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SEVEN SELVES

小事製作

  • 《七》SEVEN SELVES|小事製作|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七》SEVEN SELVES|小事製作|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七》SEVEN SELVES|小事製作|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七》SEVEN SELVES|小事製作|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七》SEVEN SELVES|小事製作|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七》SEVEN SELVES|小事製作|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七》SEVEN SELVES|小事製作|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七》SEVEN SELVES|小事製作|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在限制中找到可能,是我們在面對的生活。」藝術總監楊乃璇

《七》Seven Selves由藝術總監楊乃璇策劃統籌,邀請劇場頑童王嘉明,首次編「編舞們」,由小事製作四位編舞家楊乃璇、蘇品文、張堅豪、林素蓮擔任舞者,另邀請在劇場編舞家劉彥成、驫舞劇場編舞家黃懷德以及留法鋼琴家何婉甄初次同台合作。

乃璇與嘉明於2007年,因周書毅為兩廳院創作的雙人舞小品《0000000000》而相識,同年十月,乃璇首次擔任王嘉明獲選為台新藝術獎評審特別獎作品《殘,。》演員。導須開放、幽默,兼具冒險性、娛樂性十足的工作方式令人深深著迷,而我們對於肢體表現的觀點非常相似;十年來,無論是以表演者身份參與導演大小型劇場演出,或在製作中擔任動作設計,一路合作默契十足。2015年TIFA《理查三世》排練中,不知道哪來的靈機一動,就悄聲問道:「嘉明,你想編舞嗎?願意在小事製作身上實驗一下嗎?」他直定定的回答:「好阿!」這就是《七》的由來。

《七》是一個神祕的數字,最初取自聖經原罪的概念,聖經中說上帝用七天創了一個世界,一周有七天,彩虹有七種顏色,而英文標題Seven Selves還有另一層意涵–自我;在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的時代,用螢幕打字和他人溝通,思考模式都在平面的2D世界裡,快要忘記肉身的存在了。

王嘉明在《七》Seven Selves運用了6名舞者和1位鋼琴家現場演奏貝多芬晚期奏鳴曲,用貝多芬音樂中龐雜的篇幅,大量的賦格,極淺、又極深的音樂層次,理性和感性的心境糾結,開啟身體內在的開關,試圖喚醒大家感覺日常生活,自己的身體有哪些訊息、情緒在流動;作品講述關於日常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細節種種,讓每個人於舞蹈肢體的細微動作感受中讓喜怒哀樂有所浮現,與真正的自己相遇,也許在某個場景,或某個瞬間,觀眾就懂了。

小事製作一年有兩檔演出,下半年為小事製作編舞家的新作發表,上半年則為實驗性作品邀請;這次想要實驗的不只是「以導演手法切入編舞」的劇場形式,更是挑戰何謂舞蹈美感。劇場如同人生,有時候極可能是殘酷的,也因此導演在表演者的身上選擇了抽蓄、零散、極度扭曲的肢體,透過肌肉記憶的喚醒,以身到心誘發舞者表演時的情感,真實地呈現在舞台上;作品最期待的都是能否帶領觀眾產生生理共感,而創作者最重要的就是內化生命經驗再由作品發聲,只要彼此能夠產生流動,藝術將不再只是形式上的藝術,而能真真切切地進入我們的生活當中。

顯示完整資訊
精選片段
演出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