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光見-一個女工的故事〉紀錄片拍攝及映演計畫

莊妙慈

  • 〈石光見-一個女工的故事〉紀錄片拍攝及映演計畫|莊妙慈|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石光見-一個女工的故事〉紀錄片拍攝及映演計畫|莊妙慈|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石光見-一個女工的故事〉紀錄片拍攝及映演計畫|莊妙慈|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石光見-一個女工的故事〉紀錄片拍攝及映演計畫|莊妙慈|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莊妙慈《石光見~一個女工的故事》影片簡介

片名:《石光見~一個女工的故事》
片長:41分鐘
導演:莊妙慈
拍攝:李文中、李易霖、李易昆、林偉芬、莊妙慈
製作:中華民國基層勞動家長協會
製作年份:2010年

本片導演在13年前協助東菱電子關廠抗爭而與陳滿屏相識,姐妹情誼與戰鬥情感伴隨著她們步入中年。以主角陳滿屏的家鄉土名「石光見」為片名,咖啡作為串接的主軸,透過咖啡看見人與土地的關係、看見人與家人的情感、看見人與人之間的聯繫,落葉總要歸根,人、土地、家是最終的回歸地。石光見咖啡,不是一個行銷於消費社會的商業品牌,而是種植在我們每個人情感土壤中的思念。

許多人在莘莘學子階段就以建教合作生的身分,十幾歲離鄉背井來到這個大都會工作、求學、生活、定居,這是早期南部移工從農村到都會打拼的寫照。正值青壯年時又遇到關廠風潮而失業,有些人重新回到農村討生活,有人轉行到工商服務業,這過程反映台灣本島農村與工業各自的蕭條與轉型,這是島內移民的歷史,從南部到北部,從農村到工廠,從先人開墾的農地勞動,到現代工業的興盛蕭條,人隨著空間移動,也隨著社會發展的變化流轉。

透過一個關廠女工陳滿屏的故事,從底層觀點為這部歷史做最真實的見證,底層人民也才不會從歷史中被遺忘。石光見,見證人、土地、勞動之間的情義與情感。

導演的話

滿屏與我(莊妙慈),因關廠抗爭相識,同樣是生長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的女性,雖然年齡相仿,卻有著截然不同的成長背景,知識份子與工人,看似不同的人生發展,卻因勞工運動而相遇,成為生命中的好姐妹,從此結伴而行。關廠抗爭,讓滿屏發現自己、發現集體的力量,支持著她對生命的熱情以及迎向任何困難的勇氣,勞工運動,讓我長出底層階級的世界觀,以肉身投向相信以集體力量可以朝向變革的搏鬥中。我們一起在這個社會運動的土壤中,長大前進。

顯示完整資訊
精選片段
劇照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