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金納箱+德羅斯特效應-陳逸堅「三部曲」系列個展》

陳逸堅

  • 《斯金納箱+德羅斯特效應-陳逸堅「三部曲」系列個展》|陳逸堅|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斯金納箱+德羅斯特效應-陳逸堅「三部曲」系列個展》|陳逸堅|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斯金納箱+德羅斯特效應-陳逸堅「三部曲」系列個展》|陳逸堅|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斯金納箱+德羅斯特效應-陳逸堅「三部曲」系列個展》|陳逸堅|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斯金納箱+德羅斯特效應-陳逸堅「三部曲」系列個展》|陳逸堅|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斯金納箱+德羅斯特效應-陳逸堅「三部曲」系列個展》|陳逸堅|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斯金納箱+德羅斯特效應-陳逸堅「三部曲」系列個展》|陳逸堅|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斯金納箱+德羅斯特效應-陳逸堅「三部曲」系列個展》|陳逸堅|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斯金納箱+德羅斯特效應-陳逸堅「三部曲」系列個展》|陳逸堅|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斯金納箱+德羅斯特效應-陳逸堅「三部曲」系列個展》|陳逸堅|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斯金納箱》(Skinner box)之展題,借用研究動物制約行為所設計的「斯金納箱」,該理論出自心理學家斯金納B.F. Skinner,他認為人的自由意志其實為幻象,人類的行為是一連串通過強化學習的制約結果,這種透過「賞罰機制」來對行為的操控,不啻為資本主義社會運作的縮影,也著實反映美術館既展示又收藏的回饋機制。此次《斯金納箱》的展出,正凸顯了藝術家對於美術館回饋機制的反思。

此展按計畫直接於館內現地創作,藝術物件在展期中不斷的重組、擴充和更新,亦按照計畫展出只在觀眾凝視的當下成立的作品。展覽過程中,藝術家針對美術館展覽空間不斷省思「當藝術家前仆後繼,以求新求變為訴求/幌子,爭相填補美術館空間之時,藝術家滿足的究竟是美術館搜奇獵豔的胃口,還是自身的內在創造動力?」在「即興創作」的當下,反映了藝術家內心的矛盾與掙扎:破除美術館的「白立方」魔咒事實上相當困難,從現場觀眾的反應「看不懂」、「這是藝術品嗎?」的疑問中,藝術家雖心有答案,仍肯定此展以「過程藝術」呈現的效益。

此展的特色在於藝術家費心費力地不斷變更重組展出內容中的藝術物件,每次的變更,藝術家再次經歷一場「即興創作」的考驗,而觀者或許無從了解整個過程,然而在觀賞當下藝術物件呈現的同時,或能感受到自己身處於美術館的「斯金納箱」中(我就像一隻白老鼠,那些放在美術館白色基座上的東西就是藝術品嗎?)或能開始質疑美術館與藝術物件的關係。

此次展出藝術家按計畫於美術館內進行一場實驗,以行動證明藝術家選擇以「物件」填充美術館的理由,在於物件是人類慾望的外在投射與返照,面臨藝術被大量製造,與其說藝術家在體現藝術的價值,不如說他們在尋找可供消費的辨識形式。

顯示完整資訊
作品展示
展場圖片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