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日常」發展計畫

安娜琪舞蹈劇場

  • 「舞蹈—日常」發展計畫|安娜琪舞蹈劇場|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舞蹈—日常」發展計畫|安娜琪舞蹈劇場|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舞蹈—日常」發展計畫|安娜琪舞蹈劇場|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舞蹈—日常」發展計畫|安娜琪舞蹈劇場|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舞蹈—日常」發展計畫|安娜琪舞蹈劇場|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舞蹈—日常」發展計畫|安娜琪舞蹈劇場|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本案邀請長期與舞團合作的舞蹈家–董怡芬進行為期一年的駐團計劃。駐團期間,以9月之製作「與時間牽手」為主軸,在上半年進行一系列與學校合作的校園工作坊與排練,並於2017年7月2日舉辦四個學校的聯合演出呈現,下半年則持續與素人舞者–小安好友一同進行身體的發展與實驗,並於年底時舉Open Studio與呈現,作為此駐團藝術家計劃的階段性呈現。

從2011年開始,怡芬為安娜琪舞團定期上團課,直至2013年開始與舞者們大量即興與接觸即興的訓練。你可以發現即興與接觸即興不在是個人意識的主導,團體氛圍與默契成了最核心的要點。而她認為這也是為何安娜琪舞者們能夠開放度如此無限,因為沒有既定的標準,而共識成為唯一的準則。在這樣的脈絡下,2013-2016年怡芬與舞者們發展了一系列結構即興作品包括「那些記得的–竹林城市」、「那些記得的–城市訊息」並且挑戰了非劇場空間的場域。2017年因國藝會的支持正式擔任安娜琪舞蹈劇場駐團藝術家,因此今年有了更拓展性的規劃,也正是個好的時間點將幾年的累積慢慢擴散。

駐團創作–「與時間牽手」:

六十個一分鐘,一小時的六十個不同風景
一分鐘,六十秒,六十分之一小時。在不同的時間刻度下的一分鐘,可長可短。以一分鐘為單位,用不同速度、空間、動作的質地,將一小時中的每一個一分鐘填滿。等待的一分鐘可能很漫長,移動中的一分鐘可能很快速。這是一個關於時間感受的試驗,經由不斷重複的一分鐘,感受即使在相同的時間長度中,也可能帶給觀者與舞者不同的速度感知。

一分鐘的無限可能
煎熟一顆蛋、眨眼六十次、唱六次生日快樂歌,它可以是一秒的六十次循環、三十秒的兩次重複,抑或是一個完整的一分鐘,挑戰編舞者及舞者的創意與極限,找到一分鐘內的無限可能。

與觀眾共構的演出時光
舞者離開傳統的黑盒子,在開放的場域內移動、演出。觀眾可於演出的場域中,自由選擇停駐、觀看的地點,也需配合舞者的移動而跟著在場域內流動變換自身的位置。觀眾於空間中的移動,也成為演出的一部分,透過這樣的位移,無形間也與舞者及演出所在的空間互動著,共同構築此次的演出樣貌。

顯示完整資訊
精選片段
活動紀錄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