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鳳學舞蹈全集 第二卷 唐宮庭讌樂舞蹈研究
第二卷題名「通古今之變.春鶯囀.蘇合香」,是沿用劉鳳學多年前訂下之卷名,搜羅論文、《春鶯囀》、《蘇合香》舞譜樂譜、影像外,更「首次釋出」服裝/頭飾設計翁孟晴和11位舞者訪談,呈現更多重建的過程和細部。
本卷所收錄傳主文章,分別是民國55年《體育期刊》〈中國樂舞在日本〉,1999年、2014年受邀於廣東和北京舞蹈學院學報發表的兩篇論文。另一篇由韓國呈才研究會藝術監督金英淑執筆〈韓國唐樂呈才概觀〉,則是2015年受邀舞蹈文化人類學研討會之發表,提供讀者唐樂舞在中國、日本、韓國概覽和對照。劉鳳學於1966年在日本宮內廳追隨辻壽男(Tsuji Toshio,1908-1988)研究學習唐朝傳至日本之讌樂舞,〈中國樂舞在日本〉是從日本歸國的首篇發表文章,自此開啟重建源頭,隔年(1967)發表《春鶯囀》〈遊聲〉、〈序〉。根據《全集》第一卷劉鳳學自述和未公開訪談影像,她提及「雖然被學術界高度肯定,但是,自我檢討的結論:文化是不能直接移植的,原本屬於我們的唐讌樂舞,在日本的發展已超過一千三百年,經不同的文化禮俗洗禮,舞蹈動作的『質』變,是不能忽視的。」沉潛再沉潛;深究再深究,20年後,終於又回歸於初衷,陸續完成了唐大曲《皇帝破陣樂》、大曲《春鶯囀》、大曲《蘇合香》……。
另,特別想點出「首次釋出」的服裝/頭飾設計者翁孟晴和舞者訪談。對於眾多熟悉傳主個性的人而言,不但是罕見之舉,對舞團和基金會來說,也是難得的認可和決定。不只是外界,團裡向來視劉鳳學「唐樂舞」為嚴謹、機密且保守性宣傳。用Google搜尋,影像資料也是奇少。團員皆知舞蹈家窮究極致的個性,在排練場是不準拿起任何有攝錄功能的機子。一來她對自己嚴格,跨越亙古時空拼湊殘片,她有強大的責任和使命感,翁孟晴:「對於中國古代舞蹈的重建,我一直抱持著非常謹慎的態度:一方面不想,當然也不應該掠奪先人的智慧;一方面也盡量參考文獻與佐證,盡我所能保存其原貌。」 若非熬出階段性成果,斷不會發表出來,連帶我(翁孟晴)等習舞的徒子徒孫都分外珍惜羽毛、恪守準則,所以其作都沒有遭到數位時代的大量複製,時至今日,我們竟還能挖掘出這麼多的「首發」。不過,此等嚴謹也是一體兩面,可幸是沒有大量複製的廉價感,缺點是較難廣為傳播。 釋出訪談,不是為俗氣地解謎解密,是為這群投注大半生的舞蹈人留下紀錄,提供大眾理解劉鳳學重建過程的切片。
財團法人新古典表演藝術基金會
1994/05/27
陳勝美
財團法人新古典表演藝術基金會成立於民國八十三年五月二十七日。成立宗旨為獎助、推動及執行音樂、舞蹈及戲之創作、演出、研究及出版事宜。
2014-2017年重要活動
- 2017年 年度製作《羅生門》(演出於臺北市藝文推廣處城市舞)
- 2017年 偏鄉巡演《小王子3.0》
- 2016年 年度製作 《千帆揚起》(演出於臺北市水源劇場)
- 2016年 偏鄉巡演《小王子3.0》
- 2015年 年度製作《小王子3.0》(演出於國家戲劇院)
- 2015年 2015舞蹈文化人類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 2014年《客風‧漂鳥之歌》(演出於國家戲劇院)
- 2014年 新古典舞團新銳創作展《轉化》(演出於新古演紅樹林劇場)
- 2012年《揮劍烏江冷》劉鳳學作品第127號(演出於家戲劇院)
- 2013年《春之祭》、《基督的救贖》劉鳳學作品第125、128、129號(演出於國家戲劇院)
- 2013年 2013音樂舞蹈文化人類學研討會
- 2014年 中國北京《唐樂舞》交流演出計畫
- 2014年《客風‧漂鳥之歌》(演出於國家戲劇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