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建築彩繪之傳承

江佩明

  • 傳統建築彩繪之傳承|江佩明|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傳統建築彩繪之傳承|江佩明|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傳統建築彩繪之傳承|江佩明|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傳統建築彩繪之傳承|江佩明|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傳統建築彩繪之傳承|江佩明|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傳統建築彩繪之傳承|江佩明|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本次製作的作品為達到豐富的層次與飽和的色彩,並且保留部分顏料半透明的性質,需要平塗與暈染二、三次以上,本人(江佩明)可能耗費了兩倍以上的時間。對於傳統匠師被工期限制快速的作畫,為達到節省時間和顏料,一般工匠會在調好的油料中掺入被稱為「色母」覆蓋力較強的顏料,色彩俗麗,性質不穩定。顏料的優劣評比也在後文中討論。

在這段繪畫的過程中,本人到萬華龍山寺、鹿港天后宮、湖口三元宮等地觀摩其他彩繪的作品,發現乍看之下皆以神像為主體、朱漆為背景的門神仍然有許多不同的表現方式,例如武將盔甲的花紋、文官宮娥的服飾搭配、門神面部神情的表現方式,各匠師在表現手法上具有各自的風格,所以傳統彩繪在大部分繪畫方式具有固定手法外,在巧妙處有細微的變化,也就是傳統繪畫比較耐人尋味的緣故。

待本次結案後,除了繼續準備展覽外,本人會將作品集架設網站,並尋求與業界合作,將傳統繪畫致力於實務經驗上。原尺寸(約三米)的門神在上墨線時,一筆要拉更長的線條,難度更高,希望有機會嘗試看看。

顯示完整資訊
作品展示
相關成果
  • 金箔修復與金箔工藝展(2004)
  • 赴義大利參與暑期修復課程補助計劃(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