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之眼──台灣前衛文化的國際視野

在地實驗媒體劇場

  • 檔案之眼──台灣前衛文化的國際視野|在地實驗媒體劇場|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檔案之眼──台灣前衛文化的國際視野|在地實驗媒體劇場|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在地實驗媒體劇場「檔案之眼──台灣前衛文化的國際視野」計畫成果為三大專題評論文章,其題旨與主筆分別是:

  1. 「共時與時差:戰前台灣現代主義者們的閱讀史」(陳允元,另邀文學研究者徐禎苓撰文)
  2. 「戰前日本前衛電影發展考據——兼論德國、法國、蘇聯前衛電影」(王志欽,筆名「肥內」)
  3. 「九〇年代台灣(小)電影及其影音狀況」(陳平浩)

有感過去對前衛或現代主義電影、文學的討論,幾乎都以學術性論文性質為主要產出載體,「在地實驗」延續過去二十餘年對未明狀態的持續探勘,以及文化知識予於無條件公開、接軌大眾化的意圖,策畫「檔案之眼──台灣前衛文化的國際視野」評論計畫,目的在於透過重構對前衛與現代主義的理解,來認識作為世界主義的現代主義龐雜網絡如何形成。同時,更借助於專業評論與專家學者的書寫,生產出免費、免註冊的完全公開線上檔案文章,作為對現代主義知識的傳播渠道。

近年來,由於台灣第一個超現實主義文學團體「風車詩社」的重新發現與熱烈的學術討論,為台灣文學史帶來了衝擊性的翻案。然而,其中潛藏著的,可能未必真如一般人所認知的線性發展進程,抑或是「前人影響來者」此般理所當然的論斷。「共時與時差:戰前台灣現代主義者們的閱讀史」專題的構想,正是希望重新打開台灣現代主義文學「脈絡」的網狀衍生路徑。邀請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助理教授陳允主筆本專題——不僅作為戰前東亞現代主義文學、台灣現代詩研究學者,他在整理多位作家與台灣現代主義文學中,以多種書評、日記中提及的文學作品及其私人藏書,比照當時台灣教育與報章傳媒體系輸導的資訊、知識,進行比對、評論,進而勾勒彼時龐雜、跨國界,且逆生自殖民政體生命政治的前衛系譜。

針對一九三〇年代的台灣/世界語境中談論「台灣現代主義」中面對的共時與時差問題,陳允元在其主筆「共時與時差:戰前台灣現代主義者們的閱讀史」專題中,作出了極具反省意識的脈絡梳理。透過未來派、達達與超現實主義的系譜發展,回溯台灣前衛美學流布狀況的鳥瞰書寫。近年來被重新正視的重要前衛文學社群「風車詩社」,陳允元更以「現代主義的群聚感染」來描述日本現代主義詩運動歷時性的發展階段,如何共時性地投影於「風車詩社」的文學活動及美學系譜上。本專題最終篇,陳允元以巫永福、翁鬧這兩位前輩小說家,如何於留學東京期間開展創作上的實驗,並以地理、學習環境及其閱讀情境來達致各自的「文學修煉」,最後辨識出截然不同的現代主義文化產出。另外,本專題特別邀請台灣師範大學兼任助理教授徐禎苓,以一代奇才、在上海開設書店並出版左翼書籍的劉吶鷗及他的閱讀書目,來端視東亞傳播裡的知識如何養成。

年輕電影學者、評論者「肥內」(本名王志欽)長期關注前衛電影的發展,其所規畫「戰前日本前衛電影發展考據——兼論德國、法國、蘇聯前衛電影」專題,是本專案媒體合作的主要內容。在地實驗與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合作,將本專題內容由國影中心編輯,刊載於其專業電影期刊《Fa電影欣賞》,讓文章內容除了露出於網站,更藉由紙本媒體促成傳播,期許能觸及到更廣大的讀者群。本合作自2019年夏天起,由國家影視廳中心團隊策畫,視《Fa電影欣賞》專題內容與落版數情況收錄。迄本專案結案期2020年6月止,計刊載三篇文章至三期期刊。《Fa電影欣賞》將持續刊載至六篇完結。

肥內對前衛電影的分析方法,乃回到影像及其美學自身的探究,來對戰前前衛電影的實驗造型性作出深度評析與印證其何以為「前衛」之道。從戰前德國、法國與蘇聯前衛電影的發展小史速寫,進而把視角拉到戰前日本前衛電影;作者從中發現歐洲與東亞的前衛電影進程,在影像美學的展陳上都有著巧妙的連結。除此之外,作者也比對了不少當時代的藝文情境(如文學寫作、電影工業等),加以凸顯時代風潮下的前衛趨勢。其中如1920年代末期的電影導演衣笠貞之助,其兩部作品《瘋狂的一頁》、《十字路》都有著難以忽視的前衛美學。

為利於讀者更能理解文章內容所指,文章書寫中出現的關鍵詞、概念、術語以及所提及之人名或作品,都加入了超鏈接,方便讀者進一步查詢更多資料詳情。尤其是特別針對作者提及的特定電影場景片段,本案也特別為每個片段描述抓出該作品網路影片中的指定時間軸,方便使用端的讀者能夠透過即時看到動態影片的片段來理解作者是如何進行影像分析。

影評人陳平浩在本案主筆「九〇年代台灣(小)電影及其影音狀況」專題。其中探討台灣在1990年代經歷幾項政經、媒體變革、解嚴與國族認同洗牌、黨國資產民營化與股市經濟上揚、政黨輪替、中產階級經濟與市場品味新興、電視頻道與內容多元化、家用攝影機與個人電腦普及化等等社會進程。除了電影作品,作者更交叉比對流行文化、歌曲與電視、攝影、錄像、文學、社經狀況等,利用跨文類間的互文性,勾勒出台灣1990年代影音作品中的本土意識與身份認同問題,進而反射出時代的政治性。

其中,為了再探十分多樣,卻漸遭遺忘的台灣九零年代電影實況,「在地實驗」在歷經多次交涉與溝通之下,說服王財祥導演借出其1997年的電影作品《給逃亡者的恰恰》膠捲影片,並於2020年5月22日在台北影業舉辦一場免收費的非公開放映會活動。由於影廳席次有限,活動邀來各文化界的專家學者(電影學者、影評人、文化研究者、策展人等)與機構人員(如國家電影中心等)出席觀賞。現場採用16mm的膠卷放映設備,並由專業放映師手工操作。由於影片膠卷分成五本,故此放映現場每20分鐘皆需換本,也有膠卷滾動的聲音形成獨特的觀賞體驗。在數位放映全面普及的今日,也讓現場來賓讚歎並懷念起往昔觀影經驗的美好。本案除了邀請作者陳平浩主持該場映後討論交流會以外,更於兩週後的6月5日,協同本案負責人葉杏柔一同前往訪談導演王財祥,並將訪談內容整理成專題系列文章之一。以當今視角回看《給逃亡者的恰恰》的時代意義,除了議題具備公共性,也有許多值得深究之處。當天出席的幾位來賓觀眾(如陳德政、李幼鸚鵡鵪鶉小白文鳥),更於放映會後,公開發表他們對該場放映的想法。

顯示完整資訊
評論文章
活動紀錄
文宣品
相關成果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