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微波」當代多元音樂創作駐村及表演
宇宙微波
宇宙微波(Studio Nekton)工作室赴法駐村並且拜訪歐洲作曲家Catherine Kontz(盧森堡/英國),Helmut Oehring(德國)和 Paul Ramage(法國),分別與他們工作合作曲目和討論作品呈現方式及可能性。宇宙微波二位藝術家林慕萱和周少葳也同時創作個人作品,繼而展現《Speak, transparence》真誠後現代的多媒體現代音樂劇場。2024年6月26日在巴黎Le Pavillon de la Sirène音樂廳發表階段性呈現,並於7月26日至28日臺大藝文中心——遊心劇場首演推出一場真誠後現代的多媒體當代音樂劇場《Speak, transparence》。該策劃探討「語言」與「溝通」的概念及現實狀態,以及它們21世紀後在社會及時代中的微妙角色及功能,融合多感官展示及抽象劇場。
駐村期間,宇宙微波與法國20° dans le noir室內樂團合作,周少葳參與該團演出,他們也成為《Speak, transparence》企劃的合作夥伴,共同委託Paul Ramage新曲。林慕萱也在這段時間,赴蘇黎世藝術大學參與策展理論研究,進而籌劃該企劃的視覺及舞台設計、影片製作、編導和策展。
宇宙微波
2023/06/09
周宜忠
「宇宙微波」不希望被歸類,林慕萱和周少葳二人組渴望跳出創作與演出舒適區、突破藝術行為侷限,立志於推展多領域、多元之藝術結合。林慕萱希望融合辯證與沈浸這兩種進路於音樂之中,而這兩者在現代作曲和美學的論述上經常處於兩個極端;周少葳希望擺脫器樂演奏傳統束縛,實驗多領域呈現。兩人多年在臺灣與世界三大文化地域的生活、運作及深度感知的經驗中,想藉由「宇宙微波」將這些經驗及兩人對文化、記憶、當代社會與身分定位的思考進行合作與共響。
林慕萱與周少葳二人組(「宇宙微波」前身)以多次密切合作與藝術實驗自2018年開始運作。三年前慕萱幫少葳統籌策劃「place/displace」加州巡演,並且替她寫了一首結合器樂、影像、電音、香氣的創作《...à…》,兩人相異特質衝撞出新火花展現新時代女性的堅韌和細緻,深入了解對方後發現共通點以及對藝術的期許彼此產生許多共鳴,再次合作少葳當代長笛專輯《砅:聲音、民間譚、影像》,透過慕萱的創作新曲「透過矽孔雀石玻璃」,探尋臺灣女性自我認同,也與箏演奏家郭靖沐合作,把臺灣元素用當代音樂呈現國際。
近年重要活動:
- 2024年7-8月宇宙微波後現代真誠音樂劇場於遊心劇場(臺大藝文中心)首演。
- 2024年2月-6月歐洲藝術駐村,於巴黎Le Pavillon de la Sirène階段性發表「Speak, transparence」。
- 2023年12月共同策劃郭靖沐箏獨奏會「瀑布」和視覺設計。
- 2023年6月林慕萱與周少葳正式成立宇宙微波工作室(Studio Nekton)。
- 2021-2023年周少葳藝術暨行政統籌《砅:聲音、民間譚、影像》個人當代長笛專輯,林慕萱加入其跨國藝術與工作團隊,負責CD內本英文撰寫,並且為此專輯創作《透過矽孔雀石玻璃》給低音長笛、箏和電子聲響。2023年4月由比利時唱片公司SOOND和INTEGRAL(PIAS-HARMONIA MUNDI)發行。
- 2018年林慕萱統籌「place/displace」周少葳當代長笛加州巡演並創作《...à…》給短笛、預錄與即時影像、電子音樂和香氣。