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疼:能否塗抹一身的紅?】阮原閩個展
James Merrill的詩〈在翻譯中迷失〉末段:「生命就是一場翻譯,而我們都在其中迷失方向。」
以作者意外在網路上搜尋到父親為其撰寫的文章尋回傳統姓名,因而以名字為起頭進行尋根開展生命中的另一種身份。此次展覽談是從基本的身份認同「我是誰?」蛻變成「我可以是誰?」從作者的追尋、發現原民經驗的蛛絲馬跡形成一個可以被客觀比較的客體,漸漸形塑出自我主體的過程,談的除了有生命中撕裂與混雜的狀態,也談論關乎全球化下的當代原住民如何去回看、重新翻轉、甚至是開創未來。
因著作者在尋根過程當中因著認同想要擁有傳統服飾,來自一件衣服到召喚。在復返文化的過程當中接觸到織品以及織作技術,理解到族人對於圖騰以及紅色是一種榮耀的象徵,想要獲得這樣的殊榮就必須經歷一段所謂疼痛的試煉,成為被認可的「真正的人」。因此展覽中大量的使用傳統文化符號、織品,結合版印技法、錄像、以及田野的調查試圖辯證當代與傳統,試著藉由形式物件的再製與扮演,創造理解差異的方式,不僅僅是回溯的觀看,也是成為新角色。
「一身的紅」探討兩個層面,一是在面對殘存的傳統文化之中,無法回歸到當時環境與文化脈絡當中,必須仰賴翻譯的再現,這樣的理解方式必然是不完整、有所缺失的,在這之下騰出許多的空缺,因而需再其中進行想像銜接,雖說我們知道尋回發現的不再是原初之物,但卻也開展了新意義。二是對於生命中身份的觀察,從作者作品的視角與展示中建立「我」與「他者」的類似人類學式觀察,彷若日治時期時的人類學家穿越台灣高山屏障,記錄文化習俗、拍攝族人圖像,使之成為一個可以被比較、研究並且被塑造成一個可以被透明觀視的對象。
阮原閩
Siyat Moses
Siyat Moses
-
2018/01
2018高雄獎,入選獎
-
2020/11~2020/12
混血人:來一場野性的餐會
-
2020/10
2020Venuciar新銳原住民藝術家推薦特區
-
2020/05
「黑的七種階調」岩筆模聯展
-
2019/04~2018/04
「四顆心的奉獻」國立臺北藝術大學106級碩士班級展
-
2018/10
「烙。Lao:烙出一條回家的路」攝影計畫
-
2018/01~2018/03
2018高雄獎
-
2016/09~2016/10
「♡唉♡」阮原閩、廖祥惠聯展
-
2022/01~2022/03
另一座板塊
-
2022/04~2022/05
「版譯時代」2022桃園國際版畫展
-
2020/12
Artists Break the Pause藝術家打破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