濁水溪下游西螺地區「謝平安」活動之調查與研究

楊朝傑

  • 濁水溪下游西螺地區「謝平安」活動之調查與研究|楊朝傑|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濁水溪下游西螺地區「謝平安」活動之調查與研究|楊朝傑|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濁水溪下游西螺地區「謝平安」活動之調查與研究|楊朝傑|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濁水溪下游西螺地區「謝平安」活動之調查與研究|楊朝傑|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祭祀圈研究透過地方廟宇與人群關係的觀察,解釋臺灣漢人族群、地方社會與信仰文化的發展,這一方面的研究已經累積相當豐富的成果。儘管透過祭祀圈及信仰圈概念的運用,可以對當代或特定時間內的信仰狀況提供表象的解釋,但是就祭祀圈及信仰圈概念的本質而言,應該更進一步思索地方社會背後所蘊含的歷史、文化、經濟等因素,及其社會網絡如何形成的問題。

本計畫「濁水溪下游西螺地區『謝平安』活動之調查與研究」,以西螺地區「謝平安」祭典活動為觀察中心,並針對西螺溪(今濁水溪)下游地方社會作一貫時性的討論,一方面透過文獻研究,從歷史演變的過程,討論西螺溪下游地帶閩、粵族群關係,以及西螺地方社會發展的複雜性;另一方面輔以田野現況的調查,剖析「謝平安」祭典中迎請西螺街媽祖信仰活動背後的人群、商業與交通網絡的形成,試圖全面性掌握人群、宗教與地方社會的形塑過程。換言之,本計畫從地域史與族群關係史的觀點,透過古文書、廟宇碑記、地方士紳文集與日人宗教調查等資料,輔以田野調查與口述歷史,勾勒西螺溪下游的地方社會特色,從而考察當地在「謝平安」時迎請西螺街媽祖作客的村際網絡形成之歷史由來。其次,針對「謝平安」儀式的內容及過程進行討論,將此即面臨消失的民俗活動有更清楚地勾勒。

本計畫不僅討論濁水溪下游全臺最大詔安客人群分布形成的歷史由來,也對當地的「謝平安」進行分析,筆者發現西螺地區「謝平安」活動乃是以西螺街伽藍爺廟作為中心展開,並擴及到周遭村落。其籌辦的方式是以清代組織自然村的「土名」,即日治時期大字的「庄(小字)」為單位,甚至由「角頭」進行。當地「謝平安」由不同地儀式專家主持,有正一派道士、釋教法師、鸞堂鸞生及乩童等,在儀式形態表現上,顯得相當多元。其次,當地在「謝平安」的請神儀式,以西螺街福興宮與廣福宮為主體,其信仰範圍的出現,乃漳籍人群網絡、西螺商業街肆這兩個因素相互影響的結果,並與麥寮街拱範宮的泉人勢力有所區隔,也顯示西螺地區漳籍「詔安客」的社會關係及經濟生活,對西螺媽祖信仰範圍的形成具有深遠影響,從而形塑出全臺最大的「詔安客」文化圈。

顯示完整資訊
作品目錄
內容摘錄
資料選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