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路

賴伯威

  • 重生之路|賴伯威|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研究主題

世界精緻殘骸的發現與紀錄:人類基礎設施與未完成建築、軍事設施與單位。

人類對這些基礎設施再利用可能性的討論與紀錄,基礎設施退役後透過被人類再利用計畫演化成新物種。一個關於世界與台灣上未完成或廢棄基礎設施再利用建築與景觀發現與收集。重新在發掘那些「非建築師主導設計而完成」的構造物,廢棄基礎設施再利用的發現與收集。這裡所謂的基礎設施暫時主要是指鐵路、高架路(高速公路)、防空洞、橋墩、隧道、掩體、礦坑、防空洞、米倉、電廠、廢墟、乃至軍艦、航母、核潛艦、鑽油平台等。

對廢棄基礎設施與軍事設施與單位在都市上的討論目前主要分為四類:

  1. 是對「正在使用中」的基礎設施所造成的剩餘空間加以利用,如階段成果中的:A5 日本秋葉原購物街2K540商業藝廊。
  2. 是對「已停止使用」的基礎設施殘骸本身加以利用,如階段成果中的:B2丹麥赫爾辛格海事博物館。
  3. 是對「未完成」的基礎設施本身加以利用(不是舊建築再利用)。如階段成果中的:A1法國巴黎Viaduc des Arts藝術高架橋。
  4. 對「已退役」的軍事設施與單位的加以利用,如階段成果中的:M11美國紐約無畏號航空母艦海空暨太空博物館。

研究成果

一、第一部分案例收集與製圖

透過收集與繪圖這些案例,我們(賴伯威及其研究團隊)在做的就是資訊的整合方式、組織方式與轉換方式。一直以來無論「寄生之廟」或「重生之路」,真正優先的核心重點並不是把那我們搜集到的內容去做更深層次的提煉與消化, 而是「演譯」與「再詮釋」, 研究是附帶的成果,把資訊從一種形式轉換成另外一種形式就已經會產生「溝通」與「被解讀」的不同,而無論是哪一種結果, 這都算是資訊的演譯與再詮釋,透過藍黑線等角圖的表達方式:黑線—原有的、不變的、過去曾死的;藍線—新加的、改變的、現在重生的。

二、第二部分客製化圖像的語言

這套符號的建立,除了更深一層次的記錄基出設施外,也幫助我們更能清楚梳理不同案例之間橫向比較時的個體異同。重點效果不在於用圖像化幫助了解,而是一種符碼,簡化不斷在不同案例間的重複敘述,化簡成ICON,在做多個案例間的橫向比較時能減省字元的使用,直接用ICON標註。

三、第三部分基礎設施歷史發展演進與世界社經關係, 演化表

這非本研究核心重點,但我們延伸了討論於階段報告中,總結於基礎設施退役後透過被人類再利用計畫演化成新物種的圖表。

顯示完整資訊
作品目錄
內容摘錄
文宣品
相關成果
獲補助者顯示完整資訊
中文姓名

賴伯威

英文姓名

Po Wei Lai

筆名/別名

賴伯威

作品紀錄
  • 2017/10

    《寄生之廟》ISBN 978-986-384-237-8

得獎紀錄
  • 2015/09

    北美館 X site 「人从众𠈌」 第三名

  • 2014/10

    臺鐵苗栗車站(九典) 台灣建築獎佳作

  • 2008/06

    波士頓建築師公會: 設計的未來 「The Future of Design」/ 重生之路 Honor Award

  • 2002/06

    成功大學建築系畢業設計 : 「 燼土」 / 往生之間 畢業設計第一名

  • 2019/04

    台灣建築學會青年優秀建築師獎

展演或發表紀錄
  • 2018/06
    ~
    2018/07

    上海半層書店 寄生之廟圖展

  • 2018/05
    ~
    2018/06

    台北香草山上 寄生之廟圖展

  • 2018/03

    台北台灣自造者協會 寄生之廟圖展/桌遊試玩會

  • 2018/01

    李清志建築新樂園 寄生之廟

  • 2017/12

    胡忠信新聞大解讀 寄生之廟

  • 2017/11
    ~
    2017/12

    台北新富町文化市場 寄生之廟圖展

  • 2017/11

    大愛經典TV專訪 寄生之廟 / 大愛經典雜誌11月刊 寄生之廟

  • 2017/11

    建築師雜誌11月刊 寄生之廟

  • 2017/10

    趙自強1900強強滾 寄生之廟

  • 2018/10
    ~
    2019/03

    藝想迴廊 X-site 創作解密

顯示完整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