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爾摩沙茶室事件

李奎壁

  • 福爾摩沙茶室事件|李奎壁|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福爾摩沙茶室事件|李奎壁|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福爾摩沙茶室事件|李奎壁|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本計畫於2021年10月開始前期研究,從參訪台灣茶農的茶園以及訪談茶商開始,階段性成果以影像的形式在展覽《壞交易:Tê及跨境》(展期:2022年12月6日至2023年1月29日)於嘉義市立美術館中呈現。並且在2024年3月與2025年3月接續過去的調研成果,經由舊金山國家檔案館轉介,於目前保存「福爾摩沙茶室」在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1915)相關檔案最為完整的Berkeley 大學的Bancroft 圖書館。該檔案為一組攝影集,在1915年時由Cardinell-Vincent 公司拍攝,博覽會全系列影像包含了照片、玻璃底片、膠捲底片與全景膠捲底片等。該檔案也包含了1913-1914年博覽會準備期間由HS Crocker & Co.所拍攝的博覽會紀錄過程。

目前收藏有福爾摩沙茶室相關檔案並且向公眾開放的檔案館僅有美國舊金山的Bancroft 圖書館(1915年的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版本)與荷蘭的熱帶博物館(Tropenmuseum,1914年的三寶壟殖民博覽會),另外在華盛頓的Fox Island上,也有以1939年參與紐約世界博覽會的福爾摩沙茶室建築材料拆遷與改建的教會女子學校建築。福爾摩沙茶室在過去除了作為殖民者想像殖民地的縮影外,以「福爾摩沙」一詞作為島嶼或是族群的想像,並且透過商品化的包裝,也成為今日研究在後殖民語境中重塑自我認同時的重要材料之一,期待未來有更多文化工作者能夠擴延本議題的研究。

顯示完整資訊
作品展示
作品明細表
相關成果
延伸閱讀
獲補助者顯示完整資訊
姓名

李奎壁

Name

Li.Kuei-Pi

作品紀錄
  • 2023/10

    香蕉幣計畫

  • 2023/04

    舒適小鎮

  • 2022/03

    Kha-Kha 分享計畫台灣版本

  • 2021/04

    TransBorder邊境計畫

  • 2020/08

    鑽石夢

  • 2019/10

    Kha-Kha 廚房計畫

  • 2019/07

    Kha-Kha 分享計畫

  • 2018/08

    閃焰經濟學:租借烏托邦

  • 2018/08

    軍隊,哲學家與愛情(的背面)

得獎紀錄
  • 2024/06

    台新獎年度提名

  • 2023/03

    桃源國際藝術獎 入選

  • 2022/03

    台南新藝獎

  • 2021/04

    高雄獎首獎

  • 2020/12

    北美獎優選

展演或發表紀錄
  • 2024/08
    ~
    2024/09

    Made in Somewhere, Vernacular, 墨西哥

  • 2024/05
    ~
    2024/06

    Pune Short Film Festival, 印度

  • 2024/04
    ~
    2024/05

    Transfer Station – The Missing Shadow, Gemeinde Köln, 德國

  • 2023/11
    ~
    2023/12

    「鷹生犬」,絕對空間,台南,台灣

  • 2023/11

    Dharamshala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印度

  • 2023/10
    ~
    2023/12

    「香蕉幣」李奎壁個展,覓空間,台北,台灣

  • 2023/09
    ~
    2023/10

    2023 巴黎短片電影節,巴黎,法國

  • 2023/08

    「The Video, the Island, and the Difficulties of Re-Identity: Taiwan」,普利希納當代藝術中心,普利希納,科索沃共和國

  • 2022/12
    ~
    2023/01

    「未至之城-亞洲雙年展」,Metropolitan museum of Manila,馬尼拉,菲律賓

顯示完整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