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苞實驗室」—工作坊平台計畫

草埕文化藝術工作室

  • 「草苞實驗室」—工作坊平台計畫 |草埕文化藝術工作室|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草苞實驗室」—工作坊平台計畫 |草埕文化藝術工作室|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草苞實驗室」—工作坊平台計畫 |草埕文化藝術工作室|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草苞實驗室」—工作坊平台計畫 |草埕文化藝術工作室|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草苞實驗室」—工作坊平台計畫 |草埕文化藝術工作室|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草苞實驗室」—工作坊平台計畫 |草埕文化藝術工作室|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草苞實驗室」—工作坊平台計畫 |草埕文化藝術工作室|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草苞實驗室」—工作坊平台計畫 |草埕文化藝術工作室|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草苞實驗室」—工作坊平台計畫 |草埕文化藝術工作室|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草苞實驗室」—工作坊平台計畫 |草埕文化藝術工作室|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草苞實驗室」—工作坊平台計畫 |草埕文化藝術工作室|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草苞實驗室」為草埕文化藝術工作室於2018年推出,以實驗性的工作坊為媒合平台,構思並實踐藝術文化教育與創新藝文交流的另一種可能。基於藝術與教育推廣的完整性,「草苞實驗室」洽談約30餘組來自不同領域的創作者,包括視覺藝術、建築、工藝、聲音創作、肢體和劇場等,將個人的創作思維與專業知識轉換成工作坊的執行方法,藉由一系列兼含實作與思辨的課程內容,將多樣的創作內涵以及美學思想,透過「草苞實驗室」的概念與形式,帶動活潑多元的學習風氣,提供大眾在藝術展演的呈現之外,擁有接觸藝術的不同管道,進而豐富大眾的文化生活。

以長期運作模式為經營目標的「草苞實驗室」,藉由主動與不同的社會組織、教育機構、企業或其他社群聯繫推廣,針對洽談對象之意願和課程需求,討論其量身規劃之工作坊方向或活動形式。除了實驗性工作坊的基礎方式,「草苞實驗室」在執行期間也力求從其計畫核心精神的延伸,創造出更多元的媒合形式。

在與首個合作對象——臺南市立東原國中——的工作坊進行期間,便獲得藝文雜誌媒體《今藝術&投資》的關注報導,之後亦開始受到臺南在地藝文相關網路平台之分享推薦,並陸續將合作對象拓展至其他城市。工作坊成果亦曾獲邀於合作單位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所策劃的「時間另類指南」展出,藉由展覽或媒體的陸續曝光,「草苞實驗室」也持續接到不同單位洽談於2019年開設系列課程。

整體而言,「草苞實驗室」透過不同專業領域的思維邏輯與實際創作,提供不同工作坊參與者,如對特定學生群族來說,能夠從中激發自我創造力與美學,喚起對藝術和創作的興趣,而對課程主題感興趣而來參加的民眾或相關領域人士,則能汲取更多創作靈感並回饋到本身從事的領域當中,發展出具有文化力的思考和行動。

顯示完整資訊
活動紀錄
文宣品
延伸閱讀
獲補助者顯示完整資訊
團體名稱

草埕文化藝術工作室

立案日期

2011/05/19

負責人

賴依欣

團體簡介

草埕文化藝術工作室於2011年成立於台南,希望透過專業策展相關的活動詮釋和呈現藝術與文化,深化在地的藝文與美學脈絡,創造一個藝術家彼此之間對話與交流的空間,將優秀的當代藝術和未能發聲的藝文活動,透過展覽、座談、表演等各形式,以脈絡性的方式發表,帶來更豐富的人文藝術面貌與內容。自2012年起,工作室陸續舉辦「藝術家駐市暨展覽計畫」,以當代藝術創作為核心、城市議題為文本,邀請藝術家進駐創作,包含主題「城市記憶」、「流動的想像」和「城市傳說」等一系列以城市紋理、流動、嵌入的文化意涵,和居民記憶為關照的展覽,並持續對後殖民城市空間、自我與他者的照映、時代精神等議題進行探索和研究。其他重要策劃展覽包括「赤裸異聲」(2017)、「破碎的神聖」(2017)、「末日再生—台灣。澳門」(2016)和「此曾在」(2015)等。

顯示完整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