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語及其不滿:2023《群島資料庫》駐地研究
鄭文琦
計劃分為語系(Posak Jodian+Angga Cipta)、史源(Irwan Ahmett+Tita Salina)、敘事法(陳飛豪+鄭文琦)三組涵蓋台灣(原住民)、印尼合作藝術家或研究員進行書寫呈現。第一組處理關鍵字書寫如何體現「言說」主題之於未來合作的潛力及其視覺化呈現方案,第二組通過臺圖典藏日治時期馬來語辞書如1942年古山友一《誰にもわかる馬來語速修》和雅加達國家圖書館的宣傳材料如1943年《新爪哇(Djawa Baroe)》雜誌,通過腳本勾勒在「講述表演」中反映語言意識形態的努力及其限制。第三組轉向陳飛豪的「南方語」實踐案例反思語言和治理的關係,以訪談和報告並陳;並結合兩場實體發表與空間走讀等公眾參與。最後《群島資料庫13:南方語言集》及「Screen介面」平台上的雙語發表皆為日後的跨國合作建立雛型。
鄭文琦
Rikey Tenn
-
2023/05
與Mark Teh(鄭家榮)對話:民眾的劇場與歷史「鬼魂」的現身/CLABO實驗波
-
2023/04
Radiw(歌謠)、Misafafahiyan(蛻變),和那些用歌說故事的人/CLABO實驗波
-
2022/10
無仝款ê風景:王鼎曄的母語書寫創作/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ARTalks
-
2022/09
從《白浪博物館》、《白浪電影》談定居殖民主義在臺灣/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ARTalks
-
2022/08
Pisitakun Kuantalaeng,〈泰國依善之聲〉(Phu-Bao-Gin-Maew: Thaiisaan Sound)/數位荒原Issue 53
-
2022/05
從邊陲到中心的「後外地」地景?《帝國南方無理心中》
-
2020/08
「島」的美學:臺語/檳城福建話作為方法及混血(語)化
-
2018/03
David J. Getsy,酷異(當代藝術文件)導讀:酷異不容忍及其附加(節錄)/數位荒原Issue 36
-
2017/11
Kunci Cultural Studies Center,為熱帶博物館《荷屬東印度》常設展所做的語音導覽 (節錄)/數位荒原Issue 35
-
2024/11
21屆全國台灣文學研究生學術研討會「優良論文獎」
-
2024/04~2024/05
台北市立美術館開放網絡計畫「共域」之1:群島之海(2024/4/20-5/19)
-
2023/04~2023/05
VolumeDAO策劃《台北生成現場:列島雜湊2023》;與羅仕東共同擔任Yazid Azahari組策展人
-
2022/11
〈南方宇宙生存指南〉Podcast系列(共四集,撰稿:鄭文琦、廖卓豪)
-
2021/09~2021/10
花蓮海是生活節《當你看了一個海浪》,〈南洋放送局:東線無戰事〉Podcast系列,花蓮北濱公園及市區週邊
-
2021/07~2021/11
Twinning Archipelago:2021「群島資料庫」駐站計畫(線上)
-
2021/05~2021/09
「傳送門」計畫Podcast系列
-
2020/07~2020/10
《秘密南方:典藏作品中的冷戰視角與全球南方》,〈文獻F:群島資料庫〉(策展人:高森信男),台北市立美術館
-
2020/06
「南洋放送局」Podcast系列(全四集),話鼓電台
-
2020/03~2020/09
與新加坡團體soft/WALL/studs合作策劃「未來群島工作坊」
-
2018/11
《邊境旅行》影展,Urbanscapes Festival,吉隆坡亞達屋84號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