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我們 ] 笙、大提琴 當代音樂會

卡到音即興樂團

  • [ 我,我們 ] 笙、大提琴 當代音樂會|卡到音即興樂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 我,我們 ] 笙、大提琴 當代音樂會|卡到音即興樂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 我,我們 ] 笙、大提琴 當代音樂會|卡到音即興樂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 我,我們 ] 笙、大提琴 當代音樂會|卡到音即興樂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這是一場台灣「笙」與歐陸「當代音樂」及「大提琴」難得一見的國際媒合專場音樂會。這場演出除了發表笙及大提琴獨奏當代曲目以外,將聚焦於臺灣旅外的優秀作曲家為笙及大提琴創作兩首二重奏曲目,並於臺灣世界首演。此次委約的作曲家分別是畢業於紐約曼哈頓音樂院(Manhattan School of Music)作曲碩士、現為美國西北大學博士(Northwestern University Doctor of Philosophy)候選人的呂佾庭,以及畢業於丹麥皇家音樂院(Royal Danish Academy of Music)作曲碩士的陳子萱。另外也將發表臺灣作曲家張玹以及蕭宇彤的作品。

當代音樂在臺灣的發展現況與國人創作發表環境的發展至今,在國家文化政策改革之下有了實質的改善與推進,然而非調性為主、向西方當代音樂美學靠攏的音樂創作在臺灣無論是演奏家抑或是聽眾仍然屬於極小眾。因此,我們期望這場聚焦於當代作品發表、東西方樂器難得配置的音樂會能夠發揮其影響力,延續前人的努力持續拋磚引玉,為臺灣當代音樂增添新語彙與可能性。臺北十方樂集將作為演出的首站,第二站將在臺中時間藝術工作室演出,我們的目的其一是推廣當代音樂在臺灣的能見度及提升一般民眾對當代音樂的鑑賞能力,未來也希望能規劃在國際間的巡演,將國人作品推向世界的舞台。

顯示完整資訊
精選片段
演出照片
演職人員簡介
文宣品
相關成果
延伸閱讀
獲補助者顯示完整資訊
團體名稱

卡到音即興樂團

立案日期

2013/06/18

負責人

李世揚

團體簡介

2022-2023年獲文化部表演藝術類補助,策畫《Soundpainting演出暨發展計畫》、《劇場中的音樂.解析與實踐》,舉辦多場工作坊及相關成果展演,廣獲好評。

樂團歷年事蹟:

  • 2011年作品〈暮色〉獲選為臺北詩歌節聲音詩得獎作品。 〈細水長流〉一曲亦收錄於2011年七八月份人籟雜誌音樂合輯《世界音樂在台灣》,並接受樂團專訪。
  • 2012年卡到音的首張專輯《四字成語》,獲文化部第三屆金音創作獎,最佳爵士專輯、最佳爵士單曲兩項殊榮,並入圍最佳新人/團獎。 受台港文化季刊「走台步」專訪,為三個獲選中最具有特色的台灣獨立樂團之一。
  • 2013年夏季代表台灣遠赴法國巴黎參與「外國文化週」演出。
  • 2014年擔任第25屆傳藝金曲獎頒獎典禮演出嘉賓,專輯《慢》勇奪該屆「最佳跨界音樂專輯」大獎。首次與舞團合作即初試啼聲,該團擔任林文中舞團《長河》音樂設計,榮獲第十三屆台新藝術獎年度五大,被評為「提供相當現代前衛也充滿立體感的音樂,讓整體舞作適切、收斂也豐富迷人。」
  • 2015年受邀2015年首屆台灣國際音樂節(由台灣音樂中心主辦),受邀兩年一度的i-dance Taipei國際愛跳舞即興節。
  • 2016年受邀第二屆加拿大龍吟滄海音樂節,受邀2016年法國Jazzy Colors爵士音樂節。
  • 2017年受邀美國舊金山音樂節等大型演出。
  • 2018年受邀墨西哥賽萬提斯藝術節、加拿大台加文化節。
  • 2019年受邀屏東演藝廳藝術節。
顯示完整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