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漫.視境.舞形》音樂跨域專題計畫II 

  • 《聲漫.視境.舞形》音樂跨域專題計畫II |MAFIA跨域藝術|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聲漫.視境.舞形》音樂跨域專題計畫II |MAFIA跨域藝術|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聲漫.視境.舞形》音樂跨域專題計畫II |MAFIA跨域藝術|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聲漫.視境.舞形》音樂跨域專題計畫II |MAFIA跨域藝術|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聲漫.視境.舞形》音樂跨域專題計畫II |MAFIA跨域藝術|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聲漫.視境.舞形》音樂跨域專題計畫II |MAFIA跨域藝術|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聲漫.視境.舞形》音樂跨域專題計畫II |MAFIA跨域藝術|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聲漫.視境.舞形》音樂跨域專題計畫II |MAFIA跨域藝術|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聲漫.視境.舞形》音樂跨域專題計畫II |MAFIA跨域藝術|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聲漫.視境.舞形》音樂跨域專題計畫II |MAFIA跨域藝術|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MAFIA跨域藝術「《聲漫.視境.舞形》音樂跨域專題計畫II」計畫目的

以音樂為主軸延伸至身體(舞蹈)、視覺元素等的跨域主題線上講演,為延續、深化前期計畫相關主題內容,並一律採線上執行的第二階段音樂跨域專題計畫。盼以此突破疫情限制,持續蘊積台灣與本地及海外藝術家社群能量,在危機之際轉化出契機,最壞的時候展現最好的創造!

執行內容與方式

內容規劃四場專題,每場有主持人和三位藝術家列席共談,以「講演、對談、部分含示範表演」方式進行,全程80-100分鐘。使用Zoom線上會議室進行。

場次主題與講者

  1. 歐亞當代音樂場景「Composition?作曲家與演奏家觀點對談」
    主持/與談:張雅雯、曾柏維、吳巍、廖琳妮
  2. 歐亞當代音樂場景「音聲共融」
    主持/與談:張雅雯、賴翠霜、古竺穎、方斯由
  3. 歐亞當代音樂場景「聲相共振」
    主持/與談:張雅雯、黃佩芬、林其蔚、曾柏維
  4. 亞洲民族樂舞之跨域對談
    主持/與談:張雅雯、明立國、Al Garcia、賴玥蓉

計畫相關成果

  1. 延續前期相關主題有了更豐富的累積
  2. 「線上專題」呈現形式讓人員交流研討不受限於疫情影響
  3. 強化了藝術表演背後思維、知識性的展現
  4. 多場次執行經驗,助益提升本團製作「線上講演」之能力

整體而言可說達成本計畫之預期——展延跨域探索的廣度與深度。參與的藝術家和觀眾均給予高度肯定,實施成果相當良好。

顯示完整資訊
活動紀錄
文宣品
相關成果
延伸閱讀
獲補助者顯示完整資訊
團體名稱

MAFIA跨域藝術

立案日期

2014/01/16

負責人

張雅雯

團體簡介

「MAFIA跨域藝術」是專業音樂人結合異領域創作者的團隊,長期致力於跨領域藝術創作表演、講座、工作坊等。

2010於台北舉辦第一檔跨領域即興表演計畫《造音》,於南海藝廊以室內連接戶外空間形式演出;《2011造音》音樂vs詩文、繪畫、舞蹈暨校園講座「即興的景致」,《TAIPEI TIMES》以標題〈Friendly fire〉專文報導。2017-19續策畫製作「開Jam有藝思」活動,以專題+跨域即興表演新形式進行台灣本地藝術家之間與國際藝術家的深度交流。迄今,參與交流的音樂家、舞者、演員、畫家、詩人等已逾百人,包括來自德國、法國、加拿大、澳洲、日本、菲律賓、香港、澳門等各地藝術家。

創作表演部分:2013《奇怪的音樂會》音樂結合現場繪畫及舞蹈;2014-15以《音声,詩三首》、《渴望之歌》系列做為深度實驗詩文與音樂激盪的試金石;2016-17《眾声相》、《眾声・夏》為繪畫結合聲音的創作計畫,前者獲選為大稻埕國際藝術節節目,後者受邀參與香港「賽馬會街頭音樂系列」,並續於台灣多地巡演。2018於台北藝風巷舉辦「MAFIA繪畫x聲音2015-17創作回顧展」及新作發表。2019-2020年度計畫以推動國內及國際跨域交流為主,並持續深耕校園藝術推廣。本團隊長期策畫校園講座於各縣市國、高中、大學,2019、2020以「跨什麼跨領域?!」離島計畫連獲教育部補助,兩度於澎湖多所學校執行。

顯示完整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