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宅始末》
裴洵言
《尋宅》作品簡介
我一直在追究,在反覆思索,心中無法放下。我想要寫這個地球上自己最深知的某一島嶼某個角落的過去與當下,關於童年,過往,死亡,傷逝與歡快,現實和幻象以及當下的種種錯亂,交復衍生而成的故事。——裴在美
這是一個追憶往昔與對照當下的小說。
尋宅,就是尋找一個住所。除了尋找當下的住房,尋找家,尋找愛,尋找一個身份,同時也在追索某人一生的情感和記憶。小說裡有兩個宅,一個是主人翁郭哥在找的房子,一個是他成長中的舊宅。
郭哥,這個一輩子生長在台北東區的小中產階級,拿的是中產階級的薪水,滿腦子中產的思維意識以及中產的行為舉止,卻無法在現下的台北買一套合於中產階級水準的房子。原因除了房價,還有就是他堅持要在城中,而且必須在東區。
「因為這裡是他出生長大的地,他的家。他越想越來勁,越想越激動:這裡,對,就這裡,曾經同他一起經歷過天堂和地獄,並且持續經歷著天堂和地獄,他的根,他的地……然後他發現自己詞窮了,他不知道該怎麼來陳述解釋說明這一切。」
這是一個關於中產階級的小說。卻在回顧與敘事當中,無可迴避的袒露出這個階級的脆弱,文化上的附庸。然而,它卻是郭哥以及眾多我們成長生活的土壤。
這也是一個尋找家的小說,卻是另類的飄泊和離散。
小說講述上世紀六零年代台北某個新興中產社區中一個家庭所發生的事,由於真實,因此,無可避免的,它成為一本揭露生活與傷痛的小說。
台北的女人,男人,他們的衣裝,談話,消費,習俗習性與習慣,形成獨特格調的文化時尚。至於台灣的電視,媒體和政治,更像一塊超強的磁鐵,讓人無法抗拒,無法不被吸引,而不得不與之脣齒相依。
這種種現象令人無法忘懷,靠著某種對應現實卻又不全然符合現實的想像;一個帶有強烈剖析現實欲望的想像;以幻想與現實糾結、充斥五彩氣味的聲光影像,投射出來。
結構上小說分為兩條主幹:一為當下,當下以及進行中所發生的事。一為過去,整個舊家舊址的記憶。兩條線交叉書寫,自由穿插,相互引涉。雖然在敘事形式上是一部寫實體的小說,往往在某個情境點上突破現實,通過想像,完成小說書寫的自由。
《尋宅》寫自幼成長於台北市的中產階級郭哥,不顧當下房價高漲,依然堅持在東區找房子。找房時他意外捲入桃色風暴,這樁風暴直搗二十世紀島嶼的過去與現在、傷逝與歡快,同時接隼一九六○年代台北新興、外省家庭的故事。因而尋宅既尋找具體的房屋空間,亦投映出大時代變遷下,某群人物在尋「家」路途浮升的飄泊感,宛若二十世紀的時代寓言。 (聯合文學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