文化想像空間宛若「遠在天涯」?

顯示完整資訊
內容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