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虛情假意的胡言鬼扯 符合悖離中國的觀點

李旭東

  • 不是虛情假意的胡言鬼扯  符合悖離中國的觀點|李旭東|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不是虛情假意的胡言鬼扯  符合悖離中國的觀點|李旭東|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不是虛情假意的胡言鬼扯  符合悖離中國的觀點|李旭東|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不是虛情假意的胡言鬼扯  符合悖離中國的觀點|李旭東|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不是虛情假意的胡言鬼扯:符合/悖離中國的觀點」創作心得

北京自承辦奧運以來,都市更新不斷,至今仍是工地圍籬處處。摩天大樓、購物中心、地鐵、公車、通信網路等所有硬體建設的發展,幾乎與任何一個現代化都會無異;然而使用者的素質卻有天壤之別。大眾運輸中擠上擠下、公共場所高聲闊談、肆無忌憚使用手機、隨地吐痰亂丟垃圾、十字路口來自四面八方的車輛與行人爭道情景,對照到處可見的宣傳標語:「講文明、樹新風、建立和諧社會」,人人自顧發揮改革開放帶來的恣意,誰也不在乎誰,更徨論社會何如。

此地藝術發展的速度與規模,都是他國難以比擬。但是一切向錢看,藝術的目的與方法與他人大相庭徑。大山子798、草場地、酒廠、崔各庄等地所謂「文化創意產業園區」都是市政府或各地鄉政府的經濟投資計劃。佔地面積100平方公尺以上的工作室數以千計,野心宏大的藝廊經常以藝術中心或美術館為名。進駐工作室的藝術家90%為中國籍,國際交流機會實在有限。藝術出口仍然仰賴外國買家對中國的好奇與異國情懷,作品內容與風格的類似或雷同情形則司空見慣。藝術家言談之間少有藝術哲學或當代思潮種種;市場考量是其一,本身的理解與素養才是問題根本。

這個創作計畫,我選擇中國傳統民間玩具中的老虎布偶作為造形基礎,試圖喚起人們對於事物真相的理解,同時探討藝術的目的與方法。從一隻活生生的老虎,到一只布偶玩具;再從一只布偶玩具,到一件藝術品。多少事物的真象在語言轉換之間流失?計畫標題:不是矯情鬼扯。「矯情鬼扯」(hypocritical rubbish)一詞借用自愛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對藝術的嘲諷;他視藝術作品如「玩具」,且認為藝術只是通往自然與人生的「永恒圖像」。我則相信,藝術既不是現實的摹仿,也非個人經驗的呈現,因而不應有次級複製或各說各話的問題。換言之,藝術就是藝術它自身。藝術創作,以哲學家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的話說,就是「去遮蔽」(deconcealing)的過程,創作目的,就是要讓事物展現它自身的「無蔽狀態」(unconcealedness)。因而在這個計畫中,一隻老虎就是一隻老虎,一只玩具就是一只玩具,一件藝術品就是一件藝術品。

顯示完整資訊
作品展示
相關成果
  • 李旭東作品展(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