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樂作品詮釋與即興創作
聲子樂集「擊樂作品詮釋與即興創作」簡介
聲子樂集擊樂團成員們經由文本閱讀、討論分析、演出排練、重新詮釋等過程後,除了使用一般標準樂器做演奏外,也加入生活器具的打擊練習,再與駐團藝術家學習電子音樂、效果器加入的擊樂演出,最後由駐團藝術家周新純創作一首為聲子樂集量身企劃的現代擊樂作品《節奏之詩I》。以影像錄製方式呈現完整作品,於網路影音平台公開發表。
演出形式為打擊三重奏加上電子聲響,由三位團員(張方鴻、陳筠涵、周嘉慧)一人負責一樣樂器(定音鼓、大鼓與管鐘)作為傳達音樂表情的工具,演出過程中,演出者必須隨時感受到其他團員的動向,並在細節處能專注於聲音的表達以及和電子聲響的配合。全曲長度為十五分鐘,演奏家必須按照樂譜上的指示進行聲音、動作、以及時間上的傳達和規劃,呈現一首完整的演出作品。
駐團藝術家:周新純
在學期間曾與NSO國家交響樂團、巴黎愛樂廳EIC、里昂國家交響樂團、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交響樂團等樂團共同演出。近年朝跨領域發展,並嘗試音樂劇場創作。
2017-2019年曾於巴黎西帖藝術村駐村,期間與舞者、導演等藝術家合作。其創作曾獲國藝會補助,並於留法期間多次獲法國大眾銀行基金會、法國興業銀行基金會肯定。
2019年十月自法返台,現任教於台北市私立復興中小學、三重商工音樂教師。曾任台北市中崙高中音樂表藝教師、台中市光復國小音樂班奧福教師、清水高中音樂班。創作歷程:
2012年發表第一首打擊樂五重奏《XD》。
2015年首次發表音樂與舞蹈作品《沙漏》,同年與法國GRAME音樂創作中心合作,創作並發表《重生》給打擊獨奏與即時電聲影像,爾後多次以電聲與合唱版本於各地演出。
2017年於法國Les Fabricants 藝術節發表為女高音與打擊樂的音樂劇場《鏡像》。
2018年於台灣演出與製作 《野生之夜》音樂劇場,於台中歌劇院、台北納豆劇場演出。
聲子樂集
2010/04/07
林希哲
2000年夏天,六個交大的學生,因著對打擊樂的熱愛,在新竹成立聲子的第一個團隊「聲子樂擊室內樂團」。五年後,藝術總監林希哲,結合花蓮地區的年輕學子,成立了「聲子樂集管樂團」(Phonon Wind Ensemble),培養花蓮在地的音樂演奏者。樂團成員涵了職業演奏家和業餘愛好者,因認同聲子樂集「以愛為出發點,以音樂藝術關懷人」的信仰,以及深耕花蓮藝術環境的理念目標而聚在一起。
經過十餘年努不懈地耕耘,每年除定期公演外,也會不定期舉辦小型藝文活動,寒暑假更有打擊樂營隊及寒訓。相信藝術的力量無遠弗屆,人人都可以感受得到其中的「真,善,美」,因而開拓生命中的可能性。
2017年,聲子在桃園中壢也尋找了一個新的空間作為基地,期許作為桃園擊樂及音樂教育推手,用音樂連結東西半部的橋樑。如今結合新一代優秀擊樂家及音樂工作者,著手多角化的展演形式,期待未來能夠在臺灣的音樂環境中走出一條新的路線!
2019-2020年重要活動紀錄:
- 2020年11月1日「魔擊:預言家」屏東縣文化局實驗劇場
- 2020年10月31日「魔擊:預言家」屏東縣文化局實驗劇場
- 2020年10月17日「魔擊:預言家」交通大學演藝廳
- 2020年8月2日「Righteous 義:聲子樂集管樂團年度公演」花蓮縣文化局演藝廳
- 2020年7月「大農大富平森情境展」光復鄉大農大富平森園區
- 2019年11月2日「森之夢」花蓮縣富里鄉瑞舞丹大戲院
- 2019年8月18日「Just Music:聲子樂集管樂團年度公演」花蓮縣客家文化會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