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聲劇場2010年度製作─《尋龍記》

身聲劇場

  • 身聲劇場2010年度製作─《尋龍記》|身聲劇場|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身聲劇場2010年度製作─《尋龍記》|身聲劇場|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身聲劇場2010年度製作─《尋龍記》|身聲劇場|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身聲劇場2010年度製作─《尋龍記》|身聲劇場|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身聲劇場2010年度製作─《尋龍記》|身聲劇場|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身聲劇場2010年度製作─《尋龍記》|身聲劇場|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身聲劇場2010年度製作─《尋龍記》|身聲劇場|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身聲劇場2010年度製作─《尋龍記》|身聲劇場|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身聲劇場2010年度製作─《尋龍記》|身聲劇場|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身聲劇場2010年度製作─《尋龍記》|身聲劇場|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茲就《尋龍記》在表現手法特色、故事本身對社會以及藝文場域之影響效益說明之。

1.加入文本敘事比例,激盪身聲劇場慣有的表現手法,以音樂肢體串連,展現劇場自我突破、挑戰新式劇場美學的企圖

《尋龍記》連續兩週八個場次強勢推出,表現特出,迴響熱烈,翻新歷年來觀眾對身聲劇場演出的感官記憶,並且獲得藝文界相關工作者、藝文觀眾對本劇演出之正面肯定。

整體而言,題材、觀戲體驗、表現手法皆可稱為本次劇作展演特色。身聲劇場這一次創作靈感與莊子意外相逢,在「朱泙漫學屠龍於支離益,單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無所用其巧。」的思想裡提取生活哲思新意,尋龍故事在身聲劇場一貫以肢體、樂器、吟唱等多元藝術表演手法下,既寫實又詩意地轉寫「反英雄」的追尋旅程,更隱匿著現代人為何相信、如何相信的性格倒影。劇中採用多元素材,呈現台灣絕無僅有的劇場形式,用人聲、樂器合鳴歌唱,以身體語言搭配偶、面具詮釋故事,將文本設計在聲與光裡流動,用古今對照的語彙表達你我心裡的信念、疑惑、自我反思聲音。

《尋龍記》以明快節奏帶領觀眾在「感官」、「敘事」與「自我思索」間穿梭。在現場音樂與戲劇中自然帶入演員與觀眾的互動演出,觀眾席也成為舞台焦點,觀眾參與了演出,成功打破表演者與觀眾之間的刻板關係,使觀者在另類、趣味、親近的觀戲體驗中產生共鳴,並且感動。

《尋龍記》劇中不時可見多種角色在樂音、場景、光影中轉換、翻玩,為求劇場表演之專業性能更精進而不受限,特別在慣有表現方式中增加文本敘事比例,時而深沉,時而回到輕快語彙,以節奏串連語言,身聲劇場再次藉由自我突破,激盪身聲劇場創作廣度,演員們不畏懼迎面襲來的挑戰,更因此激發自我表演能量,劇中透過跳躍、有力度的、甚至帶些戲謔的音樂、肢體,強而有力地帶入貼近社會現實的深沉觀照,提供觀眾對自身生活價值的思考喘息空間,是身聲劇場企圖轉換對社會大眾發聲的語氣,在戲劇表演中的大膽創新嘗試,亦創造出另一番劇場美學的風景。

2.提供人們終生追求尋覓的喘息思索空間,人在自我、在社會期待下根深蒂固的觀念反思,點出人們如何相信、為何相信的性格倒影

身聲身處現代社會中,不斷企圖汲取各類生活觀點與題材,藉由劇場藝術創作與演出,提出在現實世俗與生命洪流中如何自我觀照之思索點,《尋龍記》為本年度新製作作品,從擅以具象傳達抽象哲理之古代思想家莊子著述中,發堀其探究人庸碌一生所求為何,點出人應順性而為等生活觀點,提供了身聲對探求生命內在原點,審視自我生命本質另一種觀點之映照與延伸;《尋龍記》隨尋龍神語的延伸與開展,試圖折射出現代社會與現代人的某種樣態,在現實社會中開啟了一道人們對自我探尋、詰問與追求自我理想的喘息思索空間之門,對不同年齡層的民眾而言,此議題可提供觀念、理想上的反思,舉凡幼齡學生、青年新生代、進入社會現實的上班族,甚或已有所成者,或者對未來懵懂者,正在找理想者、正在建構理想目標者、已踏上向目標前行之路者、遇上各種生命經歷或挫折者,乃至在抉擇處徘徊者……,各有相映對照之觀點可感受與探討之,身聲劇場《尋龍記》對社會廣大社群而言,藉由劇場說故事,在音樂肢體、多重表演能量與詼諧角色扮演下,連結團隊與各界社群環境,鋪設了一條更入世的社會現實價值觀點探討的發聲口,再次突破劇場表演與美學的框架,也為將來的創作軸向打開更大的向度。

3.製造劇場空間與淡水沿岸週邊社群藝文生活圈之現地連結機會,以竹圍工作園區十二柱的場域為據點,藉由文宣視覺印象、參與特殊藝文空間展演觀賞經驗,開拓與深耕推展文化藝術的各種契機

身聲劇場近年持續融入在地環境,找到更寬闊的天空,持續普及藝術的信念,與社區民眾分享我們的創作與藝文推廣活動。《尋龍記》以竹圍工作園區十二柱為據點,以都市內的桃花源、自然比鄰的創意空間之姿,結合樸實親切的專業劇場藝術,成功製造了一場場釋放束縛、兼具品味與創意的的藝術慢活體驗。

本次展演在宣傳與推動上,除了藉宣傳活動擴大展演辦理之能見度,更透過電子專屬網站、大型布旗設置與海報陳列等,強化視覺感受與大眾對身聲劇場印象之累積,同時於演出前台提供觀眾與劇場人物互動與合影留念之背景,延伸最直接的觀戲感受,加深個人近身與劇場互動體驗之記憶;另外,呼應劇作對理想探尋的主題,本次對外爭取特定資源連結,順利獲得由台北艋舺龍山寺贊助祈福平安符200組,搭配展演與前台管理贈與現場觀眾,為身聲劇場首度配合售票展演獲致贊助實例,間接也擴大了整體計畫辦理之效益。

《尋龍記》展演辦理成功,再度製造劇場空間與週邊社群藝文生活圈之現地連結機會,強化並活絡特殊(實驗性小劇場)藝文空間之功能與使用率,結合地方資源以帶動淡水區之藝文氣息,吸引大台北地區(如台北縣市、基隆)藝文人口,乃至淡水河沿岸地區淡水、關渡、竹圍一帶社區觀眾,以白領階級家庭族群、青年新生代、藝文界人士為多,亦包括當地社區居民耆老、親子、週邊地區學校師生前來觀戲,藉由參與特殊藝文空間展演觀賞經驗,開拓(新觀眾)與深耕(淡水區域當地)推展文化藝術的各種契機,間接影響大眾參與藝文活動之習性,同時開發新型態藝文消費選擇。

顯示完整資訊
精選片段
演出照片
演職人員簡介

主要參與者

吳忠良  藝術統籌暨導演指導  
張偉來  副團長/演員
劉佩芬  主要演員
劉婉君  主要演員
巴奈(潘靜亞)  主要演員
莊惠勻  主要演員

顯示完整資訊
相關成果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