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門舞集35周年演出 ─新作 「花語」及「水月」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財團法人雲門舞集文教基金會《花語》、《水月》內容簡介
2007年雲門舞集到葡萄牙演出時,林懷民在辛特拉近郊山頂的佩南宮外,看到落了滿山遍野的紅茶花,花瓣依然新鮮美麗,生命卻已跌入春泥。一股「開到荼蘼」的感慨,促使林懷民編創這支「傾聽花魂私密絮語」的抒情之作。
若知道林懷民多麼愛花,就不難想像這樣一支舞作為何誕生。
在一次排練中,他信手拈來一朵小花沾在耳旁,無視旁人好奇的眼光,開心地與舞著們一起工作。林懷民愛花成痴,每朵送到他手中的花總是被小心呵護著。每每收到觀眾或主辦單位獻花,他總要想盡辦法帶著花旅行,甚至帶上巴士或飛機,一路看著花瓣盛開,又在行進中隨著顛簸而搖晃、飄落……。
繁花總是在盛開時凋落,春天總是會過去,林懷民以紅樓文學裡「三春去後諸芳盡,各自須尋各自門」的意念作為跳板,以《花語》描繪出華麗早逝,繁華落盡的生命省思。
「先燦爛、再凋零,才有鏡花水月皆成空」,因此林懷民形容十年前、十年後誕生的兩齣舞作算是「姊妹作」,花語可說是水月的「前傳」。有別於上半場的絢麗,花語下半場將走進夜晚,描繪花謝花落後的淒美。
花語跟水月都採用巴哈的大提琴無伴奏組曲,林懷民幾乎天天都在聽這首曲子,連「洗澡也在聽」,而水月因為氣質沈穩,只能取用其中緩慢調性的音樂篇章,這次花語由年輕一代舞者擔綱,恰如其份應用了其中輕快的節奏,讓他們在舞台上蹦跳。
另外,水月中,水面清如鏡映照舞者,在花語中也以鏡子切割舞台空間,讓觀眾可以看到舞者身體每一面的舞姿。不過林懷民也說,「怎麼編、說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希望觀眾看到好作品,他認為年輕人來看,看到的是屬於自己當下的青春盛開,而年紀大一點,如他一樣,可以看到青春脆弱如花朵的體悟。
精選片段
演出照片
演職人員簡介
文宣品
相關成果
- 雲門在雲門 林懷民經典舞作「水月」「流浪者之歌」(2016)
- 雲門舞集2015年度公演「烟」「水月」(2015)
- 雲門舞集2003年新加坡濱海大道劇院演出水月(2002)
- 雲門舞集2002年德國巡迴演出水月(2001)
- 雲門舞集2001年捷克布拉格當代舞蹈節演出 水月(2001)
- 雲門舞集2002年英國倫敦沙德勒之井劇院演出 水月(2001)
- 雲門舞集2003年拉卡拉卡斯藝術節演出水月(2001)
- 雲門舞集2000年德國拜耳藝術季及慕尼黑舞蹈節演出〈水月〉(1999)
- 一九九九年德國柏林德意志歌劇院演出『水月』(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