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v 朗v》

李彥蓁

  • 《朗v 朗v》|李彥蓁|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朗v 朗v》|李彥蓁|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朗v 朗v》|李彥蓁|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朗v 朗v》|李彥蓁|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朗v 朗v》|李彥蓁|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朗v 朗v》|李彥蓁|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朗v 朗v》|李彥蓁|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朗v 朗v》|李彥蓁|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朗v 朗v》|李彥蓁|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朗v 朗v》|李彥蓁|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朗v 朗v》|李彥蓁|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在2013年的交換留學期間,我(李彥蓁)與日本同學進行了一項創作計劃,關於「漢字」。在漢字文化圈裡,即使說著不同的語言,只要使用了共通的文字,在閱讀有約略差異的文字形體的情況下,根據前後文、字體的整體造型,以結合各自國家所使用的漢字進行置換解讀,也就能夠約略理解彼此的意思,進而溝通交流。因此,我與日本同學使用了各自日常中常用的漢字,從趣味性的角度進行了漢字遊戲的創作。我們以輸出圖像呈現遊戲的過程,並附上中日的漢字拼音,搭配中日文朗誦的聲音循環裝置,而這件作品便成為「朗V朗V」的起點。在台灣,台日漢字的邊界是模糊的。經歷過殖民時期、翻譯文化與御宅文化的影響下,一些日文的詞彙已融入我們的日常裡,它們可能與原意相同,也可能因為片段的擷取、流行媒體的影響下而成為截然不同的語意。我將在台灣的日常觀察以及文獻的閱讀,透過作品來梳理我跟文字之間的關係。

如果說我的銅版畫創作是出自於我的旅行經驗,那朗朗可以說是出自我日常生活的細碎累積,在碩士期間我開始接觸日文口譯的工作、漢字接龍的創作、留學期間與其他老師同儕的相處,以及後來也輾轉接觸了筆譯的工作,開始在意文字的使用。而版畫這個創作媒材有個有趣的地方,就是他們會把作品名稱簽寫在上面,因此觀者可以一邊看著畫面一邊對照著命名而進入作品。這是我最初使用日文作為標題的原因。留學期間的創作,使用日文標題是為了讓日本人可以透過閱讀這些標題能夠快速地進入、理解我的作品。回到台灣後,因為有漢字,所以在台灣的大家可以透過漢字去猜測去理解,而我有時也會中文、日文交替命名。所以其實在過去的銅版作品、個展的取名,我都刻意的想去玩文字遊戲。但,銅版畫作品畢竟還是在畫面的經營,對於文字的那個部分就顯得很微弱,如果不特別去說明、去解釋,可能不會發現。

所以「朗v朗v」這個展覽是跟語言、翻譯、中日文有關,裡面有些是我的日常觀察,或是我粗淺的見解。在藍曬技法的作品中,談論的是關於「翻譯」這件事。在開始進行這個展覽的資料收集的時候,日本俄語口譯米原萬里的自傳裡,有提到一個口譯、筆譯相當於是黑盒子的一個論點。雖然現在科技發達,已漸漸出現即時翻譯機,但人的翻譯還是有不可取代的地方,是因為翻譯這個過程是不可捉摸的,雖然它的出入口:比如說A語到B語是可以確知的,但那個轉化的過程是不清楚的,會因為這個黑盒子(譯者)本身的能力,也會成為B語的變因。 所以我使用一個充滿變因的創作手法,試圖想表達「翻譯」這件事。

關於作品說文解字圖鑑系列,我挑選了一些原本是來自日本的詞彙,用一個詼諧的方式做圖文解釋。有的是網路用語、有的是動漫用語,有的是因為商業宣傳的挪用。選用絹印是因為我習慣用銅版畫去經營、去琢磨畫面,但在圖鑑系列中我覺得畫面是次要的,主要的重點是在於文字。絹印是個色塊、平整的、工業的,但又可以保留某種手工的狀態,因此使用絹印的方式去製作。然而,這個圖鑑目前數量尚未足夠,未來還會繼續完成。

顯示完整資訊
作品展示
文宣品
延伸閱讀
備註

展覽名稱: 朗v朗v - 李彥蓁 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