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Camerata Taiwan 巴雀弦樂團《東方音緣》
「2020 Camerata Taiwan 巴雀弦樂團《東方音緣》」演出介紹
「東方音緣」,我們一起探索來自兩個東方的音樂。東歐,有著風格獨具的音樂性格。台灣,我們的家鄉,屬於我們的聲音。
巴雀今年(2020)特別邀請享譽國際的台灣青年作曲家林佳瑩為本團譜寫創作,我們將世界首演她的新作《Anamorphosen》,探尋屬於我們的時代精神。
我們也將帶來波蘭作曲家帕德瑞夫斯基較少被演出的早期作品《弦樂組曲》,青澀中帶著新意。鋼琴家陳世偉將演奏同樣來自波蘭的鋼琴詩人蕭邦《第二號鋼琴協奏曲》,傾聽蕭邦內心的暗戀思慕之情。音樂會的最後,我們將挑戰匈牙利作曲家巴爾托克於二戰前夕的不安與緊張中寫下的經典之作《嬉遊曲》。
演出曲目
- 帕德雷夫斯基《弦樂組曲》(台灣首演)
- 蕭邦《第二號鋼琴協奏曲》(改編給鋼琴與弦樂團)
- 林佳瑩《Anamorphosen》(世界首演,巴雀委託創作)
- 巴爾托克《嬉遊曲》
演出者
指揮/楊書涵
鋼琴/陳世偉
樂團/巴雀弦樂團
委託創作/林佳瑩
巴雀藝術
2015/12/23
張皓翔
巴雀藝術成立之初,是想同時作好一個表演團體與行政平台,讓海外歸來的傑出年輕音樂家們能更容易登上舞台,進而被臺灣聽眾聽見。這些年輕音樂家為了追尋古典音樂的源頭與不同的生命經驗而出國深造,或許在國外累積了人脈、才華也得到肯定,但最後還是會選擇回到臺灣發展。團長張皓翔就曾是這些音樂家當中的其中一位,自己剛回國時,不免為自己的音樂家生涯感到有點擔憂:臺灣的古典音樂環境,不論在節目素質、活躍度與聽眾人數上,當然都差上歐洲好大一截。即使回臺後的幾年歷程還是讓張皓翔覺得,臺灣古典音樂環境不理想,「但依然能有些不同的發展。」不過他也沒忘記當初內心的不安,同時深知年輕音樂家們日後在臺灣要能有這種「不同的發展」,還是得先站穩第一步。
如今六年過去,巴雀藝術的努力與堅持已被注意到,2019獲選為「新竹縣傑出演藝團隊」,以此之名,我們更賦有回饋社會及將藝術向下紮根的使命。我們給自己的下一個願景,是要把這些在世界各地挖寶的好聲音,淬鍊成巴雀之聲,再將之帶出台灣、帶到世界。
目前本團的節目共分為:
年度巡演音樂會
「巴雀弦樂團」由波蘭國際指揮大賽首獎得主—楊書涵擔任指揮,並邀請西班牙史坦伯格國際鋼琴大賽首獎—陳世偉擔任鋼琴獨奏,保加利亞卡密拉羅夫國際小提琴大賽首獎—簡祥峻擔任樂團首席,及延攬海內外20多位青年音樂家,每年為音樂而相聚,共同攜手進行年度台灣巡演,呼應了Camerata(註1)的精神,因此便以「Camerata Taiwan」為團名。
註1:「Camerata」一詞發想於 Camerata Florentina,是指16世紀於義大利佛羅倫斯一群熱愛人文、藝術、哲學的同好,時常齊聚一堂討論相關課題,其中兩位成員是非常重要的作曲家,這個聚會對於音樂的發展有深遠的影響。
《蒲公英》校園巡迴計畫
2017年以新竹為始, 樂團內部自成室內樂組合,透過現場演出,規劃主題,提供知識之餘,拉近音樂與小朋友日常生活的關係,直接引起他們的共鳴,萌芽出學童對音樂的興趣。讓音樂藝術的種子向下扎根的同時,同時期許能平衡偏鄉地區藝術資源不足,與學校老師們共同創造孩子對於藝術感受的想像。而這段音樂偏鄉之旅還要繼續走更久,更遠。
《蒲公英》校園公益巡迴音樂會,連續三年獲選新竹縣政府文化局「藝進校園」合作專案。
巴雀青少年弦樂團
2019年10月成立初期,計畫2020春季甄選。雖然草創時期,但期望透過樂團全面性的訓練,讓學生親身感受老師們的態度與音樂,進而能被感染內化。而我們相信,學習不是只有聽音樂的習慣或對音樂的了解,而是學生的態度。態度對了,技術得到進步、體驗過合奏的神秘感受,那些成就感就會帶領他們主動追尋音樂。
巴雀盃音樂大賽及優勝者音樂會
2017起每年舉辦,因為曲目以演奏全曲為原則,並邀請到劉姝禪老師擔任評審長,及其他音樂領域頗負盛名的評審老師擔任,除資深音樂人也有新生代演奏家,一年比一年吸引更多人報名。而本賽事歷屆參賽者成績皆於國際大賽或國內甄選成績皆能相符呼應,無疑這些都是對此比賽正面公平的肯定。
2018-2019重要活動:
- 2019巴雀弦樂團《巴雀.英倫》
- 2018巴雀弦樂團《愛.昇華》
- 巴雀盃音樂大賽及優勝者音樂會
- 校園公益巡迴音樂會《蒲公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