櫻之聲

黃明川

  • 櫻之聲|黃明川|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櫻之聲|黃明川|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櫻之聲|黃明川|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櫻之聲|黃明川|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櫻之聲|黃明川|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櫻之聲|黃明川|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計畫實施效益、特色及影響

《櫻之聲》是至目前為止唯一專論台灣人日本文學經驗的紀錄片。台灣受日本殖民統治半世紀,使得台灣人民經由日文認知文明世界,卻也因為日文而壓制了自己的母語。然而本片以文學出發,卻不止於文學;文學所牽涉的文字、文化及傳統思維都自然含蓋在內;更甚者,作家的本土論與國際觀、殖民後期皇民化更改姓名,以及戰後國民政府壓制日語與台灣人母語所衍生出來的台灣意識,也都自然而然地衍生出來。這些經驗經由跨語作家的親身口述,細細地道出逐漸被遺忘的一段語言聲音與文學文化關係的歷史。

影片簡介

以台灣人日文作家黃靈芝為主角,並依其有關蟬的俳句連作,架構出台灣日文文學家們的視覺與思想面貌,兼述戰後他們跨語學習新語言的挑戰及複雜政治環境下的文學表現與心境。

本影片依故事情境接續介紹其他日文作家出場。如在日本出生,曾來過台灣教書的著名歷史小說家陳舜臣,他生前最後一次前來台灣係前往淡水的「一滴水紀念館」,探看以其姓名命名的「陳舜臣文庫」;戰前組成「台灣藝術研究會」,並創辦「福爾摩沙」雜誌,戰後又成立基金會設立台灣文學獎的巫永福,他在片中除朗讀詩文外,亦談及皇民化時期台人的語言使用和態度;戰後以中文表現複句現代詩揚名的林亨泰,他並述說參加戰時日本在台灣的「劍部隊」,同時提及當年逃兵的事實;持續翻譯及書寫日、中雙文現代詩,且以高度意識批判之風獨樹一格的錦連;戰前創辦「緣草」刊物(後來改為「潮流」),戰後參加「銀鈴會」團體,因六四事件逃亡中國定居上海的詩人朱實;早期「台灣文藝」雜誌的主編,亦是著名小說家鍾肇政;以及以釣魚詩聞名的跨語客籍詩人羅浪等。

黃靈芝的世界豐富而意義深遠,除俳句創作和出版之外,亦組織「台北俳句會」,每月定期與國內日文俳句文學界交流外,也跟日本俳句界互有交流長達四十年以上。黃先生早期是一位崇尚現代主義的雕塑家,其個人之文物收藏也極具特色,舉凡中國古印、特殊拐杖、歐洲歌劇望遠鏡,與謝、范將軍頭型之收藏均豐富無比,也因為其古物知識淵博而一度受聘為故宮出版品翻譯日文。此外,黃靈芝之夫人楊素月長期與他共處,對於住過的日式房舍熟悉甚甚,加上深諳黃靈芝的個性,在影片中有動人的描述;片尾也以楊素月之告別式,楊素月對黃靈芝家人的禁忌的揭露,以及黃靈芝創作之俳句描寫蟬從土裡出生而人卻入土而死,雙雙為此影片一起劃下句點。

2.規格:DVcam及HDV。

3.長度:77分鐘。

4.作品年代:2015年 3月剪輯完成,影音檔案拍攝則來自 1998年與 2000至 2009年兩個段落。其他拍攝來自 2000至 2014年間。

顯示完整資訊
劇照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