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之間─ ─徐永旭個展」

徐永旭

  • 「再‧之間─ ─徐永旭個展」|徐永旭|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再‧之間─ ─徐永旭個展」|徐永旭|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再‧之間─ ─徐永旭個展」|徐永旭|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再‧之間─ ─徐永旭個展」|徐永旭|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再‧之間─ ─徐永旭個展」|徐永旭|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再‧之間─ ─徐永旭個展」|徐永旭|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再‧之間─ ─徐永旭個展」|徐永旭|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再‧之間─ ─徐永旭個展」|徐永旭|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再‧之間─ ─徐永旭個展」|徐永旭|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再‧之間─ ─徐永旭個展」|徐永旭|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再‧之間─ ─徐永旭個展」|徐永旭|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再˙之間」展覽介紹

藝術家以八件巨型雕塑作為主展品,其間裝置著數千件與主展品形式相似的小型陶瓷雕塑,本展裝置於當代館前廣場,期望讓作品進入社群、除去美術館門檻與時間限制,在與民眾互動中實踐、驗證藝術家創作時身體性中勞動與反覆,企圖創造屬於藝術家個人空間與時間氛圍。

創作自述

當我(徐永旭)以「土」為創作的媒介時,「身體」與材質直接接觸所產生的身體勞動與身體感,透過身體的覺知,佈滿了身體的觸覺、痛覺。在作品中可見創作時留下的一圈圈、規律的手指壓痕,當身體與土的接觸——按、壓、擠、撕……等原始簡單的動作,泥土所回應的凹痕、擴展、撕裂……,泥土所表現出的自由、不確定、遊戲性,讓身體在這過程中現身。泥土是藝術家身體知覺進出的中間質,真實的身體感因這世界的「痕」而存在。

「身體」(the body)一辭,在傳統的概念裡是與「心」相對立的二元說,認為身體是一個物質性的概念(material conception),以往有許多對於心靈、思想、倫理……等論述,在理性主義甚或儒家的修身觀中,甚至貶抑「身」相對於「心」。法國哲學家梅洛龐蒂(Maurice Merleau-Ponty, 1908-1961)極力摒除「客體-主體」(object-subject)對立的主張,他把作為主體存有的「我」與作為肉身存在的「身體」視為不可分的全體,而以「身體—主體」(body-subject)取而代之,「身體」在此的意義不再只侷限於物質性的內涵,同時更具有「超越性」意涵。

透過身體與材質持續接觸、不斷堆積與重覆,「重覆」在歷史中以過去不斷地重覆,但因慣性的熟悉卻不自覺地「重覆」在「重覆」中,但當自身有所侷限時,「重覆」卻不斷現身在自我之中,這時從重覆與重覆的間隙,找尋重覆之間的差異,試圖帶入一種時間的堆積與空間交織中。但這個時間與空間已不再是物理性與歷史性,呈現屬於我個人的時間與空間。逾越與否,已被消解在時間與空間之中。

顯示完整資訊
作品展示
展場圖片
作品明細表
文宣品
相關成果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