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〇年代噪聲作動的頻譜:從周逸昌、黃明川與王福瑞的藝術實踐談起
葉杏柔
「九〇年代噪聲作動的頻譜:從周逸昌、黃明川與王福瑞的藝術實踐談起」評論計劃,以三位創作者自八〇年代起的藝術實踐之路談起,勾勒他們九〇年代分別從「劇場」、「紀錄片」與「噪音」等藝術領域,向社會作動「異音」的脈絡。三位創作者分別是「江之翠社區實驗劇場」創團團長周逸昌(1948-)、八〇年代末從商業攝影轉向紀錄片工作的導演黃明川(1955-),以及九〇年代初甫自統計系畢業便投入噪音創作者國際串聯的藝術家王福瑞(1969-)。恰好年紀相差近一輪的三人具有若干共性。一是他們曾經在「求學」到「創作」的路上歷經幾番領域抉擇,亦在藝術實踐的路上兼容各藝術領域。二是在「自組工作隊」的方法上,他們都自組師徒制隊伍,其弟子也都正於藝壇發揮他們的硬功夫。三則是,他們都經歷過廣泛閱覽、田調之後,胼手建立「獨立製作」的方法論與率領眾人實踐。
基於上述特性,本計劃藉爬梳三位創作者藝術實踐,旨於輻輳出台灣九〇年代獨特的藝文環境,綜論八〇至九〇年代時代精神的延續與轉化,為目前回顧、甚至為九〇年代「寫史」的時代工程盡棉薄之力。
葉杏柔
Hsing-Jou, Yeh
-
2023/03
〈藝術是一個「物以類聚」的時刻〉(收錄於「國藝會線上誌」)
-
2023/05
〈眾生擬像及其破格之欲《肉身賽博格》〉(刊於「表演藝術評論台」)
-
2019/06
〈 Archive or Alive?談在地實驗「劉守曜獨舞數位典藏研發」計畫〉 2019.06 《劇場.閱讀》 Issue 44 vol. 6
-
2019/03
〈關於 90年代的藝文檔案,我們需要知道什麼?〉 ,《現代美術季刊》 ,192期, 2019.03,頁 54-55。 出版:台北市立美術館。
-
2017/08
〈讓影像自我辨明──關於解放文化檔案的一些期許〉 ,《破身影》專輯 2017/08 。出版:台北市立美術館。
-
2017/06
〈從扶植到研發:不唯「展覽」是問,期待一個分進合擊的國際交流方法〉 《給下一輪台灣數位藝術的文件: 2006-2016》 2017/06 。出版:典藏藝術 家庭。
-
2016/11
〈後見 之明── ET@T Archive的串流視域〉 ,在地實驗影音檔案庫 ET@T Archive 2016/11 。
-
2015/08
〈談「當代」太正確,談「前衛」太保守〉 ,《數位荒原》 ISSUE22 2015/08/28
-
2015/08
〈異地是否有異響?「異響 2015─台比聲音藝術交流計劃」後記〉 ,《藝術家》雜誌 2015/12 與 《數位荒原》 ISSUE 22 2016/01)。
-
2013/10
〈作 為畫外場的台灣島──談許家維與「鐵甲元帥」的敘事行動〉 ,《藝術觀 點 ACT》, vol. 56(出版: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2013/10 執行
-
2022/06
【補助】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現象書寫-視覺藝評」專案。計畫: 「 九〇年代噪聲作動的頻譜:從周逸昌、黃明川與王福瑞的藝術實踐談起」
-
2021/04
【補助】 文化內容策進院 「 2021年臺法 XR人才交流計畫」
-
2017/03
【補助】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海外藝遊」專案 提案計畫 「 南境歐陸:巴 爾幹半島當代與新媒體藝術踏查 」
-
2022/11
【講座】九〇年代「在地實驗」及其影像部署 (紀錄影片:https://youtu.be/DRxYCHmlCz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