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生|台北愛樂室內合唱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重生|台北愛樂室內合唱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重生|台北愛樂室內合唱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重生|台北愛樂室內合唱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重生|台北愛樂室內合唱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重生|台北愛樂室內合唱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1993年,自台北愛樂合唱團甄選團員並成立「台北愛樂室內合唱團」,該團以「合唱音響各種可能性」為主軸,挑戰獨唱、重唱、合唱、雙合唱團等不同編制的音響極致,獻上多元交織的豐富人聲響宴,帶領樂迷一同領略華麗輝煌的合唱音樂。從文藝復興時期開始,無數精妙作品傳承於世,更啟發了世世代代的創作者。義大利作曲家G. Palestrina(1525-1594)是文藝復興晚期的宗教音樂代表人物,集複音音樂的技巧於一身,且將複音藝術帶領至頂峰;五百多年後,義大利作曲家Lorenzo Donati(b.1972)將Palestrina著名作品《Sicut Cervus》拓展為16聲部,以炫麗的和聲環繞著原本的旋律,使作品增添色彩與效果,是創新也是傳承。同樣身處文藝復興時代的英國作曲家W. Byrd(1539-1623)也為後世留下了許多精彩作品,其讚美詩《Sing Joyfully》輕快亮麗,展現出文藝復興的華美風格,是他流傳最廣的作品之一;在斯洛維尼亞作曲家Ambrož Čopi(b.1973)的巧手下,這首作品被賦予了當代風貌,長出了新的生命。Johannes Brahms(1833-1897)為人聲四部和鋼琴四手聯彈所寫的《Liebeslieder Walzer》充滿歡愉溫暖的氣氛,以三拍子舞曲來歌頌愛情的美好;廿世紀的美國作曲家PDQ Bach以戲謔惡搞聞名,特別採用人聲四部和鋼琴「五」手聯彈來創作《Liebeslieder Polkas》,以四拍子舞曲來調侃愛情的熱烈與荒謬。台北愛樂室內合唱團將以經典原創與當代新創紛陳演出,呈現Palestrina、W. Byrd、J.S. Bach、J. Brahms等經典之聲,及各國知名作曲家為經典帶來的新聲命,由音樂總監古育仲及青年指揮謝斯韻引領觀眾穿越當代與經典。

顯示完整資訊
精選片段
演出照片
演職人員簡介
文宣品
相關成果
延伸閱讀
獲補助者顯示完整資訊
團體名稱

台北愛樂室內合唱團

立案日期

2000/03/30

負責人

杜明遠

團體簡介

1993年創立,由杜黑教授擔任藝術總監至今,現由古育仲擔任常任指揮。國內第一支以演唱無伴奏精緻現代合唱音樂為主要特色的合唱團,數度獲邀參與國際重要音樂節與藝術節,包括紐約下一波藝術節、墨爾本藝術節、世界合唱大會、美國合唱指揮協會年會、奧立岡巴赫音樂節、溫哥華音樂節等,並曾於美國卡內基音樂廳、北京國家大劇院、雪梨歌劇院等國際級場館演唱,足跡踏遍30餘國家城市,在國際間享有極高知名度。

  • 2021/10 苗北藝術節《印象台灣 》
  • 2022/1/10 台北愛樂合唱團50周年《聲之華》
  • 2023/4/26-30 WSCM土耳其伊斯坦堡《世界合唱大會》
  • 2023/12/5 巴赫《B小調彌撒》
顯示完整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