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愛樂三十週年音樂會系列一 台灣元素系列-開創友善新世界
台北愛樂室內及管弦樂團
1985年,一群有志於深耕本土音樂文化的愛樂人士,共同創立了台北愛樂室內及管弦樂團,排除萬難延攬了前芝加哥交響樂團副指揮亨利梅哲先生為音樂總監,經過梅哲的嚴格訓練,使樂團塑造出獨特的台北愛樂演奏風格。總監亨利梅哲帶領的十八年中,台北愛樂不但在台灣掀起台北愛樂旋風,更數度代表台灣遠征美加、奧地利、法國、比利時、瑞典、芬蘭等二十餘國,五十餘個古典音樂重要城市,受到國際樂壇的矚目,為台灣在國際古典管弦樂壇奠定了一塊基石。
台灣各種音樂演出如雨後春筍般的蓬勃發展,以台灣為名之音樂會也不勝枚舉。台北愛樂在過去的二十六年中不但在國內發表國人作品,對提攜台灣作曲家走向國際更是不遺餘力。不論是在台北國家音樂廳的近兩百多場演出,或是愛樂於國際上代表性的音樂廳七十多場巡演,場場都深刻代表了台灣的經典音樂。 承繼台北愛樂過往提攜推廣台灣音樂,台北愛樂規劃推出最能代表台灣古典音樂的系列演出,「台灣元素」系列音樂會。「台灣元素」是一個廣義的稱呼,代表一系列由台灣的作曲家、台灣的演奏家、台灣的創作者、台灣的演出規劃製作者共同集思廣益製作,秉持創作出具有台灣特色的古典音樂展演。
2012年末,台北愛樂推動「心手相連」歲末慈善音樂會,以台北愛樂優秀的演出內容,將愛樂全年度推動的慈善計畫「愛樂種子」音樂教育計畫的成果展現出來,也成功的藉由專案設計,將演出的宣傳與音樂會本身的票務推廣做結合,並將周邊效益與慈善推廣完全融合,達成表演藝術良好的周邊效果。
2013年,台北愛樂持續樂團自身重視「社會服務價值」的表演藝術團體定位,將台北愛樂的定期公演與財團法人台北市脊髓損傷社會福利基金會的募款活動結合,以台北愛樂優秀的表演藝術展演實力,吸引聽眾與愛樂者前來聆賞。演出之票房所得將不扣除成本,全額捐贈予財團法人台北市脊髓損傷社會福利基金會作脊髓損傷病友公益服務之用,並藉由爭取民間團體,社會大眾及公部門的贊補助款,維持台北愛樂優異的表演品質所需承擔的高成本。
負有慈善推廣的責任,但全場音樂會台北愛樂仍然以最兢兢業業的方式規劃曲目與內容,秉持「每一次演出都是最後一次」演出的經典,結合台北愛樂社會服務的精神,讓愛樂者支持藝術文化同時,也能為社會付出更多關懷。
秉持此思維,2013年、2014年台北愛樂兩度與脊髓損傷慈善音樂會合作,成功的以台北愛樂高水準的演出,為身為社會弱勢的脊髓損傷傷友們募集到社會的關注與實質的支持。民間團體與公部門對於此模式亦呈現相當的支持。2015年,作為歡慶台北愛樂三十週年系列演出的第一響,台北愛樂將首先呈現「最重視的價值」,重視表演藝術與社會文化的結合,以感動人心的音樂藝術與感動人心的生命故事相結合,喚醒最亮眼的人性光明面。
「『友善世界 有你有我』圓夢公益音樂會」配合此一主題,台北愛樂特別精選許多具有象徵性意義的樂曲。包括:將被克服的困難,威爾第的《命運之力》;歷盡千驚萬險的甜美果實,史特拉汶斯基的《火鳥》;還有克服自然的險阻,充滿希望攀向高峰的理查史特勞斯《阿爾卑斯交響曲》。藉由充滿希望與力量的曲目編排,打響台北愛樂三十週年的第一響禮炮。
演出曲目
貝多芬:《費黛里奧》序曲
L. V. Beethoven: Fidelio Overture
小約翰史特勞斯:《春之聲》圓舞曲
J. Strauss Jr.: ”Voice of Spring” Waltz
聖桑:《前奏與隨想輪旋曲》小提琴獨奏:蘇顯達
C. Saint-Saëns:Introduction and rondo capriccioso Violin/ Shien-Ta Su
奧芬巴哈:《天堂與地獄》序曲
J. Offenbach: Overture to “Orpheus in the Underworld”
---中場休息 Intermission---
約翰史特勞斯:查爾達斯舞曲,選自歌劇《帕斯曼騎士》
J. Strauss: Csárdás from 《Ritter Pázmán》
艾爾加:《威風凜凜進行曲》
E. Elgar: Pomp and Circumstance Marches
陳能濟:《台灣民謠組曲》
Chen Ning Chi: Taiwan Folk song suite
馬斯康尼:《鄉間騎士》間奏曲
P. Mascagni: Intermezzo from “Cavalleria Rusticana”
羅傑斯:電影《真善美》精選
R. Rogers: Selections from ”Sound of Mus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